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中选择控件与选择界面自然过度效果的实现–一种新的交互设计[通俗易懂]

android中选择控件与选择界面自然过度效果的实现–一种新的交互设计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全栈君。

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jianghejie123/article/details/40648931

在安卓中经常遇到须要选择一个东西的功能,比方选择日期。选择文件,选择地点等,通常我们的做法是使用选择对话框。比方选择日期用datepicker,有时候也使用activity,可是这两种方式都有一个缺点,就是用户非常明显的感觉到了界面之间的切换。

有时候。以下这样的选择数据的交互方式应该会更好些:

事实上上面的app效果来自与CapitaineTrain应用,好像是一个乘火车的app,而该app的作者也将这样的效果在他的博客中做了介绍,同一时候开放了实现这一效果的源代码。

本文就是在作者那篇博文的基础上写的。

我并没有直接翻译,由于这里面的思路较为复杂,我没有看懂作者的意思,我看原文以下的非常多评论也说自己没看懂作者的意思。预计作者本身并没有阐述清楚。 在自己依据作者的源代码实现了一个demo之后。我写点关于自己的理解。文章最后我会贴出原文的地址以及代码下载的地址。

android中选择控件与选择界面自然过度效果的实现--一种新的交互设计[通俗易懂]

在上面那张图片中,当选点击“选择日期的button”之后。日期选择界面就会渐渐额显示出来。同一时候“选择日期的button”会慢慢移到最上面的位置。而“选择日期的button”以下的部分则会慢慢下移同一时候还有个透明度低直至消失的过程。

当动画结束,仅仅留下“选择日期的button”以及日期选择界面。整个过程就像是界面上的全部元素依照一定的规则将空间让给即将呈现的界面。过度很自然。并且不同位置的选择控件触发的上下平移动画是不同的(比方当选择控件本身在顶部时,控件不会再有上移的动画效果)。很灵活, 用户在两种界面切换的过程中。思路是紧密联系的。

或许仅仅有国外的开发人员才会这么细心了。

说完了效果,我们再来看看源代码结构:

android中选择控件与选择界面自然过度效果的实现--一种新的交互设计[通俗易懂]

当中FormAnimatorDemoActivity.java是我自己加入的示例。由于作者本身的样例看的让人眼花缭乱。

MainWithAnimatorActivity和MainWithoutAnimatorActivity各自是该效果的两种实现方式:属性动画方式和一般的渐变动画方式渐变动画方式效果很不理想,可是他的详细代码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实现的逻辑。

CustomAnimator是一个自己定义动画类,他是属性动画方式实现的核心代码。

Positions封装了一些列的不同对象的属性。

PositionTypeEvaluator为属性动画的自己定义估算方法。这个概念要參考属性动画的使用方法。

使用属性动画方式仅仅需例如以下三行代码:

animator.setAnimatorViews(mMainContainer, localfrom, mFirstGroup, Arrays.asList(new View[]{mSecondGroup,mFirstSpacer,mThirdGroup}), null, mEditModeContainer, Arrays.asList(new View[]{}));
                                                                                                                                                                                                                                                                                                                                                                                                                                                                                                                                                                                                                                                                                                                                                                                                                                                                                                                                                                                                                                                                                                                                                                                   
animator.prepareAnimation();
animator.start();

当中animator的定义例如以下:

 
private CustomAnimator animator =
new
CustomAnimator();

这里最难理解的是animator.setAnimatorViews的7个參数。没明确这7个參数的意思。既无法知道怎样调用,也无法去研究CustomAnimator的源代码。

