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timewait

客户端timewaitSocket中的TIME_WAIT状态在高并发短连接的server端,当server处理完client的请求后立刻closesocket此时会出现time_wait状态然后如果client再并发2000个连接,此时部分连接就连接不上了,用linger强制关闭可以解决此问题,但是linger会导致数据丢失,linger值为0时是强制关闭,无论并发多少多能正常连接上,如果非0会发生部分连接不上…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客户端timewait

Socket中的TIME_WAIT状态

在高并发短连接的server端,当server处理完client的请求后立刻closesocket此时会出现time_wait状态然后如果client再并发2000个连接,此时部分连接就连接不上了,用linger强制关闭可以解决此问题,但是linger会导致数据丢失,linger值为0时是强制关闭,无论并发多少多能正常连接上,如果非0会发生部分连接不上的情况!(可调用setsockopt设置套接字的linger延时标志,同时将延时时间设置为0。

TCP/IP的RFC文档。TIME_WAIT是TCP连接断开时必定会出现的状态。
是无法避免掉的,这是TCP协议实现的一部分。
在WINDOWS下,可以修改注册表让这个时间变短一些

time_wait的时间为2msl,默认为4min.
你可以通过改变这个变量:
TcpTimedWaitDelay
把它缩短到30s

TCP要保证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使得所有的数据都能够被投递。当你关闭一个socket时,主动关闭一端的socket将进入TIME_WAIT状态,而被动关闭一方则转入CLOSED状态,这的确能够保证所有的数据都被传输。当一个socket关闭的时候,是通过两端互发信息的四次握手过程完成的,当一端调用close()时,就说明本端没有数据再要发送了。这好似看来在握手完成以后,socket就都应该处于关闭CLOSED状态了。但这有两个问题,首先,我们没有任何机制保证最后的一个ACK能够正常传输,第二,网络上仍然有可能有残余的数据包(wandering duplicates),我们也必须能够正常处理。
通过正确的状态机,我们知道双方的关闭过程如下

 

假设最后一个ACK丢失了,服务器会重发它发送的最后一个FIN,所以客户端必须维持一个状态信息,以便能够重发ACK;如果不维持这种状态,客户端在接收到FIN后将会响应一个RST,服务器端接收到RST后会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如果TCP协议能够正常完成必要的操作而终止双方的数据流传输,就必须完全正确的传输四次握手的四个节,不能有任何的丢失。这就是为什么socket在关闭后,仍然处于 TIME_WAIT状态,因为他要等待以便重发ACK。

如果目前连接的通信双方都已经调用了close(),假定双方都到达CLOSED状态,而没有TIME_WAIT状态时,就会出现如下的情况。现在有一个新的连接被建立起来,使用的IP地址与端口与先前的完全相同,后建立的连接又称作是原先连接的一个化身。还假定原先的连接中有数据报残存于网络之中,这样新的连接收到的数据报中有可能是先前连接的数据报。为了防止这一点,TCP不允许从处于TIME_WAIT状态的socket建立一个连接。处于TIME_WAIT状态的socket在等待两倍的MSL时间以后(之所以是两倍的MSL,是由于MSL是一个数据报在网络中单向发出到认定丢失的时间,一个数据报有可能在发送图中或是其响应过程中成为残余数据报,确认一个数据报及其响应的丢弃的需要两倍的MSL),将会转变为CLOSED状态。这就意味着,一个成功建立的连接,必然使得先前网络中残余的数据报都丢失了。

由于TIME_WAIT状态所带来的相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设置SO_LINGER标志来避免socket进入TIME_WAIT状态,这可以通过发送RST而取代正常的TCP四次握手的终止方式。但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TIME_WAIT对于我们来说往往是有利的。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TCP/IP连接后关闭SOCKET后,服务器端连接的端口
状态为TIME_WAIT

是不是所有执行主动关闭的socket都会进入TIME_WAIT状态呢?
有没有什么情况使主动关闭的socket直接进入CLOSED状态呢?

主动关闭的一方在发送最后一个 ack 后
就会进入 TIME_WAIT 状态 停留2MSL(max segment lifetime)时间
这个是TCP/IP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解决”不了的。
也就是TCP/IP设计者本来是这么设计的
主要有两个原因
1。防止上一次连接中的包,迷路后重新出现,影响新连接
   (经过2MSL,上一次连接中所有的重复包都会消失)
2。可靠的关闭TCP连接
   在主动关闭方发送的最后一个 ack(fin) ,有可能丢失,这时被动方会重新发
   fin, 如果这时主动方处于 CLOSED 状态 ,就会响应 rst 而不是 ack。所以
   主动方要处于 TIME_WAIT 状态,而不能是 CLOSED 。
TIME_WAIT 并不会占用很大资源的,除非受到攻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35357.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java 简单分页原理

    java 简单分页原理java 简单分页原理

    2022年4月23日
    69
  • 测试技术提升分享_测试技术分享

    测试技术提升分享_测试技术分享在腾讯课堂上分享测试技术相关的课程也有一段时间了,同时在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60715297)和微信公众号上也分享了不少相关文档。现在已经有相当关注度,也有很多同学加入了我们的QQ群(867446822)积极地进行交流。但在交流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有相当的同学不了解我们的课程,也不清楚如何学习,所以我写这篇文章,给大家做个指导:一,测…

    2022年9月15日
    0
  • hashmap线程安全吗 什么解决方案_hashtable为什么是线程安全

    hashmap线程安全吗 什么解决方案_hashtable为什么是线程安全前言该试题从互联网获得,真实性没有考究,加上本人学识浅薄,所以面试题参考为主,解析分享为主。若对解析有不同看法,还请评论指正。谢谢。HashMap为什么不是线程安全?以JDK1.8的HashMap为例,引用作者:一字马胡所写文章中的一张图:上图为…

    2022年9月25日
    0
  • ICMP报文类型

    ICMP报文类型日常开发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查询网络是否畅通以及域名对应IP地址等小需求,这时候用的最多的应该就是ping命令了。那你知道ping命令是怎么工作的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下ping命令及其对应的ICMP协议。ICMP协议ICMP全称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指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网络本身是不可靠的,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很多突发事件并导致数据传输失败。而网络层的IP协议是一个无连接的协议,它不会处理网络层的故障,因此,我

    2022年4月30日
    48
  • vim忽略大写和小写查找配置

    vim忽略大写和小写查找配置

    2022年1月20日
    53
  • 标志寄存器EFLAGS中的IF标志可以屏蔽MINI中断相应_cpsr寄存器标志位

    标志寄存器EFLAGS中的IF标志可以屏蔽MINI中断相应_cpsr寄存器标志位EFL介绍EFL的所有标志全称如上图所示,前8位(0~7)因为用不到,所以不作介绍,想看的可以点击原文链接。状态控制位1.追踪标志位TF(TrapFlag)当追踪标志TF被置为1时,CPU进入单步执行方式,即每执行一条指令,产生一个单步中断请求。这种方式主要用于程序的调试。指令系统中没有专门的指令来改变标志位TF的值,但可直接通过文末介绍的方法来进行修改。2.中断允许标志位…

    2025年6月20日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