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12 / JDK 12 正式发布

Java 12 / JDK 12 正式发布Java 12 / JDK 12 正式发布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自 2 月 7 日开始,Java/JDK 12 就进入了 RC 阶段。按照发布周期,美国当地时间 3 月 19 日,也就是今天 Java 12 正式发布了!

010733_5XvB_2720166.png
△ JDK 12 GA 发布

Java 12 带来了一系列新特性:

189 Shenandoah: A Low-Pause-Time Garbage Collector (Experimental)    低暂停时间的 GC
230 Microbenchmark Suite    微基准测试套件
325 Switch Expressions (Preview)    Switch 表达式
334 JVM Constants API    JVM 常量 API
340 One AArch64 Port, Not Two    只保留一个 AArch64 实现
341 Default CDS Archives    默认类数据共享归档文件
344 Abortable Mixed Collections for G1    可中止的 G1 Mixed GC
346 Promptly Return Unused Committed Memory from G1    G1 及时返回未使用的已分配内存

下边分别来看看:

Shenandoah: A Low-Pause-Time Garbage Collector (Experimental)

Shenandoah:低暂停时间的 GC(实验性功能)

新增了一个名为 Shenandoah 的 GC 算法,通过与正在运行的 Java 线程同时进行 evacuation 工作来减少 GC 暂停时间。使用 Shenandoah 的暂停时间与堆大小无关,这意味着无论堆是 200 MB 还是 200 GB,都将具有相同的暂停时间。

Microbenchmark Suite

微基准测试套件

JDK 源码中新增了一套微基准测试套件,使开发人员可以轻松运行现有的微基准测试并创建新的基准测试。

Switch Expressions (Preview)

Switch 表达式(预览功能)

扩展了 switch 语句,使其不仅可以作为语句(statement),还可以作为表达式(expression),并且两种写法都可以使用传统的 switch 语法,或者使用简化的“case L ->”模式匹配语法作用于不同范围并控制执行流。这些更改将简化日常编码工作,并为 switch 中的模式匹配(JEP 305)做好准备。

JVM Constants API

JVM 常量 API

引入 API 对关键类文件和运行时工件建模,特别是可从常量池加载的常量。在新的 java.lang.invoke.constant 包中定义了一系列基于值的符号引用(JVMS 5.1)类型,它们能够描述每种可加载常量。符号引用以纯 nominal 形式描述可加载常量,与类加载或可访问性上下文区分开。有些类可以作为自己的符号引用(例如 String),而对于可链接常量,定义了一系列符号引用类型(ClassDesc、MethodTypeDesc、MethodHandleDesc 和 DynamicConstantDesc),它们包含描述这些常量的 nominal 信息。

One AArch64 Port, Not Two

只保留一个 AArch64 实现

删除了与 arm64 相关的所有源,同时保留 32 位 ARM 实现和 64 位 aarch64。

JDK 中存在两套 64 位 ARM 实现,主要存在于 src/hotspot/cpu/arm 和 open/src/hotspot/cpu/aarch64 目录。两者都实现了 aarch64,现在将只保留后者,删除由 Oracle 提供的 arm64。这将使贡献者将他们的精力集中在单个 64 位 ARM 实现上,并消除维护两套实现所需的重复工作。

Default CDS Archives

默认类数据共享归档文件

针对 64 位平台,使用默认类列表增强 JDK 构建过程以生成类数据共享(class data-sharing,CDS)档。

Abortable Mixed Collections for G1

可中止的 G1 Mixed GC

如果 G1 Mixed GC 存在超出暂停目标的可能性,则使其可中止。

Promptly Return Unused Committed Memory from G1

G1 及时返回未使用的已分配内存

增强 G1 GC,在空闲时自动将 Java 堆内存返回给操作系统。为了实现向操作系统返回最大内存量的目标,G1 将在应用程序不活动期间定期执行或触发并发周期以确定整体 Java 堆使用情况。这将导致它自动将 Java 堆的未使用部分返回给操作系统。而在用户控制下,可以可选地执行完整的 GC,以使返回的内存量最大化。

上述每一个新特性都有详细的说明文档,可以点击相应链接查看。

观望 JDK 13

根据 JDK 13 的迭代计划,预计将于 2019 年 9 月发布 —— Java 现在采取“半年发布一次版本”的模式。

可访问 http://openjdk.java.net/projects/jdk/13/ 查看 JDK 13 的相关信息。

讨论

留意到不少开发者对 Raw String Literals 特性情有独钟,该特性类似于 JavaScript ES6 语法中的模板字符串,使用它基本可以告别丑陋的字符串拼接。特性详见 http://openjdk.java.net/jeps/326

该特性原计划于 JDK 12 发布,可惜最后还是被取消了,详见:
http://mail.openjdk.java.net/pipermail/jdk-dev/2018-December/002402.html

可能是因为业界呼声太高,最近委员会又把这个特性拿出来重新讨论了:
https://mail.openjdk.java.net/pipermail/amber-spec-experts/2019-January/000931.html

你最想要的 JDK 特性是什么?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06923.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计算机内核态和用户态,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区别是什么[通俗易懂]

    计算机内核态和用户态,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区别是什么[通俗易懂]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区别是,内核态运行操作系统程序,操作硬件,用户态运行用户程序;当程序运行在3级特权级上时,可以称之为运行在用户态,当程序运行在0级特权级上时,称之为运行在内核态。本文操作环境:windows10系统、thinkpadt490电脑。区别分析如下:1.操作系统需要两种CPU状态内核态(KernelMode):运行操作系统程序,操作硬件用户态(UserMode):运行用户程序2.指…

    2022年9月17日
    1
  • 什么是SOA架构?为什么使用SOA架构?

    什么是SOA架构?为什么使用SOA架构?SOA架构简介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进行拆分,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SOA具有以下五个特征**1.可重用;2.松耦合;3.明确定义的接口;…

    2022年6月24日
    27
  • MyBatis工作原理

    在学习MyBatis程序之前,需要了解一下MyBatis工作原理,以便于理解程序。MyBatis的工作原理如下图1)读取MyBatis配置文件:mybatis-config.xml为MyBatis的全局配置文件,配置了MyBatis的运行环境等信息,例如数据库连接信息。2)加载映射文件。映射文件即SQL映射文件,该文件中配置了操作数据库的SQL语句,需要在M…

    2022年4月6日
    37
  • Linux stat函数_python系统调用函数

    Linux stat函数_python系统调用函数Linux系统调用函数stat详解,以及文件信息结构体structstat结构体详解。

    2022年8月21日
    5
  • “word在试图打开文件时遇到错误”解决办法,亲测可用

    “word在试图打开文件时遇到错误”解决办法,亲测可用打开word文档时,出现以下报错:解决办法: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步骤五:步骤六:步骤七:步骤八:点击【确定】即可。…

    2022年4月29日
    74
  • 随机梯度下降法介绍及其参数讲解「建议收藏」

    随机梯度下降法介绍及其参数讲解「建议收藏」随机梯度下降法算法介绍简单来说,梯度下降就是从山顶找一条最短的路走到山脚最低的地方。但是因为选择方向的原因,我们找到的的最低点可能不是真正的最低点。如图所示,黑线标注的路线所指的方向并不是真正的地方。既然是选择一个方向下山,那么这个方向怎么选?每次该怎么走?先说选方向,在算法中是以随机方式给出的,这也是造成有时候走不到真正最低点的原因。如果选定了方向,以后每走一步,都是选择最陡的方向,直到最低点。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随机选择一个方向,然后每次…

    2022年7月19日
    3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