我们来看CustomAnimator中setAnimatorViews的定义:

public void setAnimatorViews(ViewGroup mainContainer, View focusedView, View focusedViewContainer, List<View> fadedOutToBottomViews, View stickyTo, ViewGroup editModeView, List<View> slideToTop)

mainContainer:整个布局的最上层容器。

focusedView:被点击的控件,也就是上面说道的选择控件。

focusedViewContainerfocusedView所在的父容器。

fadedOutToBottomViews:动画过程中将消失究竟部去的view列表

stickyTo:不知道干嘛的。

editModeView:被隐藏的选择界面。

slideToTop:动画过程中将滑动到顶部的view列表。

说到这里我想说的是在api设计这个层面来说,作者设计的是非常糟糕的。

只是这样做也是最节省代码的,并且作者处理属性动画方面有非常多技巧。

当中。mainContainerfocusedView、focusedViewContainer、editModeView四个參数是必须的。可是fadedOutToBottomViews以及slideToTop假设同一时候为空效果将大打折扣。实际上fadedOutToBottomViews和slideToTop列表里面详细须要哪些view全然取决与开发人员自己依据当前UI的情况推断。

我的理解就到此为止了。并没有深入的去研究代码。

原文地址:http://www.cyrilmottier.com/2014/05/20/custom-animations-with-fragments/

最后是源代码,作者在自己的demo中并没有全然实现上面gif图片中的效果,而是做了个简单的能说明用法的demo,个人认为这个demo做的不好,作者demo的下载地址在:

https://git.mika-dev.com/Mika/custom-animations-with-fragment

另外为了能更直观的看到效果,我模仿了gif图中的布局自己做了个demo

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jianghejie123/810240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15608.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第一章黄金时代    一    我们的故事要从1887年的德国开始。位于莱茵河边的卡尔斯鲁厄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城市,在它的城中心,矗立着著名的18世纪的宫殿。郁郁葱葱的森林和温暖的气候也使得这座小城成为了欧洲的一个旅游名胜。然而这些怡人的景色似乎没有分散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RudolfHertz)的注意力:现在他正

    2022年6月7日
    35
  • OpenSSL密码库算法笔记——第5.4.13章 椭圆曲线点的压缩

    OpenSSL密码库算法笔记——第5.4.13章 椭圆曲线点的压缩首先来看看什么是点的压缩。椭圆曲线上的任一仿射点(x,y)(非无穷远点)都可以压缩成利用其y坐标的最后一比特(记为y*)和x坐标来表示,即(x,y*),这就是点的压缩。反过来,利用(x,y*)恢复y坐标,还原仿射点(x,y)的过程就称为点的解压缩。利用点的压缩可以减少存储和传输时的数据量,但增加了数据处理时间。代码中用参数point_conver…

    2022年7月20日
    11
  • Depix初体验

    Depix初体验前情提要这几天有一个同学给我发了一张马赛克图,问我能不能还原?图片如上。我一看,这被马成什么鬼样子了,谁能还原得了?不过我忽然想到,我在公众号上看到一个名字叫做”Depix”的Github项目。然而近期在Github上,又出现了一款号称能抹去马赛克让原图重现的神器,引发海内外热议。这款工具名为Depix,上线没几天就在GitHub上标星已超过一万多,截止目前累计分支也超过了1.3k个。让它火出圈子的,就是下面这张效果图:如图所示,第一行是打了一层巨厚马赛克完全像素化后的文本内容,看不出

    2022年6月30日
    116
  • 随机漫步理论_随机漫步理论与巴菲特

    随机漫步理论_随机漫步理论与巴菲特理论部分:代码部分:https://www.jianshu.com/p/numpy_test

    2022年8月5日
    4
  • Java面试题超详细讲解系列之八【SQL优化篇】[通俗易懂]

    Java面试题超详细讲解系列之八【SQL优化篇】[通俗易懂]52条SQL优化合集,专栏持续更新中

    2022年8月29日
    3
  • 计算机发展史_计算机发展史感悟

    计算机发展史_计算机发展史感悟转载地址:https://www.jianshu.com/p/6fb655c286bc一、史前时代【1623——1895】1623年:德国科学家契克卡德(W.Schickard)制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台机械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进行六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642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Pascal)发明了著名的帕斯卡机械计算机,首次确立了计算机器的概念。…

    2022年10月19日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