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集合篇:Map常用遍历方式 以及 性能对比

Java集合篇:Map常用遍历方式 以及 性能对比

一、Map集合常用的遍历方式:

遍历Map集合的常用方式有三种:使用keySet的方式,使用entrySet的方式,使用values()取值的方式,这三种方式中,都有对应的for循环遍历和Iterator遍历的方式取值。

具体用法如下:

public class Map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ashMap<Integer,String> map= new HashMap<Integer,String>();
		for(int i = 0;i < 1000000;i++){
			map.put(i, "第"+i+"个元素");
		}
		
		//第一种方式:keySet的for循环遍历方式
		long time1 = System.nanoTime();
		for(Integer key : map.keySet()){
			map.get(key);
		}
		long time2 = System.nanoTime();

		//第一种方式:keySet的Iterator遍历方式
		Iterator<Integer> iterator = map.keySet().iterator();
		while(iterator.hasNext()){
			Integer key = iterator.next();
			map.get(key);
		}
		long time3 = System.nanoTime();
		
		//第二种方式:entrySet的for循环遍历方式
		for(Entry<Integer,String>  entry: map.entrySet()){
			entry.getKey();
			entry.getValue();
		}
		long time4 = System.nanoTime();
		
		//第二种方式:entrySet的Iterator遍历方式
		Iterator<Entry<Integer, String>> iterator2 = map.entrySet().iterator();
		Entry<Integer, String> entry;
		while(iterator2.hasNext()){
			entry = iterator2.next();
			entry.getKey();
			entry.getValue();
		}
		long time5 = System.nanoTime();
		
		//第三种方式:只能得到value,可以用values()返回包含所有value的Collection<T>,不容易得到对应的key
		//values()方法的for循环遍历方式
		Collection<String> values = map.values();
		for(String value : values){
			
		}
		long time6 = System.nanoTime();
		
		//values()方法的Iterator遍历方式
		Iterator<String> iterator3 = map.values().iterator();
		String value;
		while(iterator3.hasNext()){
			value=iterator3.next();
		}
		long time7 = System.nanoTime();
		
		System.out.println("keySet的for循环遍历方式耗时:" + (time2-time1)/1000 + "微秒");
		System.out.println("keySet的Iterator遍历方式耗时:" + (time3-time2)/1000 + "微秒");
		System.out.println("entrySet的for循环遍历方式耗时:" + (time4-time3)/1000 + "微秒");
		System.out.println("entrySet的Iterator遍历方式耗时:" + (time5-time4)/1000 + "微秒");
		System.out.println("values()方法的for循环遍历方式耗时:" + (time6-time5)/1000 + "微秒");
		System.out.println("values()方法的Iterator遍历方式耗时:" + (time7-time6)/1000 + "微秒");
	}
}

keySet是键的集合,Set里面的类型即key的类型;

entrySet是键-值对的集合,Set里面的类型是Map.Entry,Entry是一个键-值对;

keySet():迭代后只能通过get()取key;

entrySet():迭代后可以e.getKey(),e.getValue()取key和value,返回的是Entry接口;

 

二、遍历的性能对比:

前面的代码的输出结果如下:

keySet的for循环遍历方式耗时:41822微秒
keySet的Iterator遍历方式耗时:36073微秒
entrySet的for循环遍历方式耗时:31792微秒
entrySet的Iterator遍历方式耗时:25888微秒
values()方法的for循环遍历方式耗时:25264微秒
values()方法的Iterator遍历方式耗时:21215微秒

从上面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出:

1、在数据元素的数量比较大时,entrySet()方式的遍历效率快于keySet(),有两个原因 :

