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count(主键id)、count(字段)和count(1)等不同用法的性能,有哪些差别?那种效率更高

count(*)、count(主键id)、count(字段)和count(1)等不同用法的性能,有哪些差别?那种效率更高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全栈君。

不同的count用法

在前面文章的评论区,有同学留言问到:在select count(?) from t这样的查询语句里面,count(*)、count(主键id)、count(字段)和count(1)等不同用法的性能,有哪些差别。今天谈到了count(*)的性能问题,我就借此机会和你详细说明一下这几种用法的性能差别。

需要注意的是,下面的讨论还是基于InnoDB引擎的。

这里,首先你要弄清楚count()的语义。count()是一个聚合函数,对于返回的结果集,一行行地判断,如果count函数的参数不是NULL,累计值就加1,否则不加。最后返回累计值。

所以,count(*)、count(主键id)和count(1) 都表示返回满足条件的结果集的总行数;而count(字段),则表示返回满足条件的数据行里面,参数“字段”不为NULL的总个数。

至于分析性能差别的时候,你可以记住这么几个原则:

  1. server层要什么就给什么;

  2. InnoDB只给必要的值;

  3. 现在的优化器只优化了count(*)的语义为“取行数”,其他“显而易见”的优化并没有做。

这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我们就一个个地来看看。

对于count(主键id)来说,InnoDB引擎会遍历整张表,把每一行的id值都取出来,返回给server层。server层拿到id后,判断是不可能为空的,就按行累加。

对于count(1)来说,InnoDB引擎遍历整张表,但不取值。server层对于返回的每一行,放一个数字“1”进去,判断是不可能为空的,按行累加。

单看这两个用法的差别的话,你能对比出来,count(1)执行得要比count(主键id)快。因为从引擎返回id会涉及到解析数据行,以及拷贝字段值的操作。

对于count(字段)来说

  1. 如果这个“字段”是定义为not null的话,一行行地从记录里面读出这个字段,判断不能为null,按行累加;

  2. 如果这个“字段”定义允许为null,那么执行的时候,判断到有可能是null,还要把值取出来再判断一下,不是null才累加。

也就是前面的第一条原则,server层要什么字段,InnoDB就返回什么字段。

但是count(*)是例外,并不会把全部字段取出来,而是专门做了优化,不取值。count(*)肯定不是null,按行累加。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说,优化器就不能自己判断一下吗,主键id肯定非空啊,为什么不能按照count(*)来处理,多么简单的优化啊。

当然,MySQL专门针对这个语句进行优化,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种需要专门优化的情况太多了,而且MySQL已经优化过count(*)了,你直接使用这种用法就可以了。

所以结论是:按照效率排序的话,count(字段)<count(主键id)<count(1)≈count(*),所以我建议你,尽量使用count(*)。

小结

今天,我和你聊了聊MySQL中获得表行数的两种方法。我们提到了在不同引擎中count(*)的实现方式是不一样的,也分析了用缓存系统来存储计数值存在的问题。

其实,把计数放在Redis里面,不能够保证计数和MySQL表里的数据精确一致的原因,是这两个不同的存储构成的系统,不支持分布式事务,无法拿到精确一致的视图。而把计数值也放在MySQL中,就解决了一致性视图的问题。

InnoDB引擎支持事务,我们利用好事务的原子性和隔离性,就可以简化在业务开发时的逻辑。这也是InnoDB引擎备受青睐的原因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11647.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spring boot 接口_什么是API接口

    spring boot 接口_什么是API接口引言前后端分离、APP交互等,大多都是通过API接口实现的。既然要进行数据交互,那么这接口就得有讲究了:既要实用,又要优雅好看!那么,如何写一套(个)漂亮的API接口呢?一、返回格式API接口要求返回的格式是text/json,我们知道网页返回的格式一般是text/html,因此,SpringBoot为写接口,提供了两种实现方式:类注解和方法注解。类注解@Re…

    2022年9月18日
    1
  • MyCCL特征码定位原理学习[通俗易懂]

    MyCCL特征码定位原理学习[通俗易懂]这段时间学习WEB方面的技术,遇到了木马免杀特征码定位的问题,这里做一下学习笔记。这里对MyCCL的分块原理做一下探究对指定文件生成10个切块 对指定的木马进行切块后,文件列表是这样的。 注意这里是从E0作为切块的偏移量。也就是说从E0的位置开始逐个切块,E0之前的内容是保留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保留一些PE必须的头文件信息。我们来通过亲身的探究来解析一下MyCCL的切块区

    2025年8月15日
    2
  • webrtc技术原理_webrtc开源项目

    webrtc技术原理_webrtc开源项目一、概述webrtc冗余打包方式有三种:Red(rfc2198)、Ulpfec(rfc5109)、Flexfec(草案)。其中Red和Ulpfec要成对使用。二、RedFEC简单将老报文打包到新包上。如下图所示,冗余度为1时,RFC2198打包情况:这种方法在音视频领域几乎不使用,因为冗余包只能保护特定一个报文,这种方法带宽占用量很大,恢复能力有限,性价比很低。只是早期的T38……

    2022年8月11日
    6
  • 数据库的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NF范式理解

    数据库的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NF范式理解第一范式属性的原子性所谓的第一范式就是数据库中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则需要重新构建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见图分析图:在进货和销售中有两个重复的属性(数量和单价),并且进价和销售是可以再分割的,不满足原子性,即不满足第一范式,可以修改为下面的两个实体第二范式属性完…

    2022年5月24日
    49
  • LaTeX数学公式-详细教程

    LaTeX数学公式-详细教程LaTeX数学公式,包含前言,注意事项,插入公式,注释,编号,转义字符,换行与对齐,字体,空格,上下标,括号,大括号和行标,分式,开方,对数,省略号,最值,方程组和分段函数,累加和累乘,矢量,积分,极限,导数与偏导,矩阵,表格,希腊字母,运算符,戴帽符号,特殊符号,等等。

    2022年5月23日
    3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