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ll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epoll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全栈君,祝每个程序员都可以多学几门语言。

设想一个场景:有100万用户同一时候与一个进程保持着TCP连接,而每个时刻仅仅有几十个或几百个TCP连接时活跃的(接收到TCP包),也就是说,在每一时刻,进程值须要处理这100万连接中的一小部分连接。那么,怎样才干高效地处理这样的场景呢?进程是否在每次询问操作系统收集有事件发生的TCP连接时,把这100万个连接告诉操作系统,然后由操作系统找出当中有事件发生的几百个连接呢?实际上,在Linux内核2.4版本号曾经,那时的select或者poll事件驱动方式就是这样做的。

       这里有一个分厂明显的问题,即在某一时刻,进程收集有事件的连接时,事实上这100万连接中的大部分都是没有事件发生的。因此,假设每次收集事件时,都把这100万连接的套接字传给操作系统(这首先就是用户态内存到内核态内存的大量复制),而由操作系统内核寻找这些连接上有没有未处理的事件,将会是巨大的资源浪费,然而select和poll就是这样做的,因此他们最多仅仅能处理几千个并发连接。而epoll不这样做,他在linux内核中申请了一个简易的文件系统,把原先的一个select或者poll调用分成了3个部分:调用epoll_create建立1个epoll对象(在epoll文件系统中给这个句柄分配资源)、调用epoll_ctl向epoll对象中加入�这100万个连接的套接字、调用epoll_wati收集发生事件的连接。这样,仅仅须要在进程启动时建立1个epoll对象,并在须要的时候向它加入�或删除连接就能够了,因此,在实际收集事件时,epoll_wait的效率就会很高,由于调用epoll_wait时并没有向它传递着100万个连接,内核也不须要去遍历所有的连接。

      介绍epoll是怎么处理这样的情况的

     当某一个进程调用epoll_create方法时,linux内核会创建一个eventpoll结构体,这个结构体中有两个成员于epoll的使用方式密切相关,例如以下所看到的

     struct   eventpoll{

     /*红黑树的跟节点,这棵树中存储着全部加入�到epoll中的事件,也就是这个epoll监控的事件*/

      struct rb_root_rbr;

     //双向链表tdllist保存着将要通过epoll_wait放回给用户的、满足条件的事件

     struct  list_head_rdllist;

}

每个epoll对象都有一个独立的eventpoll结构体,这个结构体会在内核空间中创造独立的内存,用于存储使用epoll_ctl方法想epoll对象中加入�进来的事件。这些事件都会挂到rbr红黑树中,这样,反复加入�的事件就能够通过红黑树而高效标示出来(epoll_ctl方法会非常快)。

epoll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全部加入�到epoll中的事件都会与设备(如网卡)驱动程序建立回调关系,也就是说,相应的事件发生时会调用这里的回调方法。这个回调方法在内核中叫做ep_epoll_callback,它会把这种事件放到上面的rdllist双向链表中。在epoll中,对于每个事件都会建立一个epitem结构体。这里包括每个事件相应着的信息。

      当调用epoll_wait检查是否有发生事件的连接时,仅仅是检查eventpoll对象中的rdllist双向链表是否有epitem元素而已,假设rdllist链表不为空,则把这里的事件拷贝到用户态内存中,同一时候将时间数量返回给用户,因此,epoll_wait的效率很高,epoll_ctl在向epoll对象中加入�、改动。删除事件时,从rbr红黑树中查找事件也很快,也就是说,epoll是很高效的,它能够轻易地处理百万级的并发连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18763.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query.uniqueResult_validationquery not set

    query.uniqueResult_validationquery not setHibernate中使用createQuery和createSQLQuery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是使用hql语句,后者使用的是sql语句

    2022年9月30日
    3
  • 二八原理:你必须知悉的二八原理[通俗易懂]

    二八原理:你必须知悉的二八原理[通俗易懂]有经常阅读习惯的人,应该都听说过二八原理(如果你之前从来没听说过,那你的知识面有太窄的嫌疑)。但是知道二八原理的人有很多却不会(或者不善于)运用。直接的后果就是你在各种事情上付出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但是

    2022年8月3日
    7
  • 【MQTT】在Windows下搭建MQTT服务器

    【MQTT】在Windows下搭建MQTT服务器最近在项目中要使用MQTT协议,需要搭建一个MQTT服务器来进行调试,在网络上找了一天,找到的大多数都是MQTT客户端,最后发现这篇博客写的教程可以使用,特此记录。

    2022年6月14日
    30
  • Nginx负载均衡配置与负载策略

    Nginx负载均衡配置与负载策略

    2021年11月6日
    56
  • 【git系列】切换分支相关命令

    【git系列】切换分支相关命令背景为什么小编突然整理出这样一份命令呢?起因还是目前的工作项目的微服务太多,使用idea切换分支时,很容易点错或者合并错分支代码,于是小编下定决心,放弃使用工具切换分支,使用命令操作,使用之后发现爽的一批,操作起来666的,同时也希望帮助小伙伴们快速入门Git操作分支;命令命令的含义和介绍这些八股文,小编不再累赘,直接上命令创建并切换到本地分支gitcheckout-b分支名切换分支gitcheckout分支名两者的区别是否带-b提交分支到远程仓库(本地分支与

    2022年6月20日
    33
  • ajax跨域问题以及解决方案_js跨域请求的三种方法

    ajax跨域问题以及解决方案_js跨域请求的三种方法出于浏览器的同源策略限制。同源策略(Sameoriginpolicy)是一种约定,它是浏览器最核心也最基本的安全功能,如果缺少了同源策略,则浏览器的正常功能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可以说Web是构建在同源策略基础之上的,浏览器只是针对同源策略的一种实现。同源策略会阻止一个域的javascript脚本和另外一个域的内容进行交互。所谓同源(即指在同一个域)就是两个页面具有相同的协议(protocol),主机(host)和端口号(port)AJAX跨域请求下面简单模拟一个场景—–>>前端有.

    2022年8月24日
    7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