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数之和-Python-LeetCode

1.两数之和-Python-LeetCode刚开始接触算法方面,好多都不懂,打算每刷一题就整理一下题目:给定一个整数数列,找出其中和为特定值的那两个数。你可以假设每个输入都只会有一种答案,同样的元素不能被重用。示例:给定nums=[2,7,11,15],target=9因为nums[0]+nums[1]=2+7=9所以返回[0,1]解法一:.刚开始看到的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用一个嵌套循环把n…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刚开始接触算法方面,好多都不懂,打算每刷一题就整理一下

题目:

给定一个整数数列,找出其中和为特定值的那两个数。

你可以假设每个输入都只会有一种答案,同样的元素不能被重用。

示例:

给定 nums = [2, 7, 11, 15], target = 9

因为 nums[0] + nums[1] = 2 + 7 = 9
所以返回 [0, 1]

解法一:.刚开始看到的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用一个嵌套循环把nums列表遍历两次,虽然测试通过了但是耗时实在太长了,然后就考虑了其他时间复杂度低的方法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def twoSum(self,nums, target):
        """
        :type nums: List[int]
        :type target: int
        :rtype: List[int]
        """
        #用len()方法取得nums列表的长度
        n = len(nums)
        #x取值从0一直到n(不包括n)
        for x in range(n):
            #y取值从x+1一直到n(不包括n)
            #用x+1是减少不必要的循环,y的取值肯定是比x大
            for y in range(x+1,n):
                #假如 target-nums[x]的某个值存在于nums中
                if nums[y] == target - nums[x]:
                    #返回x和y
                    return x,y
                    break
                else:
                    continue

1.两数之和-Python-LeetCode

解法二:用一个for循环,直接在里面查询target-nums[x]是否存在于nums列表中,速度比解法一快了许多,但还是不够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def twoSum(self,nums, target):
        """
        :type nums: List[int]
        :type target: int
        :rtype: List[int]
        """
        #用len()方法取得nums列表长度
        n = len(nums)
        #x从0到n取值(不包括n)
        for x in range(n):
            a = target - nums[x]
            #用in关键字查询nums列表中是否有a
            if a in nums:
                #用index函数取得a的值在nums列表中的索引
                y = nums.index(a)
                #假如x=y,那么就跳过,否则返回x,y
                if x == y:
                    continue
                else:
                    return x,y
                    break
            else :
                continue

1.两数之和-Python-LeetCode

解法三:这个解法是我看了排名前几个的答案后才知道的, 先创建一个空字典,然后依次把target-nums[x]的值存入字典,存入一个就跟nums[x+1]去比较, 字典中的key为target-nums[x],value为x,也就是nums[x]在nums列表中的索引位置。当字典d中有nums[x+1]时,也就是target – nums[y] = nums[x+1] , y肯定是小于x+1的(因为y是x+1之前循环过的数字)

所以是 return y,x+1

class Solution:
    def twoSum(self,nums, target):
        """
        :type nums: List[int]
        :type target: int
        :rtype: List[int]
        """
        #用len()方法取得nums列表长度
        n = len(nums)
        #创建一个空字典
        d = {}
        for x in range(n):
            a = target - nums[x]
            #字典d中存在nums[x]时
            if nums[x] in d:
                return d[nums[x]],x
            #否则往字典增加键/值对
            else:
                d[a] = x
        #边往字典增加键/值对,边与nums[x]进行对比

        
                    
                    

1.两数之和-Python-LeetCod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33633.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自监督学习 对比学习了解

    自监督学习 对比学习了解简介自监督学习是近几年(2020年)流行起来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很多人认为自监督方法未来一段时间将取代现有的监督方法,成为深度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方法。现在已经有不少采用自监督-对比学习的方法取得了领先的效果。目前(2020.10)来说这个领域貌似还比较新,没有找到很系统的讲解介绍资料。首先介绍一下到底什么是SSL,我们知道一般机器学习分为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而self-supervisedlearning是无监督学习里面的一种。自监督学习的思想非常简单,就是输入的是一堆无监督的数据

    2022年9月14日
    0
  • webpack dev server_webpackdevserver配置

    webpack dev server_webpackdevserver配置前言当我们使用webpack打包时,发现每次更新了一点代码,都需要重新打包,这样很麻烦,我们希望本地能搭建一个服务器,然后写入新的代码能够自动检测出来,这时候就需要用到webpack-dev-ser

    2022年7月31日
    16
  • Header和Cookie相关内容

    Header和Cookie相关内容

    2021年10月26日
    48
  • mysqlbackup 还原特定的表

    mysqlbackup 还原特定的表

    2022年1月13日
    39
  • MySQL数据高级查询之连接查询、联合查询、子查询[通俗易懂]

    MySQL数据高级查询之连接查询、联合查询、子查询[通俗易懂]大圣网络2017-01-3109:19连接查询连接查询:将多张表(>=2)进行记录的连接(按照某个指定的条件进行数据拼接)。连接查询的意义:在用户查看数据的时候,需要显示的数据来自多张表.连接查询:join,使用方式:左表join右表;左表:在join关键字左边的表;右表:在join关键字右边的表连接查询分类:SQL中将连接查询分成

    2022年4月27日
    47
  • 0元搭建卡盟主站_哪个卡盟平台好

    0元搭建卡盟主站_哪个卡盟平台好设置桶配额功能说明设置桶的配额值,单位为字节,支持的最大值为263-1,配额值设为0表示桶的配额没有上限。方法定义1.ObsClient->setBucketQuota(array$parameter)2.ObsClient->setBucketQuotaAsync(array何查看桶标签://引入依赖库require’vendor/autoload.php’;//…

    2022年8月13日
    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