(1)一个原因是keySet相当于遍历了2次,一次是对key的Set集合的遍历,二次是每次遍历过程都要通过key和map.get(key)来获取value值。

(2)第二个原因是map.get(key)的时候,底层是根据key的hashCode值经过哈希算法得到一个hash值,然后作为索引映射到对应的table数组的索引位置,这是一次密集型计算,很耗费CPU,如果有大量的元素,则会使CPU使用率飙升,影响响应速度,而entrySet()返回的set里面的元素都是Map.Enpty类型,key和value就是这个类的一个属性,entry.getKey()和entry.getValue()效率肯定很高。

2、不过,在数据元素的数量比较小的情况小,keySet()方式的遍历效率快于entrySet()。

3、values()是返回Map的所有value的集合的Collection,只能遍历到value,很难遍历到key,所以一般不用,如果当我们只需要取得value值时,采用values来遍历效率更高。

4、从上面的几种方式的for循环遍历和Iterator遍历的方式耗时结果来看,Iterator遍历的效率会比for循环效率更快一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14670.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webservice最大长度_网址最大长度

    webservice最大长度_网址最大长度各浏览器HTTPGet请求URL最大长度并不相同,几类常用浏览器最大长度及超过最大长度后提交情况如下:IE6.0:url最大长度2083个字符,超过最大长度后无法提交。IE7.0:url最大长度2083个字符,超过最大长度后仍然能提交,但是只能传过去2083个字符。firefox3.0.3:url最大长度7764个字符,超过最大长度后无法提交。Opera9.52:url最大长度7648个字符,超过最

    2022年8月24日
    6
  • 20多岁的一无所有,其实是理所应当的「建议收藏」

    20多岁的一无所有,其实是理所应当的「建议收藏」 转载:https://blog.csdn.net/kangwrite/article/details/3618481923岁那年你正处在哪个状态?现在呢?&amp;nbsp;我,23岁,应届毕业生。生活,工作,爱情都处于人生的低谷,一穷二白,一无所有,一事无成。分享一下成长的建议吧。匿名用户23岁那年…

    2022年7月25日
    21
  • vue关闭eslint检查_vue关闭eslint

    vue关闭eslint检查_vue关闭eslintEslint只是一个校验语法规则的插件,对于我们日常开发没什么用,需要关闭,只需两步:第一步:打开vue.config.js,如果没有就自己新建一个,在里面添加以下代码://关闭eslint语法验证lintOnSave:false,devServer:{//关闭eslint语法验证overlay:{warning:false,errors:false}},第二步打开.eslintrc文件,在里面rules添加以下

    2022年10月8日
    3
  • linux查看端口占用的命令_端口占用查看命令

    linux查看端口占用的命令_端口占用查看命令在Linux使用过程中,需要了解当前系统开放了哪些端口,并且要查看开放这些端口的具体进程和用户,可以通过netstat命令进行简单查询netstat命令各个参数说明如下:  -t:指明显示TCP端口  -u:指明显示UDP端口  -l:仅显示监听套接字(所谓套接字就是使应用程序能够读写与收发通讯协议(protocol)与资料的程序)  -p:显示进程标识符和程序

    2022年7月27日
    6
  • 拓扑排序~C语言完整代码

    拓扑排序~C语言完整代码对一个有向无环图 DirectedAcyc 简称 DAG G 进行拓扑排序 是将 G 中所有顶点排成一个线性序列 使得图中任意一对顶点 u 和 v 若边 u v E G 则 u 在线性序列中出现在 v 之前 通常 这样的线性序列称为满足拓扑次序 TopologicalO 的序列 简称拓扑序列 简单的说 由某个集合上的一个偏序得到该集合上的一个全序 这个操作称之为拓扑排序 拿个例子来说

    2025年7月16日
    5
  • WriteProcessMemory_writeandimprove

    WriteProcessMemory_writeandimproveWriteProcessMemory有好几个参数其中的nSize怎么设置??比如Short型Integer型?  nSize以字节为单位,一个字节Byte等于8位基本数据类型的长度ShortInt8位=1ByteSmallInt16位=2ByteInteger16位=2ByteLongInt32位=4ByteWord16位=2ByteLon

    2022年9月13日
    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