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心算法之背包问题

贪心算法之背包问题

贪心算法(又称贪婪算法)是指,在对问题求解时,总是做出在当前看来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不从整体最优上加以考虑,他所做出的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解。
 
贪心算法不是对所有问题都能得到整体最优解,关键是贪心策略的选择,选择的贪心策略必须具备无后效性,即某个状态以前的过程不会影响以后的状态,只与当前状态有关。
 
完全背包问题:给定n个物品和一个容量为C的背包,物品i的重量是Wi,其价值为Vi,背包问题是如何选择入背包的物品,使得装入背包的物品的总价值最大,与0-1背包的区别是,在完全背包问题中,可以将物品的一部分装入背包,但不能重复装入
 
设计算法的思路很简单,计算物品的单位价值,然后尽可能多的将单位重量价值高的物品放入背包中。
 
python实现代码如下:

 1 # coding=gbk
 2 # 完全背包问题,贪心算法
 3 import time
 4 __author__ = 'ice'
 5 
 6 
 7 class goods:
 8     def __init__(self, goods_id, weight=0, value=0):
 9         self.id = goods_id
10         self.weight = weight
11         self.value = value
12 
13 
14 # 不适用于0-1背包
15 def knapsack(capacity=0, goods_set=[]):
16     # 按单位价值量排序
17     goods_set.sort(key=lambda obj: obj.value / obj.weight, reverse=True)
18     result = []
19     for a_goods in goods_set:
20         if capacity < a_goods.weight:
21             break
22         result.append(a_goods)
23         capacity -= a_goods.weight
24     if len(result) < len(goods_set) and capacity != 0:
25         result.append(goods(a_goods.id, capacity, a_goods.value * capacity / a_goods.weight))
26     return result
27 
28 
29 some_goods = [goods(0, 2, 4), goods(1, 8, 6), goods(2, 5, 3), goods(3, 2, 8), goods(4, 1, 2)]
30 
31 start_time = time.clock()
32 res = knapsack(6, some_goods)
33 end_time = time.clock()
34 print('花费时间:' + str(end_time - start_time))
35 
36 for obj in res:
37     print('物品编号:' + str(obj.id) + ' ,放入重量:' + str(obj.weight) + ',放入的价值:' + str(obj.value), end=',')
38     print('单位价值量为:' + str(obj.value / obj.weight))
39 
40 
41 # 花费时间:2.2807240614677942e-05
42 # 物品编号:3 ,放入重量:2,放入的价值:8,单位价值量为:4.0
43 # 物品编号:0 ,放入重量:2,放入的价值:4,单位价值量为:2.0
44 # 物品编号:4 ,放入重量:1,放入的价值:2,单位价值量为:2.0
45 # 物品编号:1 ,放入重量:1,放入的价值:0.75,单位价值量为:0.75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941030/p/49618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09251.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SHFileOperation删除文件夹

    SHFileOperation删除文件夹UsesShellapi;varFileOp:TSHFileOpStruct;beginwithFileOpdobeginWnd:=Handle;//hinstance;wFunc:=FO_DELETE;//FO_COPY,FO_RENAME,FO_MOVE,FO_DELETEpFrom:=Pchar(‘D…

    2022年7月18日
    17
  • linux clamav 免费查毒工具

    linux clamav 免费查毒工具

    2021年7月5日
    121
  • 未来三五年,社会上什么工作会更吃香呢?这几方面[通俗易懂]

    未来三五年,社会上什么工作会更吃香呢?这几方面

    2022年2月14日
    103
  • 异步fifo设计注意事项有哪些(陈设设计)

    近日学习用到异步FIFO,故写下这篇博客记录学习心得。在我看来,异步FIFO的设计注意事项大体分为两点:亚稳态的处理空满状态的判断第一,来说一下亚稳态。亚稳态是指触发器无法在某个规定时间内达到一个可确认的状态。在FIFO的设计中,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两点:一是逻辑电平的误判,也就是如果通过二进制作为指针来判断空满状态,因二进制数值变化引起的位数变化大,对电路的危害也随之增加,故在本设计中使…

    2022年4月15日
    59
  • GBDT算法详解_gbdt算法

    GBDT算法详解_gbdt算法基本思想GBDT的基本结构是决策树组成的森林,学习方式是梯度提升。具体的讲,GBDT作为集成模型,预测的方式是把所有子树的结果加起来。GBDT通过逐一生成决策子树的方式生成整个森林,生成新子树的过程是利用样本标签值与当前树林预测值之间的残差,构建新的子树。例如,当前已经生成了3课子树了,则当前的预测值为D(x)=d1(x)+d2()x+d3(x),此时我们得到的当前的预测值为D(x)效果并不好,与真正的拟合函数f(x)还有一定的差距。GBDT希望的是构建第四棵子树,使当前树林的预测结果D(x)与第四棵

    2022年10月12日
    3
  • Linux中退出编辑模式的命令

    Linux中退出编辑模式的命令vim有三种模式,注意:这三种模式有很多不同的叫法,我这里是按照鸟哥的linux书中的叫法。一般指令模式、编辑模式、指令列命令模式1.vim文件名进入一般模式;2.按i进行编辑进入编辑模式;(或者I,o,O,a,A,r,R)3.编辑结束,按ESC键跳到一般模式模式;4.按:进入指令列命令模式;进入指令列模式…

    2022年9月30日
    3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