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一、粒子群算法的概述二、粒子群算法的流程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一、粒子群算法的概述

    粒子群算法(PSO)属于群智能算法的一种,是通过模拟鸟群捕食行为设计的。假设区域里就只有一块食物(即通常优化问题中所讲的最优解),鸟群的任务是找到这个食物源。鸟群在整个搜寻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传递各自的信息,让其他的鸟知道自己的位置,通过这样的协作,来判断自己找到的是不是最优解,同时也将最优解的信息传递给整个鸟群,最终,整个鸟群都能聚集在食物源周围,即我们所说的找到了最优解,即问题收敛。

二、粒子群算法的流程

    粒子群算法通过设计一种无质量的粒子来模拟鸟群中的鸟,粒子仅具有两个属性:速度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和位置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速度代表移动的快慢,位置代表移动的方向。每个粒子在搜索空间中单独的搜寻最优解,并将其记为当前个体极值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并将个体极值与整个粒子群里的其他粒子共享,找到最优的那个个体极值作为整个粒子群的当前全局最优解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粒子群中的所有粒子根据自己找到的当前个体极值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和整个粒子群共享的当前全局最优解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来调整自己的速度和位置。粒子群算法的思想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分为:1、初始化粒子群;2、评价粒子,即计算适应值;3、寻找个体极值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4、寻找全局最优解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5、修改粒子的速度和位置。下面是程序的流程图: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
(PSO流程)
下面我们具体解释下流程图里面的每一个步骤:

1、初始化

   首先,我们需要设置最大的速度区间,防止超出最大的区间。位置信息即为整个搜索空间,我们在速度区间和搜索空间上随机初始化速度和位置。设置群体规模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

2、个体极值与全局最优解

   个体极值为每个粒子找到的历史上最优的位置信息,并从这些个体历史最优解中找到一个全局最优解,并与历史最优解比较,选出最佳的作为当前的历史最优解。

3、更新速度和位置的公式

   更新公式为: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
其中,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称为惯性因子,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称为加速常数,一般取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表示区间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上的随机数。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表示第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个变量的个体极值的第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维。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表示全局最优解的第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维。

4、终止条件

有两种终止条件可以选择,一是最大代数: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二是相邻两代之间的偏差在一个指定的范围内即停止。我们在实验中选择第一种。

三、实验

    我们选择的测试函数是:Griewank。其基本形式如下: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
图像为: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
(Griewank函数图像)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的维数是20;MATLAB程序代码如下:
主程序:
c1=2;%学习因子
c2=2;%学习因子
Dimension=20;
Size=30;
Tmax=500;
Velocity_max=1200;%粒子最大速度

F_n=2;%测试函数名

Fun_Ub=600;%函数上下界
Fun_Lb=-600;
Position=zeros(Dimension,Size);%粒子位置
Velocity=zeros(Dimension,Size);%粒子速度
Vmax(1:Dimension)=Velocity_max;%粒子速度上下界
Vmin(1:Dimension)=-Velocity_max;
Xmax(1:Dimension)=Fun_Ub;%粒子位置上下界,即函数自变量的上下界
Xmin(1:Dimension)=Fun_Lb;
[Position,Velocity]=Initial_position_velocity(Dimension,Size,Xmax,Xmin,Vmax,Vmin);

Pbest_position=Position;%粒子的历史最优位置,初始值为粒子的起始位置,存储每个粒子的历史最优位置
Gbest_position=zeros(Dimension,1);%全局最优的那个粒子所在位置,初始值认为是第1个粒子

for j=1:Size
    Pos=Position(:,j);%取第j列,即第j个粒子的位置
    fz(j)=Fitness_Function(Pos,F_n,Dimension);%计算第j个粒子的适应值
end
[Gbest_Fitness,I]=min(fz);%求出所有适应值中最小的那个适应值,并获得该粒子的位置
Gbest_position=Position(:,I);%取最小适应值的那个粒子的位置,即I列

for itrtn=1:Tmax
time(itrtn)=itrtn;

Weight=1;
r1=rand(1);
r2=rand(1);
for i=1:Size
   Velocity(:,i)=Weight*Velocity(:,i)+c1*r1*(Pbest_position(:,i)-Position(:,i))+c2*r2*(Gbest_position-Position(:,i));
end
%限制速度边界
for i=1:Size
    for row=1:Dimension
        if Velocity(row,i)>Vmax(row)
            Veloctity(row,i)=Vmax(row);
        elseif Velocity(row,i)<Vmin(row)
            Veloctity(row,i)=Vmin(row);
        else
        end
    end
end

Position=Position+Velocity;

