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net远程登录AAA认证

telnet远程登录AAA认证R1<Huawei>system-view//进入全局配置模式[Huawei]sysnameR1//改名[R1]undoinfo-centerenable//关闭信息告警提示[R1]interfaceg0/0/0//进入g/0/0接口[R1-GigabitEthernet0/0/0]ipaddress192.168.100…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实验拓扑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验配置思路:

  1. 配置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
  2. 前提需要两台设备可以ping通
  3. 然后在服务端配置认证模式,用户名密码等信息

实验摘要重点命令:

[R2]user-interface vty 0 4     //用户界面vty 0 4
     //user-interface 是指用户界面
     //vty ,全称为Virtual Teletype Terminal,指虚拟终端。不带vty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端口。
     //0 4 :0是初始值,4是结束值。表示可同时打开5个会话,进入交换机去配置命令,并且使用的配置都是一样的。
[R2-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aaa     //使用AAA认证模式
[R2-ui-vty0-4]quit     //退出
[R2]aaa     //进入AAA认证模式	
[R2-aaa]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cipher admin@123     //创建用户名和密码	
[R2-aaa]local-user admin privilege level 3     //设置用户权限登录	
[R2-aaa]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telnet     //设置用户需要的服务,telnet
[R2-aaa]quit
[R2]

实验详细配置步骤:

配置接口IP地址

R1——配置接口IP地址

<Huawei>system-view     //进去全局配置模式
[Huawei]undo info-center enable     //关闭信息告警提示 
[Huawei]sysname R1     //改名
[R1]int g0/0/0     //进入接口
[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0.1.1.1 24     //设置IP地址
[R1-GigabitEthernet0/0/0]quit     //退出
[R1]

R2——配置接口IP地址

<Huawei>system-view     //进去全局配置模式 
[Huawei]undo info-center enable     //关闭信息告警提示 
[Huawei]sysname R2     //改名
[R2]int g0/0/0     //进入接口
[R2-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0.1.1.2 24     //设置IP地址
[R2-GigabitEthernet0/0/0]quit     //退出
[R2]

配置虚拟终端用户数量

R2——配置虚拟终端用户数量,使用AAA认证

[R2]user-interface vty 0 4     //用户界面vty 0 4
     //user-interface 是指用户界面
     //vty ,全称为Virtual Teletype Terminal,指虚拟终端。不带vty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端口。
     //0 4 :0是初始值,4是结束值。表示可同时打开5个会话,进入交换机去配置命令,并且使用的配置都是一样的。
[R2-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aaa     //使用AAA认证模式
[R2-ui-vty0-4]quit     //退出
[R2]

配置AAA认证

R2——配置AAA认证的用户名和密码、权限级别、服务等

[R2]aaa     //进入AAA认证模式	
[R2-aaa]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cipher admin@123     //创建用户名和密码	
[R2-aaa]local-user admin privilege level 3     //设置用户权限登录	
[R2-aaa]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telnet     //设置用户需要的服务,telnet
[R2-aaa]quit
[R2]

测试

R1——测试是否可以ping通R2设备

[R1]ping 10.1.1.2     //pingR2设备
  PING 10.1.1.2: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10.1.1.2: bytes=56 Sequence=1 ttl=255 time=200 ms
    Reply from 10.1.1.2: bytes=56 Sequence=2 ttl=255 time=40 ms
    Reply from 10.1.1.2: bytes=56 Sequence=3 ttl=255 time=60 ms
    Reply from 10.1.1.2: bytes=56 Sequence=4 ttl=255 time=50 ms
    Reply from 10.1.1.2: bytes=56 Sequence=5 ttl=255 time=40 ms

  --- 10.1.1.2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40/78/200 ms

[R1]

测试telnet连接

R1——看是否可以Telnet到R2设备上

<R1>telnet 10.1.1.2     //telentR2设备
  Press CTRL_] to quit telnet mode
  Trying 10.1.1.2 ...
  Connected to 10.1.1.2 ...

Login authentication


Username:admin     //输入用户名
Password:         //输入密码
<R2>              //登录成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33955.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简述py2exe的使用方法[通俗易懂]

    简述py2exe的使用方法[通俗易懂]下载py2exe编写mysetup.py

    2022年9月11日
    0
  • 如何打开.ziw格式文件?(附赠)win10将程序右键加到“发送到”

    如何打开.ziw格式文件?(附赠)win10将程序右键加到“发送到”如何打开.ziw文件

    2022年10月12日
    0
  • Struts2的通配符配置方式[通俗易懂]

    Struts2的通配符配置方式[通俗易懂]Struts2的Action类很有意思,你可以使用3种方式来实现具体的Action类:以上三种Action的实现方式都可以被struts2框架自动识别,如果你在struts.xml里面配置了一个ac

    2022年7月1日
    21
  • XSS(跨站脚本攻击)相关内容总结整理

    XSS的攻击相关资料整理文章目录XSS的攻击相关资料整理跨站脚本攻击(XSS)XSS 简介XSS 危害XSS 原理XSS 分类XSS 防御总结XSS 问答参考资料跨站脚本攻击(XSS)XSS 简介人们经常将跨站脚本攻击(Cross Site Scripting)缩写为CSS,但这会与层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CSS)的缩写混淆。因此,有人将跨站脚本攻击缩写为XSS。跨站脚本攻击(XSS),是最普遍的Web应用安全漏洞。这类漏洞能够使得攻击者嵌入恶意脚本代码到正常用户

    2022年3月1日
    46
  • vim乱码恢复_linux保存退出命令

    vim乱码恢复_linux保存退出命令初始时,安装好Ubuntu以后,使用Vim退出以后会显示乱码,这是由于Ubuntu的Vim默认是链接到了/usr/bin/gnome,这是不同于一般使用习惯的Vim,所以我们如果需要使用一般习惯的Vim,并且解决Vim退出以后的乱码问题,我们必须使Vim链接到我们常用的Vim.basic,步骤如下:1.使用apt-get安装Vim包,系统默认安装的是Vim-gnome包,命令如下:sud

    2022年8月24日
    3
  • 深入浅出MFC-读书笔记

    深入浅出MFC-读书笔记不想去成为一个伟大的程序员,只想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优秀程序员。第一章:Win32基本程序观念我也赞同书中所讲,应用MFC框架开发Windows程序需要深入到底层,如果只停留在表面应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会限制你更好的应用MFC框架。Win32程序开发流程下图说明一个32位WindowsSDK程序的开发流程:Windows程序分为…

    2022年6月16日
    3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