Java设计模式(六)之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

Java设计模式(六)之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

一、定义: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化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在一起工作。

下面是两个非常形象的例子:

Java设计模式(六)之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

Java设计模式(六)之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

 

二、适配器模式的三种实现方式:

主要分成三类:类的适配器模式、对象的适配器模式、接口的适配器模式。

1、类的适配器模式:

Java设计模式(六)之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

目标接口(Target):客户所期待的接口。目标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类,也可以是接口。

需要适配的类(Adaptee):需要适配的类或适配者类。

适配器(Adapter):通过包装一个需要适配的对象,把原接口转换成目标接口。

// 已存在的、具有特殊功能、但不符合我们既有的标准接口的类
class Adaptee {
	public void specific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被适配类具有 特殊功能...");
	}
}
 
// 目标接口,或称为标准接口
interface Target {
	public void request();
}
 
// 具体目标类,只提供普通功能
class ConcreteTarget implements Target {
	public void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普通类 具有 普通功能...");
	}
}
 
// 适配器类,继承了被适配类,同时实现标准接口
class Adapter extends Adaptee implements Target{
	public void request() {
		super.specificRequest();
	}
}
 
// 测试类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使用普通功能类
		Target concreteTarget = new ConcreteTarget();
		concreteTarget.request();
		
		// 使用特殊功能类,即适配类
		Target adapter = new Adapter();
		adapter.request();
	}
}

运行结果:

普通类 具有 普通功能...
被适配类具有 特殊功能...

2、对象的适配器模式:

Java设计模式(六)之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

// 适配器类,直接关联被适配类,同时实现标准接口
class Adapter implements Target{
	// 直接关联被适配类
	private Adaptee adaptee;
	
	// 可以通过构造函数传入具体需要适配的被适配类对象
	public Adapter (Adaptee adaptee) {
		this.adaptee = adaptee;
	}
	
	public void request() {
		// 这里是使用委托的方式完成特殊功能
		this.adaptee.specificRequest();
	}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使用普通功能类
		Target concreteTarget = new ConcreteTarget();
		concreteTarget.request();
		
		// 使用特殊功能类,即适配类,
		// 需要先创建一个被适配类的对象作为参数
		Target adapter = new Adapter(new Adaptee());
		adapter.request();
	}
}

测试结果与上面的一致。从类图中我们也知道需要修改的只不过就是 Adapter 类的内部结构,即 Adapter 自身必须先拥有一个被适配类的对象,再把具体的特殊功能委托给这个对象来实现。使用对象适配器模式,可以使得 Adapter 类(适配类)根据传入的 Adaptee 对象达到适配多个不同被适配类的功能,当然,此时我们可以为多个被适配类提取出一个接口或抽象类。这样看起来的话,似乎对象适配器模式更加灵活一点。

3、接口的适配器模式:

有时我们写的一个接口中有多个抽象方法,当我们写该接口的实现类时,必须实现该接口的所有方法,这明显有时比较浪费,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是我们需要的,有时只需要某一些,此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了接口的适配器模式,借助于一个抽象类,该抽象类实现了该接口,实现了所有的方法,而我们不和原始的接口打交道,只和该抽象类取得联系,所以我们写一个类,继承该抽象类,重写我们需要的方法就行。看一下类图:

Java设计模式(六)之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

这个很好理解,在实际开发中,我们也常会遇到这种接口中定义了太多的方法,以致于有时我们在一些实现类中并不是都需要。看代码:

public interface Sourceable {
	
	public void method1();
	public void method2();
}

抽象类Wrapper2:

public abstract class Wrapper2 implements Sourceable{
	
	public void method1(){}
	public void method2(){}
}

public class SourceSub1 extends Wrapper2 {
	public void method1(){
		System.out.println("the sourceable interface's first Sub1!");
	}
}

public class SourceSub2 extends Wrapper2 {
	public void method1(){
		System.out.println("the sourceable interface's second Sub2!");
	}
}
public class Wrapp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ourceable source1 = new SourceSub1();
		Sourceable source2 = new SourceSub2();
		
		source1.method1();
		source1.method2();
		source2.method1();
		source2.method2();
	}
}

运行结果:

the sourceable interface's first Sub1!
the sourceable interface's second Sub2!

