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规划应用–最长递增子序列 LeetCode 300[通俗易懂]

动态规划应用–最长递增子序列 LeetCode 300[通俗易懂]文章目录1.问题描述2.解题思路2.1回溯法求解2.2动态规划1.问题描述有一个数字序列包含n个不同的数字,如何求出这个序列中的最长递增子序列长度?比如2,9,3,6,5,1,7这样一组数字序列,它的最长递增子序列就是2,3,5,7,所以最长递增子序列的长度是4。2.解题思路2.1回溯法求解/***@description:最长递增子序列*@author:m…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1. 问题描述

有一个数字序列包含n个不同的数字,如何求出这个序列中的最长递增子序列长度?比如2,9,3,6,5,1,7这样一组数字序列,它的最长递增子序列就是2,3,5,7,所以最长递增子序列的长度是4。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longest-increasing-subsequence/

2. 解题思路

2.1 动态规划

  • 假设在包含 i-1 下标数字时的最大递增子序列长度为 maxLen(i-1),那么下标为 i 时的 maxLen(i)需要考虑前面所有的状态,
  • 如果 a[j] < a[i] (0 <= j < i),则 maxlen[i] = max(maxlen[j]+1 | (0 <= j < i));
  • 如果 a[j] >= a[i] (0 <= j < i),则 maxlen[i] = 1;

借一张动图说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lengthOfLIS(vector<int>& nums) 
    { 
   
        int n = nums.size();
        if(n == 0)
            return 0;
        int maxlen[n], ans;
        int i, j;
        for(i = 0; i < n; ++i)
            maxlen[i] = 1;//至少为1,自己
        for(i = 1; i < n; ++i)
        { 
   
        	ans = 1;
            for(j = 0; j < i; ++j)
            { 
   
            	if(nums[i] > nums[j] && maxlen[j]+1 > ans)
            	{ 
   
            		ans = maxlen[j]+1;
            		maxlen[i] = ans;
            	} 
        	}
        }
        for(ans = 1, i = 0; i < n; ++i)
        { 
   
        	if(maxlen[i] > ans)//取最大值
        		ans = maxlen[i];
        }
        return ans;
    }
};
class Solution { 
   	//2020.3.14
public:
    int lengthOfLIS(vector<int>& nums) { 
   
        if(nums.size() == 0)
            return 0;
        int i, j, n = nums.size(),maxlen = 1;
        vector<int> dp(n,1);
        for(i = 1; i < n; ++i)
        { 
   
            for(j = i-1; j >= 0; --j)
            { 
   
                if(nums[i] > nums[j])
                    dp[i] = max(dp[i], dp[j]+1);
            }
            maxlen = max(maxlen, dp[i]);
        }
        return maxlen;
    }  
};

2.2 二分查找

  • 参考官方的解答
  • dp[i] 表示长度为 i+1 的子序的最后一个元素的 最小数值
  • 遍历每个 nums[i],找到其在dp数组中的位置(大于等于 nums[i] 的第一个数),将他替换成较小的

以输入序列 [0, 8, 4, 12, 2] 为例:

第一步插入 0,dp = [0]

第二步插入 8,dp = [0, 8]

第三步插入 4,dp = [0, 4]

第四步插入 12,dp = [0, 4, 12]

第五步插入 22,dp = [0, 2, 12]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lengthOfLIS(vector<int>& nums) { 
   
        if(nums.size() == 0)
            return 0;
        int i, l, r, n = nums.size(), maxlen = 1, idx;
        vector<int> dp(n);
        dp[0] = nums[0];
        for(i = 1; i < n; ++i)//遍历每个数
        { 
   
            l = 0, r = maxlen-1;
            idx = bs(dp,l,maxlen,nums[i],maxlen);
			//二分查找nums[i] 在dp中的位置
            if(idx == maxlen)//nums[i] 是最大的
            { 
   
                dp[idx] = nums[i];
                maxlen++;
            }
            else//不是最大的,更新 dp[i] 里的数为较小的
                dp[idx] = min(dp[idx], nums[i]);
        }
        return maxlen;
    }  

    int bs(vector<int> &dp, int l, int r, int& target, int& maxlen)
    { 
   	//二分查找nums[i] 在dp中的位置, 第一个大于等于 nums[i] 的
        int mid;
        while(l <= r)
        { 
   
