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中的卷积操作详解

pytorch中的卷积操作详解首先说下pytorch中的Tensor通道排列顺序是:[batch,channel,height,width]我们常用的卷积(Conv2d)在pytorch中对应的函数是:torch.nn.Conv2d(in_channels,out_channels,kernel_size,stride=1,padding=0,dilation=1,groups=1,bias=Tr…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首先说下pytorch中的Tensor通道排列顺序是:[batch, channel, height, width]

我们常用的卷积(Conv2d)在pytorch中对应的函数是:

torch.nn.Conv2d(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 
                stride=1, 
                padding=0, 
                dilation=1, 
                groups=1, 
                bias=True, 
                padding_mode='zeros')

 

其中,in_channels参数代表输入特征矩阵的深度即channel,比如输入一张RGB彩色图像,那in_channels=3

           out_channels参数代表卷积核的个数,使用n个卷积核输出的特征矩阵深度即channel就是n

           kernel_size参数代表卷积核的尺寸,输入可以是int类型如3 代表卷积核的height=width=3,也可以是tuple类型如(3, 5)代表卷积核的height=3,width=5

           stride参数代表卷积核的步距默认为1,和kernel_size一样输入可以是int类型,也可以是tuple类型

           padding参数代表在输入特征矩阵四周补零的情况默认为0,同样输入可以为int型如1 代表上下方向各补一行0元素,左右方向各补一列0像素(即补一圈0),如果输入为tuple型如(2, 1) 代表在上方补两行下方补两行,左边补一列,右边补一列。可见下图,padding[0]是在H高度方向两侧填充的,padding[1]是在W宽度方向两侧填充的:

pytorch中的卷积操作详解

          注意:如果要实现更灵活的padding方式,可使用nn.ZeroPad2d方法。

          bias参数表示是否使用偏置(默认使用)

          dilation、groups是高阶用法这里不做讲解,如有需要可以参看官方文档


 在卷积操作过程中,我们知道矩阵经卷积操作后的尺寸由以下几个因数决定:

  1. 输入图片大小 W×W
  2. Filter大小 F×F
  3. 步长 S
  4. padding的像素数 P

 经卷积后的矩阵尺寸大小计算公式为:

      N = (W − F + 2P ) / S + 1

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出现N为非整数的情况(例如在alexnet,googlenet网络的第一层输出),再例如输入的矩阵 H=W=5,卷积核的F=2,S=2,Padding=1。经计算我们得到的N =(5 – 2 + 2*1)/ 2 +1 = 3.5 此时在Pytorch中是如何处理呢,先直接告诉你结论:在卷积过程中会直接将最后一行以及最后一列给忽略掉,以保证N为整数,此时N = (5 – 2 + 2*1 – 1)/ 2 + 1 = 3,接下来我们来看个简单的实例:

(1)首先使用torch中的随机函数生成一个batch_size为1,channel为1,高和宽都等于5的矩阵

(2)接着我们定义一个卷积核,input_size=1, output_size=1, kernel_size=2, stride=2, padding=1

(3)然后我们使用该卷积核对我们生成的随机矩阵进行卷积操作

(4)打印各参数的数值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


im = torch.randn(1, 1, 5, 5)
c = nn.Conv2d(1, 1, kernel_size=2, stride=2, padding=1)
output = c(im)

print(im)
print(output)
print(list(c.parameters()))

通过计算我们知道输出矩阵尺寸应该为N =(5 – 2 + 2*1)/ 2 +1 = 3.5,

但实际的打印信息如下: 

# im
tensor([[[[-0.2146,  0.3375,  2.7877,  0.2052, -0.4651],
          [-0.2261,  0.0116, -0.6255,  1.2523, -1.0565],
          [-1.9227, -0.2575, -0.7725,  0.5658,  0.0717],
          [ 0.8153, -1.3656, -0.1844,  0.1573, -0.2235],
          [ 0.0184, -0.0475,  0.2359,  0.0127,  2.0665]]]])

# output
tensor([[[[-0.0467, -1.1766, -0.0450],
          [ 0.5063,  0.1971, -1.0401],
          [-0.0748,  0.4769, -0.8986]]]], grad_fn=<ThnnConv2DBackward>)

# conv2d:parameters
[Parameter containing:
tensor([[[[-0.4872,  0.0604],
          [-0.3968, -0.3317]]]], requires_grad=True), Parameter containing:
tensor([-0.1179], requires_grad=True)]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真正的输出矩阵尺寸是3×3,那内部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

