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Floyd)算法求图的最短路径「建议收藏」

弗洛伊德(Floyd)算法求图的最短路径「建议收藏」弗洛伊德基本思想弗洛伊德算法作为求最短路径的经典算法,其算法实现相比迪杰斯特拉等算法是非常优雅的,可读性和理解都非常好。基本思想:弗洛伊德算法定义了两个二维矩阵:矩阵D记录顶点间的最小路径例如D[0][3]=10,说明顶点0到3的最短路径为10;矩阵P记录顶点间最小路径中的中转点例如P[0][3]=1说明,0到3的最短路径轨迹为: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弗洛伊德基本思想

弗洛伊德算法作为求最短路径的经典算法,其算法实现相比迪杰斯特拉等算法是非常优雅的,可读性和理解都非常好。

基本思想:
弗洛伊德算法定义了两个二维矩阵:

  1. 矩阵D记录顶点间的最小路径
    例如D[0][3]= 10,说明顶点0 到 3 的最短路径为10;
  2. 矩阵P记录顶点间最小路径中的中转点
    例如P[0][3]= 1 说明,0 到 3的最短路径轨迹为:0 -> 1 -> 3。

它通过3重循环,k为中转点,v为起点,w为终点,循环比较D[v][w] 和 D[v][k] + D[k][w] 最小值,如果D[v][k] + D[k][w] 为更小值,则把D[v][k] + D[k][w] 覆盖保存在D[v][w]中。

概念是比较难理解的,我们来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顶点名称和下标的对应
A B C D E F G
0 1 2 3 4 5 6

第2步:
以A为中间点,原D矩阵中,D[B][G]的值为INF,即不存在B->G的最小路径,但是通过A为中间点,D[B][A] + D[A][G] = 12 + 14 = 26 小于 D[B][G] = INF, 所以D[B][A] + D[A][G] 为 B -> G的最小值,因此覆盖D[B][G] 为 26。

第3步:
以B为中间点,第2步后的D矩阵中,D[A][C]的值为INF, 但是通过B,D[A][B] + D[B][C] = 12 + 10 = 22 小于 D[A][C] = INF,所以D[A][B] + D[B][C] 为 A->C的最小路径,覆盖D[A][C]的值为22, 以此类推。

第4步….

代码实现

我们就对上面的图进行弗洛伊德算法求最短路径,并且我们求A到D的最小路径,即v = 0, w = 3;

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struct_graph{
    char vexs[MAXN];
    int vexnum;//顶点数 
    int edgnum;//边数 
    int matirx[MAXN][MAXN];//邻接矩阵 
} Graph;

弗洛伊德算法

//这里是弗洛伊德算法的核心部分 
    //k为中间点 
    for(k = 0; k < G.vexnum; k++){
        //v为起点 
        for(v = 0 ; v < G.vexnum; v++){
            //w为终点 
            for(w =0; w < G.vexnum; w++){
                if(D[v][w] > (D[v][k] + D[k][w])){
                    D[v][w] = D[v][k] + D[k][w];//更新最小路径 
                    P[v][w] = P[v][k];//更新最小路径中间顶点 
                }
            }
        }
    }

求A 到 D的最短路径

    v = 0;
    w = 3;
    //03的最小路径
    printf("\n%d -> %d 的最小路径为:%d\n", v, w, D[v][w]);
    k = P[v][w];
    printf("path: %d", v);//打印起点
    while(k != w){
        printf("-> %d", k);//打印中间点
        k = P[k][w]; 
    }
    printf("-> %d\n", w);

完整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MAXN 10 
#define INF = 1000

typedef struct struct_graph{
    char vexs[MAXN];
    int vexnum;//顶点数 
    int edgnum;//边数 
    int matirx[MAXN][MAXN];//邻接矩阵 
} Graph;

int pathmatirx[MAXN][MAXN];//记录对应点的最小路径的前驱点,例如p(1,3) = 2 说明顶点1到顶点3的最小路径要经过2 
int shortPath[MAXN][MAXN];//记录顶点间的最小路径值

void short_path_floyd(Graph G, int P[MAXN][MAXN], int D[MAXN][MAXN]){
    int v, w, k;
    //初始化floyd算法的两个矩阵 
    for(v = 0; v < G.vexnum; v++){
        for(w = 0; w < G.vexnum; w++){
            D[v][w] = G.matirx[v][w];
            P[v][w] = w;
        }
    }

    //这里是弗洛伊德算法的核心部分 
    //k为中间点 
    for(k = 0; k < G.vexnum; k++){
        //v为起点 
        for(v = 0 ; v < G.vexnum; v++){
            //w为终点 
            for(w =0; w < G.vexnum; w++){
                if(D[v][w] > (D[v][k] + D[k][w])){
                    D[v][w] = D[v][k] + D[k][w];//更新最小路径 
                    P[v][w] = P[v][k];//更新最小路径中间顶点 
                }
            }
        }
    }

    printf("\n初始化的D矩阵\n");
    for(v = 0; v < G.vexnum; v++){
        for(w = 0; w < G.vexnum; w++){
            printf("%d ", D[v][w]);
        }
        printf("\n");
    }