%限制位置边界
for i=1:Size
    for row=1:Dimension
        if Position(row,i)>Xmax(row)
            Position(row,i)=Xmax(row);
        elseif Position(row,i)<Xmin(row)
            Position(row,i)=Xmin(row);
        else
        end
    end
end

  for j=1:Size
     P_position=Position(:,j)';%取一个粒子的位置
     fitness_p(j)=Fitness_Function(P_position,F_n,Dimension);
     if fitness_p(j)< fz(j) %粒子的适应值比运动之前的适应值要好,更新原来的适应值
         Pbest_position(:,j)=Position(:,j);
         fz(j)=fitness_p(j);
     end
     if fitness_p(j)<Gbest_Fitness
         Gbest_Fitness=fitness_p(j);
     end
  end
  [Gbest_Fitness_new,I]=min(fz);%更新后的所有粒子的适应值,取最小的那个,并求出其编号
   Best_fitness(itrtn)=Gbest_Fitness_new; %记录每一代的最好适应值
   Gbest_position=Pbest_position(:,I);%最好适应值对应的个体所在位置
end
plot(time,Best_fitness);
xlabel('迭代的次数');ylabel('适应度值P_g');

初始化:

function [Position,Velocity] = Initial_position_velocity(Dimension,Size,Xmax,Xmin,Vmax,Vmin)
  for i=1:Dimension
      Position(i,:)=Xmin(i)+(Xmax(i)-Xmin(i))*rand(1,Size); % 产生合理范围内的随机位置,rand(1,Size)用于产生一行Size个随机数
      Velocity(i,:)=Vmin(i)+(Vmax(i)-Vmin(i))*rand(1,Size);
  end
end

适应值计算:

function Fitness=Fitness_Function(Pos,F_n,Dimension)
 switch F_n
    case 1
        Func_Sphere=Pos(:)'*Pos(:);
        Fitness=Func_Sphere;
    case 2
        res1=Pos(:)'*Pos(:)/4000;
        res2=1;
        for row=1:Dimension
            res2=res2*cos(Pos(row)/sqrt(row));
        end
        Func_Griewank=res1-res2+1;
        Fitness=Func_Griewank;
end

最终的收敛曲线:

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
(收敛曲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32621.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python收集数据做主神_里纲_[综漫]收集数据做主神小说无防盗章节_作者忘却的悠_新书包网(www.51aslz.com)…[通俗易懂]

    python收集数据做主神_里纲_[综漫]收集数据做主神小说无防盗章节_作者忘却的悠_新书包网(www.51aslz.com)…[通俗易懂]“里包恩怎么了?”“没什么,只是在想,你做为里包恩的学生,能不能帮我个忙?”“帮忙?”纲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发,所有的心思都写在了脸上。什么我这么废柴能帮什么忙,虽然我很想帮忙,但是我真的什么都做不好。找里包恩本人更快吧,实在不行还有山本和狱寺他们。不过……库洛洛先生是黑手党吧?黑手党的事情,我们几个小孩子能帮什么忙呢?果然还是找里包恩比较好。能把心思在脸上表达的这么明明白白,你也算…

    2022年4月19日
    48
  • 已知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_7和15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已知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_7和15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7-4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0分) 本题要求两个给定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两个正整数M和N(≤1000)。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顺序输出M和N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两数字间以1空格分隔。 输入样例: 511 292 输出样例: 73 2044#include <iostream>#include<ioma…

    2022年8月18日
    14
  • Linux中vdbench的安装与使用

    Linux中vdbench的安装与使用vdbench是一个I/O工作负载生成器,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和度量直接附加和网络连接的存储的性能。它是一个免费的工具,容易使用,而且常常用于测试和基准测试。可以使用vdbench测试磁盘和文件系统的读写性能。环境:Ubuntu16.04一、安装Javavdbench的运行需要依赖于java,先查看主机是否装有java:java-version在当前主机中,没有…

    2022年5月12日
    43
  • PyCharm激活码永久有效PyCharm2019.3.4激活码教程-持续更新,一步到位

    PyCharm激活码永久有效PyCharm2019.3.4激活码教程-持续更新,一步到位PyCharm激活码永久有效2019.3.4激活码教程-Windows版永久激活-持续更新,Idea激活码2019.3.4成功激活

    2022年6月19日
    66
  • 比较坑的Tomcat闪退(win7)

    比较坑的Tomcat闪退(win7)**我的tomcat7用了好久了,可以说是最开始学习javaweb的时候下载的,看着别人的视频里一顿配置,于是我也跟着一顿配置,虽然当时完全不知道在干什么,感觉好厉害的样子!然后直到有一天,你可能把电脑里一些没什么卵用的自己瞎做的项目删除了之后,然后你启动你的tomcat的startup.bat的时候,让人无语的时候来了,只见刷的一下cmd窗口就飞过,然后就没了,你还是一脸蒙逼,什么也不知道。。。…

    2022年5月30日
    31
  • 初中生学java行吗_初中生学Java开发有前景吗?「建议收藏」

    初中生学java行吗_初中生学Java开发有前景吗?「建议收藏」初中生学Java开发有前景吗?学Java手机开发有什么优势?Java手机开发工程师前景好吗?据北大青鸟华工学校的专业老师分析。作为唯一在互联网上开发的语言,Java平台以其移动性、安全性和开放性受到追捧。据IDC预计,自2001年起的其后5年内,采用Java的IT产品的价值将翻番,在2006年将达到4.53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4.9%。截止到2003年5月,Java注册开发商超过300万人,对JR…

    2022年7月26日
    5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