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Integer 与 int 深刻理解

Java Integer 与 int 深刻理解Java Integer 与 int 深刻理解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今天在做Object 自动转为Integer 类型之后的判断,遇到一个不理解的点,当数值超过127之后,两个数值相同的Object 对象用 == 判断的结果是false。

Object a = 128;
        Object b = 128;
        
        System.out.println(a.getClass().getName());
        System.out.println(b.getClass().getName());
        System.out.println(a==b);
        
        
        Object a1 = 127;
        Object b1 = 127;
        
        System.out.println(a1.getClass().getName());
        System.out.println(b1.getClass().getName());
        System.out.println(a1==b1);
        
        int a2 = 128;
        int b2 = 128;
        
        System.out.println(a2==b2);

结果:

false
true
true

之前隐约记得数值在 -128 与 127之间时,Integer 对象会特别处理,但是具体怎么处理的忘记了,网上查了些资料终于明白背后的设计原理了。

① Java 中的数据类型分为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

int是基本数据类型,Integer是引用数据类型;

Ingeter是int的包装类,int的初值为0,Ingeter的初值为null;

② 自动装箱和拆箱

从Java5.0版本以后加入了autoboxing功能,自动拆箱和装箱是依靠JDK的编译器在编译期的预处理工作。

A. 自动装箱:将基本数据类型封装为对象类型,成为一个对象以后就可以调用对象所声明的所有的方法。

   Integer inA = 127;
    //以上的声明就是用到了自动的装箱:解析为
    Integer inA = new Integer(127);

B. 自动拆箱:将对象重新转化为基本数据类型。

//装箱
Integer inB = 128;
//拆箱
int inC = inB;

C. 自动拆箱很典型的用法就是在进行运算的时候:因为对象不能直接进行运算,需要转化为基本数据类型后才能进行加减乘除。

Integer inD = 128;
System.out.println(inD--);

③ 回到我遇到的问题:为什么数值在 -128 与 127之间时,两个Integer 对象是否相等可以用 ==来判断,但是这个范围之外的就不能了呢?

这是因为Java对于Integer 与int 的自动装箱与拆箱的设计,是一种模式:享元模式(flyweight),为了加大对简单数字的重利用,Java定义:在自动装箱时对于值从–128到127之间的值,它们被装箱为Integer对象后,会存在内存中被重用,始终只存在一个对象。而如果超过了这之间的值,被装箱后的Integer 对象并不会被重用,即相当于每次装箱时都新建一个 Integer对象;

以上的现象是由于使用了自动装箱所引起的,如果你没有使用自动装箱,而是跟一般类一样,用new来进行实例化,就会每次new就都一个新的对象;这个的自动装箱拆箱不仅在基本数据类型中有应用,在String类中也有应用。

④ 包装类

所有基本类型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类,即包装类;是不可变类;包装类是final的,不能定义他们的子类。

基本数据类型 包装类
byte java.lang.Byte
boolean java.lang.Boolean
short java.lang.Character
char java.lang.Boolean
int java.lang.Integer
long java.lang.Long
float java.lang.Boolean
double java.lang.Double

原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05845.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异常处理

    错误和异常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程序出错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错误可以分为俩种语法错误这种错误,根本过不了python解释器的语法检测,必须在程序执行前就改正逻辑错误异常异常是由于在执行程序的

    2022年3月29日
    47
  • 浙江python培训

    浙江python培训浙江八年级新增Python编程课程,孩子能学得懂Python吗?前几天,浙江省的一则教育消息火了。据悉,从9月份开始的新学期,浙江省三到九年级信息技术课将同步替换新教材,其中,八年级将新增Python课程内容。新高一信息技术编程语言由VB替换为Python。八年级就要学Python,网友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可以看出,编程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渐渐普及。对于中学开展Python课程,很多网友呈赞同态度。除了浙江,北京和山东也确定要把Python编程基础纳入信息技…

    2022年5月13日
    38
  • 高级C/C++编译技术之读书笔记(一)之编译/链接

    本节思维导图1.计算机体系结构抽象2.进程内存映射布局(1)代码节:供CPU执行的机器指令码(.text节)(2)数据节:供CPU操作的数据,通常来说,初始化数据(.data)、未初始化数

    2021年12月28日
    40
  • LINUX下 Udev详解[通俗易懂]

    如果你使用Linux比较长时间了,那你就知道,在对待设备文件这块,Linux改变了几次策略。在Linux早期,设备文件仅仅是是一些带有适当的属性集的普通文件,它由mknod命令创建,文件存放在/dev目录下。后来,采用了devfs,一个基于内核的动态设备文件系统,他首次出现在2.3.46内核中。Mandrake,Gentoo等Linux分发版本采用了这种方式。devfs创建的设备文件是动态的。但

    2022年4月18日
    44
  • 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 案例解析[通俗易懂]

    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 案例解析[通俗易懂]继续以上一期的样本为例,雌性老鼠和雄性老鼠,在注射毒素后,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老鼠死亡和存活情况。研究的问题是:老鼠在注射毒液后,死亡和存活情况,会不会跟性别有关?样本数据如下所示:(a代表雄性老鼠

    2022年7月3日
    38
  • 文章序号规范[通俗易懂]

    文章序号规范[通俗易懂]文章的层次顺序应依次是:第一层“一、”<黑体>(作为小标题时句尾无标点);第二层“(一)”<楷体>(作为小标题时句尾标点可有可无);第三层“1.”<仿宋&g

    2022年8月4日
    6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