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Memory小记

Linux-Memory小记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全栈君。

以前我对这块认识很模糊,而且还有错误的认识;今天由我同事提醒,所以我决定来好好的缕缕这块的关系。

图:
Linux-Memory小记

Linux-Memory小记
  

——————————————-1.参数含义———————————————————————–
Mem:表示物理内存统计
   total: 表示系统总物理内存5993156kb(约5852M)
   used: 表示总计分配给缓存(包含buffers 与cached),但其中可能部分缓存未实际使用
   free:表示未分配的内存
   shared: 表示共享内存
   buffers:表示系统分配但未被使用的buffers数量
   cached:表示系统分配但未被使用的cache的数量

在Free命令中显示的buffer和cache,它们都是占用内存:
buffer :   作为buffer cache的内存,是块设备的读写缓冲区,更靠近存储设备,或者直接就是disk的缓冲区。
cached:  作为page cache的内存, 文件系统的cache,是memory的缓冲区 。
如果cached 的值很大,说明cache住的文件数很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住,那么磁盘的读IO 必会非常小 。

-/+ buffers/cached:   表示物理内存的缓存统计
   used: 表示实际使用的buffers与cache的总量,这就是实际使用的内存总量
   free:  表示未被使用的buffers与cache和未被分配的内存之和,这就是系统当前实际可能内存(所以一般linux机器看可用内存就看此值)

Swap:   表示硬盘上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只有mem被当前进程实际占用完,即没有了buffers和cache时,才会使用到swap。

——————————————-2.常用概念———————————————————————–
物理内存总大小 :
mem.total=mem.used+mem.free
mem.total=(-/+ buffers/cached).used+(-/+ buffers/cached).free

已经分配的内存大小:
mem.used=mem.buffers+mem.cached+(-/+ buffers/cached).used

实际可用内存大小:
(-/+ buffers/cached).free=mem.free+mem.buffers+mem.cached

——————————————-3.手工清除缓存——————————————————————
# sync
#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cache释放:
a.To free pagecache: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b.To free dentries and inodes: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c.To free pagecache, dentries and inodes: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说明,释放前最好sync一下,防止丢数据。

——————————————-4.常见疑惑———————————————————————–
1.用户常见的疑问是,为什么free这么小,是否关闭应用后内存没有释放?
   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这是因为Linux对内存的管理与Windows不同,free小并不是说内存不够用了,应该看的是free的第二行最后一个值:-/+ buffers/cache: 2592892Kb,这才是系统可用的内存大小。

2.free内存还有200M,cache里有58G,然后程序就跪了,抛了个tcmalloc allocation failed 65536, out of memory(needed 65312 bytes). 需要内存时为什么cache里面的没能释放?
   cache 中有程序在占用就无法释放了。

3.有时候free太小,cached特别大时启动mysql会报错,这个是什么原因?
    这说明内存确实不够,cached并不是全部可以释放的,有程序占用就不能释放了

4.我的Linux上cache占满RAM时系统非常慢,系统也不自动释放cache。所以号称“cache对性能只有好处而没坏处”是假的!
   这个要看你实际是使用的应用是什么。cache能带来的好处是,减轻频繁读写硬盘的需要,也就是降低IO,这特别是对于服务器上的应用来说是很常见的。相反,如果cache需要频繁更新,那会出现您提到的问题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08707.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ffmpeg源码编译_开源代码平台

    ffmpeg源码编译_开源代码平台 注:本文来转自http://www.aurora-x.net/wiki/CompileFFmpegWindows,前段时间用ffempg和x264开发了h264编码和解码的Filter,这篇文章是我编译ffmeg工程从网上搜到的最好的一份文档,及其详尽,我就是按照这个文档的一步一步地来做,第一次就顺利地完成了ffmepg的编译。如果你也在学习ffmpeg,来仔细学习一下这份文档吧,以后

    2022年9月25日
    0
  • 编程是程序设计吗_做软件必须先设计再编程吗

    编程是程序设计吗_做软件必须先设计再编程吗常在电脑前工作,总有那么几天会对未来迷茫,可能是每天静止的坐着,感觉自己在变老,而电脑总想个孩子,每天能冒出无数个想法,让你去琢磨它,跟上它的节奏,真有点TheBigBangTheory的味儿,

    2022年8月6日
    3
  • 独立成分分析ICA系列1:意义

    独立成分分析ICA系列1:意义1.前言独立成分分析思想和方法最早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几个法国学者的研究工作,尽管当时他们并没有命名其为ICP;在1986年举行的神经网络计算会议上,法国学者Heraull和Jutten提出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和Hebb学习准则的方法,来解决盲源分离问题,简称BSS.混合信号是由相互统计独立的源信号混合而成的。这篇文章提出的算法可以解决具有两个源信号混合的盲源分离问题。他们的工作开

    2022年5月16日
    34
  • 什么是HEVC?解释了高效视频编码,H.265和4K压缩

    什么是HEVC?解释了高效视频编码,H.265和4K压缩高效视频编码(HEVC),也称为H.265,可以通过蓝光最佳视频压缩方法实现两倍的压缩。但它是如何工作的,是否足以让我们看到更好看的4K内容? 我想称之为H.265,因为它听起来很酷,但它的全称是高效视频编码(HEVC)。它是高级视频编码(AVC)的新继承者,也称为H.264,它是蓝光使用的压缩方案之一。HEVC的想法是提…

    2022年4月6日
    49
  • 异步FIFO理解[通俗易懂]

    一、异步FIFO与同步FIFO的区别 二、关键点及解决方法 三、深度的计算 四、整体结构图(style#1ifyouhavesawSNUGuserguide)SimulationandSynthesisTechniquesforAsynchronous的网盘链接链接:http://pan.baidu.com/s/1ntsqGjR密码:scf

    2022年4月13日
    34
  • java final keyword

    java final keyword

    2021年12月7日
    39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