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算法定义及推导

EM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传说中的上帝算法,俗人可望不可及。用以含有隐变量的概率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或极大后验概率估计EM算法定义输入:观测变量数据X,隐变量数据Z,联合分布$P(X,Z|\th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全栈君,今天给大家准备了Idea注册码。

EM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传说中的上帝算法,俗人可望不可及。用以含有隐变量的概率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或极大后验概率估计

EM算法定义

输入:观测变量数据X,隐变量数据Z,联合分布\(P(X,Z|\theta)\)

输出:模型参数\(\theta\)

(1)选择初始模型参数\(\theta^{(0)}\),开始迭代

(2)E步:记\(\theta^{i}\)为第i次迭代参数\(\theta\)的估计值,计算在第i次迭代的期望$$Q(\theta,\theta^{(i)}) = E(logP(x,z|\theta)|x,\theta{(i)}))=\int_zlogp(x,z|\theta)p(z|\theta{(i)})$$
(3)M步:求使\(\theta^{(i+1)} = Q(\theta,\theta^{(i)})的最大值\)

(4)重复第(2)步和第(3)步

EM算法几点说明

(1)参数的初值可以任意选择,但需注意EM算法初始是敏感的

(2)E步求\(Q(\theta,\theta^{(i)})\),Q函数种的Z是为观测数据,X是观测数据,\(Q(\theta,\theta^{(i)})\)中的第一个变元表示要极大化的参数,第二个变元表示参数的当前估计值,每次迭代实际在求Q的极大值

(3)给出停止迭代的条件,一般是对较小的正数\(\xi_i,\xi_2\),若满足\(||\theta^{(i+1)} – \theta^{(i)} < \xi_i||或||Q(\theta^{(i+1)},\theta^{(i)})-Q(\theta^{(i)},\theta^{(i)})|| < \xi_2\)

EM算法推导

\[L(\theta)= argmaxlogP(x|\theta) = argmaxlog\int_zp(x,z|\theta)dz \]

\[L(\theta) = argmaxlog\int_z\frac{p(x,z|\theta)}{p(z|\theta^{(i)})}p(z|\theta^{(i)})dz \]

由于log函数为凹函数,则$$L(\theta) \geq \int_zlog\frac{p(x,z|\theta)}{p(z|\theta{(i)})}p(z|\theta{(i)})dz$$

\[L(\theta) \geq \int_zlogp(x,z|\theta)p(z|\theta^{(i)})dz – \int_zlog(p(z|\theta^{(i)}))p(z|\theta^{(i)})dz \]

由于减式后面与模型参数\(\theta\)无关,\(P(z|\theta^{(i)})是已知的\),所以只需关注减式前面的式自,令$$Q(\theta,\theta{(i)})=\int_zlogp(x,z|\theta)p(z|\theta{(i)})$$

和算法定义中的步骤(2)相同,将原L的优化问题转换为求原问题下界\(Q(\theta,\theta^{(i)})\)的最大值

因此,任何可以使\(Q(\theta,\theta^{(i)})\)增大的\(\theta\)都可以使\(L(\theta)\)增大,为了使\(L(\theta)\)有尽可能的增长,选择使\(Q(\theta,\theta^{(i)})\)达到最大,即$$\theta^{(i+1)} = argmaxQ(\theta,\theta^{(i)})$$

EM算法收敛性

定理1\(设P(x|\theta)为观测数据的似然函数,\theta^{(i)}为EM算法得到的参数估计序列,P(x|\theta^{(i)})为对应的似然函数序列,则P(x|\theta^{(i)})单调递增\)

定理2\(设L(\theta) = logP(x|\theta)为观测数据的似然函数,\theta^{(i)}为EM算法得到的参数估计序列,L(\theta^{(i)})为对应的似然函数序列\)

(1)\(如果P(x|\theta)有上界,则L(\theta^{(i)})收敛到某一值L^*\)
(2)\(在函数Q(\theta,\theta^{(i)})与L(\theta)满足一定条件下,由EM算法得到的参数估计序列\theta^{(i)}的收敛值\theta^*是L(\theta)的稳定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20022.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TensorFlow】Windows10 64 位下安装 TensorFlow – 官方原生支持

    之前写过一篇在ubuntu下安装TensorFlow的教程,那个时候TensorFlow官方还不支持Windows系统,虽然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安装,但是终究不是原生的,而且安装过程繁琐易错。好消息是,Google官方在11月29号的开发者博客中宣布新的版本(0.12)将增加对Windows的支持,我11月30号知道的,立马就安装试了试,安装过程非常简单,不过也有一些需要手动调整。…

    2022年4月9日
    44
  • Java中有哪些集合,集合中有哪些类?

    Java中有哪些集合,集合中有哪些类?Java中所有的类都位于java.util包下,主要由两个接口派生出来,分别是Collection和Map.Collection包含了List和Set两大分支。Map是一个映射接口。Set、Map、List可以看做集合的三大类。而遍历集合的工具有Iterator和Enumeration;Arrays和Collection是操作数组集合的两个工具类。一、Java中的集合主要分为四类:1、L…

    2022年7月7日
    26
  • Error:Could not find com.android.support.constraint:constraint-layout:1.0.2.

    Error:Could not find com.android.support.constraint:constraint-layout:1.0.2.

    2021年9月30日
    66
  • c++ int、long long 转string int转wstring

    c++ int、long long 转string int转wstringint、longlong转stringint转wstring

    2022年5月15日
    106
  • 前端实现异步的几种方式_redux是什么

    前端实现异步的几种方式_redux是什么1.什么是Saga?实际上,这个术语出自康奈尔大学的一篇论文:http://www.cs.cornell.edu/andru/cs711/2002fa/reading/sagas.pdf最初这篇论文是为了解决分布式系统中的LLT(LongLivedTransaction),也就是长时运行事务的数据一致性问题的。这么说有点抽象,我们来举个具体的例子:假如你在一个在线订票系统上订了一张…

    2022年9月18日
    3
  • foc无刷电机位置控制(直流无刷电机接线图解)

    序:矢量控制的核心思想是为了简化无刷电机的控制模型,将一个需要换相的无刷电机通过各种算法变换,抽象为一个直流电机的控制模型,只需要控制简单的两个直流分量来控制无刷电机,其中Vq抽象为直流电机的两端电压,Vd可调节电机力矩,但这个模型需要一个实时的电机轴角度θ参与计算。为了实现这个直流电机的控制模型,需要用到两个数学变换,即clarke变换和park变换。需要用到最原始的PID控制器等内容。…

    2022年4月11日
    38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