    printf("\n初始化的P矩阵\n");
    for(v = 0; v < G.vexnum; v++){
        for(w = 0; w < G.vexnum; w++){
            printf("%d", P[v][w]);
        }
        printf("\n");
    }

    v = 0;
    w = 3;
    //求 0 到 3的最小路径
    printf("\n%d -> %d 的最小路径为:%d\n", v, w, D[v][w]);
    k = P[v][w];
    printf("path: %d", v);//打印起点
    while(k != w){
        printf("-> %d", k);//打印中间点
        k = P[k][w]; 
    }
    printf("-> %d\n", w);
}

int main(){
    int v, w;
    Graph G;
    printf("请输入顶点数:\n");
    scanf("%d", &G.vexnum);
    printf("请输入初始矩阵值:\n");
    for(v = 0; v < G.vexnum; v++){
        for(w = 0; w < G.vexnum; w++){
            scanf("%d", &G.matirx[v][w]);
        }
    }
    printf("\n输入的矩阵值:\n");
    for(v = 0; v < G.vexnum; v++){
        for(w = 0; w < G.vexnum; w++){
            printf("%d ", G.matirx[v][w]);
        }
        printf("\n");
    }
    short_path_floyd(G, pathmatirx, shortPath);
}

操作结果

初始化操作

这里写图片描述

弗洛伊德算法后的D矩阵和P矩阵

这里写图片描述

求得的最短路径

这里写图片描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36055.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订单支付页面 html,订单支付完成.html「建议收藏」

    订单支付页面 html,订单支付完成.html「建议收藏」订单支付完成$axure.utils.getTransparentGifPath=function(){return’resources/images/transparent.gif’;};$axure.utils.getOtherPath=function(){return’resources/Other.html’;};$axure.utils.getReloadPa…

    2022年6月6日
    216
  • Win10总是开机黑屏?显卡驱动安装失败-驱动人生解决方案

    Win10总是开机黑屏?显卡驱动安装失败-驱动人生解决方案驱动人生了解到,自从win10系统发布以来,越来越多的用户都将系统给换成win10系统了。但是面对的用户基数大,系统难免会有不完善的地方。相信很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因为win10的各种毛病而被坑过,比如电脑开机就出现黑屏2分钟的问题。正常情况下,win10系统应该是开机后就可以显示的,不会出现需要黑屏2分钟左右的时间。这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了呢?  经过驱动人生官方运维人员的检查发现,这个是因为Win10系统中潜在的一些bug导致的,如果大家的显卡有问题或者显卡驱动有问题,在开机后就会黑屏1-3分钟

    2022年5月5日
    81
  • nvidia显示设置不可用_纯干货!手把手教你为FreeSync显示器开启G-Sync教程

    nvidia显示设置不可用_纯干货!手把手教你为FreeSync显示器开启G-Sync教程就在刚刚过去的CES2019年上,英伟达为我们带来了G-SyncCompatible,兼容VESAAdaptive-Sync和AMDFreesync显示器,不久前最新的驱动也已经发布,现在就可以为你的显示器开启G-SyncCompatible了。众所周知,NVIDIA的游戏显卡备受玩家推崇,在此之前,G-SYNC技术只能针对G-SYNC显示器进行搭配。兼容技术的到来,意味着使用NVIDI…

    2022年5月2日
    133
  • JavaScript 设计模式之组合模式

    JavaScript 设计模式之组合模式引我们知道地球和一些其他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也知道在一个原子中,有许多电子围绕着原子核旋转。我曾经想象,我们的太阳系也许是一个更大世界里的一个原子,地球只是围绕着太阳原子的一个电子。而我身上的每个原子又是一个星系,原子核就是这个星系中的恒星,电子是围绕着恒星旋转的行星。一个电子中也许还包含了另一个宇宙,虽然这个宇宙还不能被显微镜看到,但我相信它的存在。也许这个想法有些异想天开,但在程序设计中,…

    2022年7月12日
    16
  • 圣经中基甸的故事_马热伊基艾

    圣经中基甸的故事_马热伊基艾给定一个包含 n 个点 m 条边的有向图,每条边都有一个流量下界和流量上界。给定源点 S 和汇点 T,求源点到汇点的最小流。输入格式第一行包含四个整数 n,m,S,T。接下来 m 行,每行包含四个整数 a,b,c,d 表示点 a 和 b 之间存在一条有向边,该边的流量下界为 c,流量上界为 d。点编号从 1 到 n。输出格式输出一个整数表示最小流。如果无解,则输出 No Solution。数据范围1≤n≤50003,1≤m≤125003,1≤a,b≤n,0≤c≤d≤21474836

    2022年8月11日
    2
  • FinalShell简单的使用

    FinalShell简单的使用今天真的是很丧的一天,早上来到公司写了一会代码,需要用xshell时发现,以前都能打开的xshell突然出问题了。如下截图…于是想着重启看看。我的天,重启之后,网卡没了,接着就是死活连不上网,不管设置什么都连接不上网,驱动也装不上去,反正就是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博主可能比较菜),都没作用,于是请人,反正弄了半天,给我放个大招,重装系统 。重装系统肯定就好了,可是环境都没了,开始一点…

    2022年6月13日
    83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