            mid = l + ((r-l)>>1);
            if(dp[mid] < target)
                l = mid+1;
            else
            { 
   
                if(mid == 0 || dp[mid-1] < target)
                    return mid;
                else
                    r = mid-1;
            }
        }
        return maxlen;//没有找到,nums[i] 最大,放最后
    }
};
  • 基于上面的想法,直接用 treeset 可以简化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lengthOfLIS(vector<int>& nums) { 
   
        if(nums.size() == 0)
            return 0;
        set<int> s;
        for(auto& n : nums)
        { 
   
            if(s.count(n))
                continue;
            else
            { 
   
                auto it = s.upper_bound(n);//n的上界
                if(it == s.end())//没有比我大的
                    s.insert(n);
                else//有比我大的
                { 
   
                    s.erase(it);//删除比我大的
                    s.insert(n);//换成我
                }
            }
        }
        return s.size();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37616.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padStart()与padEnd()「建议收藏」

    padStart()与padEnd()「建议收藏」padStart()padStart()方法用另一个字符串填充当前字符串(如果需要的话,会重复多次),以便产生的字符串达到给定的长度。从当前字符串的左侧开始填充。语法str.padStart(targetLength[,padString])参数:targetLength:当前字符串需要填充到的目标长度。如果这个数值小于当前字符串的长度,则返回当前字符串本身。padString:可选填充字符串。如果字符串太长,使填充后的字符串长度超过了目标长度,则只保留最左侧的部分,其他部分会被截

    2025年9月5日
    6
  • 十大排序——最全最详细,一文让你彻底搞懂

    十大排序——最全最详细,一文让你彻底搞懂最全最详细,一文带你了解十大排序Sort写在前面因为GitHub的主文档太长,不容易维护,所以建立子文档以辅助。本篇内容是主文档中的排序部分的扩展。注:本篇内容最早发布于GitHub中,如果你觉得我写得还行,记得给我Star或是Fork~~献给我的家人作者Three领英知乎力扣CSDN????????????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Top代表返回顶部????代表到文档末尾如果你觉得我

    2022年7月24日
    17
  • 机器学习 Lasso回归算法「建议收藏」

    机器学习 Lasso回归算法「建议收藏」Lasso回归算法:坐标轴下降法与最小角回归法小结    前面的文章对线性回归做了一个小结,文章在这:线性回归原理小结。里面对线程回归的正则化也做了一个初步的介绍。提到了线程回归的L2正则化-Ridge回归,以及线程回归的L1正则化-Lasso回归。但是对于Lasso回归的解法没有提及,本文是对该文的补充和扩展。以下都用矩阵法表示,如果对于矩阵分析不熟悉,推荐学习张贤达的《矩阵分析与应用》…

    2022年5月11日
    220
  • python 变量锁_python字符串前面加b

    python 变量锁_python字符串前面加b一、全局解释器锁(GIL)1、什么是全局解释器锁在同一个进程中只要有一个线程获取了全局解释器(cpu)的使用权限,那么其他的线程就必须等待该线程的全局解释器(cpu)使用权消失后才能使用全局解释器(cpu),即时多个线程直接不会相互影响在同一个进程下也只有一个线程使用cpu,这样的机制称为全局解释器锁(GIL)。2、全局解释器锁的好处1、避免了大量的加锁解锁的好处2、使数据更加安全,解决多线程间的…

    2025年9月25日
    6
  • select top 用法

    select top 用法access:selecttop(10)*fromtable1where1=1 db2:selectcolumnfromtablewhere1=1fetchfirst10rowsonly 取第三行到第5行的记录select*from(selectrow_number() over()asrowfromtable)ast

    2022年7月13日
    33
  • 点到圆的最近距离公式推导

    点到圆的最近距离公式推导该距离公式在 CircleFittin 相关的一篇文章中用到 现实现其推导过程 设圆的一般的方程形式 任一点 P 的坐标 点 P 到圆上点得最短距离的公式 推导过程 1 由圆一般方程形式可以推导出圆的标准方程形式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且有 即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圆心坐标 nbsp 半径 2 点到圆的最短距离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点到圆的最短距离等于点到圆心的距离减去半径的绝

    2025年6月10日
    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