(1)首先进行padding的填充,size:7 x 7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2146,  0.3375,  2.7877,  0.2052, -0.4651,  0.0000],
[0.0000, -0.2261,  0.0116, -0.6255,  1.2523, -1.0565,  0.0000],
[0.0000, -1.9227, -0.2575, -0.7725,  0.5658,  0.0717,  0.0000],
[0.0000,  0.8153, -1.3656, -0.1844,  0.1573, -0.2235,  0.0000],
[0.0000,  0.0184, -0.0475,  0.2359,  0.0127,  2.0665,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通过计算发现输出为非整数,为了得到整数,将最后一行以及最后一列删除掉,size:6 x 6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2146,  0.3375,  2.7877,  0.2052, -0.4651],
[0.0000, -0.2261,  0.0116, -0.6255,  1.2523, -1.0565],
[0.0000, -1.9227, -0.2575, -0.7725,  0.5658,  0.0717],
[0.0000,  0.8153, -1.3656, -0.1844,  0.1573, -0.2235],
[0.0000,  0.0184, -0.0475,  0.2359,  0.0127,  2.0665]

(3)接着使用卷积核进行卷积操作,就能得到我们的输出矩阵,需要注意的是pytorch中的卷积默认是带有bias的,所以计算卷积后需要加上bias偏量。例如输出的第一个值的计算过程如下:

[0.0000,  0.0000],        [-0.4872,  0.0604],
                    卷积                        加上  [-0.1179]
[0.0000, -0.2146]         [-0.3968, -0.3317]

# 即
(0*(-0.4872)+ 0*(0.0604)+ 0*(-0.3968)+(-0.2146)*(-0.3317))+(-0.1179)= -0.0467

我们的计算结果与pytorch的输出相同,我们只计算了其中一个值,其他的值也一样:

# output
tensor([[[[-0.0467, -1.1766, -0.0450],
          [ 0.5063,  0.1971, -1.0401],
          [-0.0748,  0.4769, -0.8986]]]], grad_fn=<ThnnConv2DBackward>)

通过我们的实验可以发现,在pytorch的卷积过程中,当通过N = (W − F + 2P ) / S + 1计算式得到的输出尺寸非整数时,会通过删除多余的行和列来保证卷积的输出尺寸为整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40101.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文件句柄资源

    文件句柄资源1、文件句柄限制可通过执行以下命令,查看单个进程最多可使用的文件句柄数量:1/#ulimit-n21024可通过执行以下命令,查看系统环境最多可使用的文件句柄数量:1/#cat

    2022年7月2日
    25
  • idea git 合并分支到指定分支_idea合并分支到另一个分支

    idea git 合并分支到指定分支_idea合并分支到另一个分支ideagit的使用(四)git建立分支与合并分支作者:马育民 • 2017-11-1017:05 • 阅读:103571.为什么要建立分支git默认的主分支名字为master,一般团队开发时,都不会在master主分支上修改代码,而是建立新分支,测试完毕后,在将分支的代码合并到master主分支上。2.操作如下:2.1ideagit分支的操作ideagit的操作在右下角,如下图:说明…

    2022年9月1日
    7
  • Qt quick性能提升[通俗易懂]

    Qt quick性能提升[通俗易懂]Qtquick性能优化使用时间驱动  避免定时轮询;  使用信号槽形式;使用多线程  C++;  QMLWorkerScript元件;使用QtQuickCompiler  只需要再PRO文件中添加一行:CONIFG+=qtquickcompiler避免使用CPU渲染的元件;  Canvas、QtCharts;使用异步加载  图片异步加载…

    2022年9月20日
    1
  • 待改进的技能点

    待改进的技能点

    2022年3月5日
    41
  • rc522命令表_linux驱动程序文件

    rc522命令表_linux驱动程序文件硬件平台:1主控:SMDKExynos4412POPS5M8767A2RFID模块:君盾集团提供的RC522模块3通信接口:SPI软件平台:AndroidICS&kernelversion3.0.15一,使能主控端SPI1硬件使能:从SMDK原理图上可以看到SPI0与I2C共用,SPI1已经连接到其它设备,SPI2未用,故这里选用SPI2。2软件使能:SMDKExyno…

    2022年9月15日
    1
  • 一个永久免费的图片鉴黄api接口「建议收藏」

    一个永久免费的图片鉴黄api接口「建议收藏」相关说明本项目是一个图片鉴黄api接口,支持jpg、png、jpeg格式文件,参考nsfwjs。接口地址https://checkimage.querydata.org/api使用示例#/root/xx.png为图片路径curlhttps://checkimage.querydata.org/api-F”image=@/root/xx.png;type=image/jpeg”返回信息:[{“className”:”Neutral”,

    2022年9月28日
    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