 

三、适配器模式总结:

1、优点:

(1)将目标类和适配者类解耦,通过使用适配器让不兼容的接口变成了兼容,让客户从实现的接口解耦。

(2)增加了类的透明性和复用性,将具体的实现封装在适配者类中,对于客户端类来说是透明的,而且提高了适配者的复用性。

(3)灵活性和扩展性都非常好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增加新的适配器类,符合“开闭原则”。

2、缺点:

对于对象适配器来说,更换适配器的实现过程比较复杂。

3、使用场景:

(1)系统需要使用现有的类,而这些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接口。

(2)想要建立一个可以重用的类,用于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一些类,包括一些可能在将来引进的类一起工作。

(3)两个类所做的事情相同或相似,但是具有不同接口的时候。

(4)旧的系统开发的类已经实现了一些功能,但是客户端却只能以另外接口的形式访问,但我们不希望手动更改原有类的时候。

(5)使用第三方组件,组件接口定义和自己定义的不同,不希望修改自己的接口,但是要使用第三方组件接口的功能。
 

原博客链接:https://blog.csdn.net/jason0539/article/details/2246845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00066.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端口timewait如何解决_如何检测端口状态

    端口timewait如何解决_如何检测端口状态网上查了一下端口状态的资料,我下面总结了一下,自己学习学习:TCP状态转移要点TCP协议规定,对于已经建立的连接,网络双方要进行四次握手才能成功断开连接,如果缺少了其中某个步骤,将会使连接处于假死状态,连接本身占用的资源不会被释放。网络服务器程序要同时管理大量连接,所以很有必要保证无用连接完全断开,否则大量僵死的连接会浪费许多服务器资源。在众多TCP状态中,最值得注意的状态有两个:C……

    2022年9月7日
    0
  • JAVA中字符串常量池和缓冲池理解与作用「建议收藏」

    JAVA中字符串常量池和缓冲池理解与作用「建议收藏」字符串池与常量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但是很多地方都喜欢把它们混为一谈,很容易让初学者产生误解,在这里我想好好讨论一下它们。字符串池也可以被称为字符串常量池,我认为这个名称就是产生误解的根源,有些人说着说着就把字符串三个字省略了,只剩下了常量池…所以为了避免误解,我建议在指代字符串对象的缓存池的时候,就直接称之为字符串池1常量池常量池分为两个类型,一是.class文件中静态的常量池,二是.class文件中的静态常量池被加载到JVM中而形成的运行时常量池。1.1静态常量池.cla

    2022年7月28日
    3
  • [Android]Activity跳转传递任意类型的数据、Activity为SingleTask时代替StartActivityForResult的解决方案…

    [Android]Activity跳转传递任意类型的数据、Activity为SingleTask时代替StartActivityForResult的解决方案…

    2021年9月5日
    48
  • linux下进程的管理_LINUX教程

    linux下进程的管理_LINUX教程作者:RodmaChen关注我的csdn博客,更多Linux笔记知识还在更新本人只在csdn写博客Linux进程管理一.什么是进程和程序二.查看进程——ps,top,pstree三.进程的启动方式四.进程的控制五.实训任务一.什么是进程和程序进程:开始执行但是还没有结束的程序的实例程序:包含可执行代码的文件进程与程序的关系进程由程序产生,是一个运行着的、要占系统资源的程序进程不等于程序进程与程序是多对一进程是占用(消耗)系统资源的二.查看进程—.

    2022年9月10日
    1
  • PHP内置服务器

    PHP内置服务器

    2021年10月17日
    50
  • 如何让虚拟机的Ubuntu上网?

    如何让虚拟机的Ubuntu上网?学习于韦工百问科技-悦己方能悦人,感谢!我的环境:unbuntu16.04特别注意:如果你使用的虚拟机和Ubuntu不一样,现象可能不一样,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为什么要让虚拟机中的Ubuntu上网?想在线安装软件,下载git源码包,或者要用浏览器浏览网页二、虚拟机中的Ubuntu有几种上网方式?通常有2种,NAT、桥接三、NAT上网怎么用…

    2022年5月19日
    48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