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

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

先来先服务FCFS

  先来先服务是最简单的策略,也成为先进先出FIFO。首先它是一个非抢占的。如字面的意思,它根据进程到达时间决定先运行哪一个进程。

  这里给出一个实际的例子。以表格的形式表现出在FIFO策略下各进程的情况。

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

简单说就是依次执行完成,从时间轴上来看

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

以表格的形式展现:

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

其中开始时间是上一个进程的结束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服务or执行)时间

      周转周期=结束时间-到达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周转时间/服务时间

最短进程优先SPN

也称最短作业优先(Short Job First,SJF)。它也是一个非抢占的。是根据服务的时间经行选择。在这里要注意下到达时间的顺序。比如实例中单纯以大小来排序的话是E-A-C-D-B,但正确的排序一定是A-B为开头。以时间为顺序:

 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

例子中A运行结束时间为3,这时只有B进程等待。所以A运行结束后直接运行B。B结束后时间点到9,CDE都在等待。这个时候就选择服务时间最少的E,然后是较少的C,最后是D。以表格的形式展示:

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

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RT

SRT是针对SPN增加了抢占机制的版本,就好比例子中B运行时间非常长,在这期间其他所有的进程都在等待,如果将其中断,先处理所需时间少的,运行效率会有显著提升。一定要先明确SRT是抢占的。先给出时间为顺序的图:

 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

1. A先运行至2,B到达等待。

2. A运行到3结束,B开始运行。

3. B开始运行,运行到4时,C进程到达,且C只需要4,此时B还需要5。所以先运行C,B继续等待。

4. C运行时间点到达6时,D到达,D需要5,进入等待,排在B后。

5. C运行结束,此时时间点是8,E到达,运行时间只要2,小于等待的BD,直接运行。

6. C运行结束,B开始运行。

7. B运行结束,D开始运行。

以表格的形式展现:

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

 

轮转RR

轮转也称时间片技术(time slicing,SL),对于轮转法,最重要的是时间片的长度。轮转算法以一个周期(q)产生中断,当中断发生时,当前运行的程序置于就绪队列(队尾)中,然后基于FCFS选择下一个就绪作业运行。在这里我们以时间片q=1举例。

q=1,所以一次只能运行一个时间片。

0:A1运转(右标表示运行了几个)

1:A2运转

2:B1运转,A3等待(B开始)

3:A3运转,B2等待

4:B2运转,C1等待,(A结束)

5:C1运转,B3等待(C开始)

6:B3运转,D1等待,C2等待

7:D1运转,C2等待,B4等待(D开始)

8:C2运行,B4等待,E1等待,D2等待

9:B4运行,E1等待,D2等待,C3等待

10:E1运行,D2等待,C3等待,B5等待(E开始)

11:D2运行,C3等待,B5等待,E2等待

12:C3运行,B5等待,E2等待,D3等待

13:B5运行,E2等待,D3等待,C4等待

14:E2运行,D3等待,C4等待,B6等待

15:D3运行,C4等待,B6等待(E结束)

16:C4运行,B6等待,D4等待

17:B6运行,D4等待(C结束)

18:D5运行,D6等待(B结束)

19:D6运行

20:D结束

表格展示:

 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

 

高响应比优先HRRN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主要用于作业调度,该算法是对FCFS调度算法和SJF调度算法的一种综合平衡,同时考虑每个作业的等待时间和估计的运行时间。在每次进行作业调度时,先计算后备作业队列中每个作业的响应比,从中选出响应比最高的作业投入运行。 

该算法实际上是一种动态优先调度算法,它以响应比作为作业或进程的动态优先权,其目的是既照顾短作业,又考虑到作业的等待时间,使长作业不会长期等待;但每次调度前,都要进行响应比计算,会增加系统开销。

1、响应比 = 响应时间 / 要求服务时间 = (等待时间 + 要求服务时间) / 要求服务时间
2、作业周转时间=完成时间-提交时间
3、作业带权周转时间=周转时间 / 运行时间

 

根据公式可知:

当作业的等待时间相同时,则要求服务时间越短,其响应比越高,有利于短作业。

当要求服务时间相同时,作业的响应比由其等待时间决定,等待时间越长,其响应比越高,因而它实现的是先来先服务。

对于长作业,作业的响应比可以随等待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当其等待时间足够长时,其响应比便可升到很高,从而也可获得处理机。克服了饥饿状态,兼顾了长作业。

下图为手写实例,字不太好,多多包涵,勿喷。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

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14770.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python显示图片二进制流乱码_请问 flask 如何正确的获取上传的二进制流图片?…[通俗易懂]

    python显示图片二进制流乱码_请问 flask 如何正确的获取上传的二进制流图片?…[通俗易懂]用postman测试上传的格式为binary,选择的图片名为lf64.pngfile=request.get_data()print(file)获取到了二进制数据,数据如下,(后面都是二进制数据,没有字了)。我应该怎么样对这个数据反序列得到我要的文件呢?请教各位!!!b’\x89PNG\r\n\x1a\n\x00\x00\x00\rIHDR\x00\x00\[emailprotect…

    2022年7月13日
    15
  • 记一次CTF的USB流量分析

    记一次CTF的USB流量分析最近在研究鼠标流量,找到如下的文章:https://www.cnblogs.com/hackxf/p/10670844.html根据这个师傅的说法,不同的鼠标抓到的流量不一样,一般的鼠标流量是四个字节,第一个字节表示按键指示左键右键,第二个字节表示水平位移,为正(小于127)是向右移动,为负(补码负数,大于127小于255)是向左移动。第三个字节表示垂直位移,为正(小于127)是向上移动,为负…

    2022年5月29日
    180
  • 笛卡尔积图解[通俗易懂]

    笛卡尔积图解[通俗易懂]所谓笛卡尔积,通俗点说就是指包含两个集合中任意取出两个元素构成的组合的集合. MySQL的多表查询(笛卡尔积原理)先确定数据要用到哪些表。 将多个表先通过笛卡尔积变成一个表。 然后去除不符合逻辑的数据(根据两个表的关系去掉)。 最后当做是一个虚拟表一样来加上条件即可。 应用场合在某些情况下用于寻找连续日期中残缺的数据,可以先用笛卡尔积做一个排列组合,然后和目标表进行关联,以查询…

    2022年7月11日
    24
  • vue + echarts 省份地图 以及打包后地图加载不出来(比较详细)「建议收藏」

    vue + echarts 省份地图 以及打包后地图加载不出来(比较详细)「建议收藏」刚开始地图怎么也出不来,经过解决,是因为echarts.min.js引入位置在index.html中引入需要的js版本按照自己需要的来<scriptsrc=”./static/plugins/echarts-5.1.2/echarts.common.min.js”></script><scriptsrc=”./static/plugins/echarts.min.js”></script>(必须引入,地图才能加载)全局引入im

    2022年10月12日
    0
  • 01_很好的网站:程序师

    01_很好的网站:程序师

    2021年9月1日
    59
  • SQL修改语句

    SQL修改语句如果我们要修改数据库中表的数据,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使用到UPDATE语句。UPDATE语句的基本语法是:UPDATE<表名>SET字段1=值1,字段2=值2,…WHERE…;例如,我们想更新employees表id=100的记录的last_name和salary这两个字段,先写出UPDATEemployeesSETname=”大哥”,salary…

    2022年6月15日
    26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