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算法-python代码实现Lasso回归

手写算法-python代码实现Lasso回归手写算法-python代码实现Lasso回归Lasso回归简介Lasso回归分析与python代码实现1、python实现坐标轴下降法求解Lasso调用sklearn的Lasso回归对比2、近似梯度下降法python代码实现LassoLasso回归简介上一篇文章我们详细介绍了过拟合和L1、L2正则化,Lasso就是基于L1正则化,它可以使得参数稀疏,防止过拟合。其中的原理都讲的很清楚,详情可以看我的这篇文章。链接:原理解析-过拟合与正则化本文主要实现python代码的Lasso回归,并用实例佐证原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Lasso回归简介

上一篇文章我们详细介绍了过拟合和L1、L2正则化,Lasso就是基于L1正则化,它可以使得参数稀疏,防止过拟合。其中的原理都讲的很清楚,详情可以看我的这篇文章。
链接: 原理解析-过拟合与正则化

本文主要实现python代码的Lasso回归,并用实例佐证原理。

Lasso回归分析与python代码实现

我们先生成数据集,还是用sklearn生成。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import sklearn.datasets

#生成100个一元回归数据集
x,y = sklearn.datasets.make_regression(n_features=1,noise=5,random_state=2020)
plt.scatter(x,y)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所示,生成了一个一元回归数据集,如果数据中混入了噪声,如:(手动添加5个噪声数据)

#加5个异常数据,为什么这么加,大家自己看一下生成的x,y的样子
a = np.linspace(1,2,5).reshape(-1,1)
b = np.array([350,380,410,430,480])

#生成新的数据集
x_1 = np.r_[x,a]
y_1 = np.r_[y,b]

plt.scatter(x_1,y_1)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时候,数据表现为这个样子,由于这几个数据是异常数据,所以我们的线性回归模型应该拟合下面的样本点,即最终的参数应该比较小,不应该因为加入了几个很异常的数据,导致参数发生很大的偏移,以这个图为例,就是不应该变得很大。
,下面用我们之前写好的线性回归类(python代码实现),来展示效果:

class normal():
    def __init__(self):
        pass

    def fit(self,x,y):
        m=x.shape[0]
        X = np.concatenate((np.ones((m,1)),x),axis=1)
        xMat=np.mat(X)
        yMat =np.mat(y.reshape(-1,1))

        xTx=xMat.T*xMat
        #xTx.I为xTx的逆矩阵
        ws=xTx.I*xMat.T*yMat
        
        #返回参数
        return ws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SimHei'] #用来正常显示中文标签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False #用来正常显示负号
clf1 =normal()
#拟合原始数据
w1 = clf1.fit(x,y)
#预测数据
y_pred = x * w1[1] + w1[0]

#拟合新数据
w2 = clf1.fit(x_1,y_1)
#预测数据
y_1_pred = x_1 * w2[1] + w2[0]

print('原始样本拟合参数:\n',w1)
print('\n')
print('新样本拟合参数:\n',w2)

ax1= plt.subplot()
ax1.scatter(x_1,y_1,label='样本分布')
ax1.plot(x,y_pred,c='y',label='原始样本拟合')
ax1.plot(x_1,y_1_pred,c='r',label='新样本拟合')
ax1.legend(prop = {'size':15}) #此参数改变标签字号的大小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W的第一个参数是截距,第二个参数是斜率,也就是系数,可以看到系数变大了很多,仅因为加入了几个噪声,模型的鲁棒性很差,泛化能力也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过拟合。

我们再来看Lasso的表达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线性回归损失函数 + L1正则项,上一篇文章我们有分析过L1正则项的特点(本文前面有链接),参数λ是正则项系数,正则项对参数θ不是连续可导,一般情况下,有以下两种方式来求Lasso的参数,
1、坐标轴下降法
2、用最小角回归法
这里推荐一篇刘建平博士的博客,写得很清楚。
链接: Lasso回归算法: 坐标轴下降法与最小角回归法小结

坐标轴下降法的数学依据主要是这个结论(此处不做证明):一个可微的凸函数J(θ), 其中θ是nx1的向量,即有n个维度。如果在某一点θi,使得J(θ)在每一个坐标轴θi(i = 1,2,...n)上都是最小值,那么J(θi)就是一个全局的最小值。

1、python实现坐标轴下降法求解Lasso

我们采用坐标轴下降法来求参数:python代码实现如下:

#临时写的函数,要在引入一个copy包,进行深度拷贝
#大家写一份代码,把要引入的包全放在最前面
import copy

 def CoordinateDescent(x, y,epochs,learning_rate,Lambda):        
        m=x.shape[0]
        X = np.concatenate((np.ones((m,1)),x),axis=1)
        xMat=np.mat(X)
        yMat =np.mat(y.reshape(-1,1))
        
        
        w = np.ones(X.shape[1]).reshape(-1,1)
        
        
        for n in range(epochs):
            
            
            out_w = copy.copy(w)
            for i,item in enumerate(w):
                #在每一个W值上找到使损失函数收敛的点
                for j in range(epochs):
                    h = xMat * w 
                    gradient = xMat[:,i].T * (h - yMat)/m + Lambda * np.sign(w[i])
                    w[i] = w[i] - gradient* learning_rate
                    if abs(gradient)<1e-3:
                        break
            out_w = np.array(list(map(lambda x:abs(x)<1e-3, out_w-w)))
            if out_w.all():
                break
        return  w

CoordinateDescent()函数来实现我们的Lasso回归,示例:

当Lambda参数为0时,也就是不加L1正则项时,就是普通的线性回归,参数输出都是一样的,也是47点多

#Lambda=0时;
w = CoordinateDescent(x_1,y_1,epochs=250,learning_rate=0.001,Lambda=0)
print(w)

#计算新的拟合值
y_1_pred = x_1 * w[1] + w[0]

ax1= plt.subplot()
ax1.scatter(x_1,y_1,label='样本分布')
ax1.plot(x,y_pred,c='y',label='原始样本拟合')
ax1.plot(x_1,y_1_pred,c='r',label='新样本拟合')
ax1.legend(prop = {'size':15}) #此参数改变标签字号的大小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Lambda =10时,参数变为37点多;

#Lambda=10时;
w = CoordinateDescent(x_1,y_1,epochs=250,learning_rate=0.001,Lambda=10)
print(w)

#计算新的拟合值
y_1_pred = x_1 * w[1] + w[0]

ax1= plt.subplot()
ax1.scatter(x_1,y_1,label='样本分布')
ax1.plot(x,y_pred,c='y',label='原始样本拟合')
ax1.plot(x_1,y_1_pred,c='r',label='新样本拟合')
ax1.legend(prop = {'size':15}) #此参数改变标签字号的大小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Lambda =30时,参数变为17点多,基本上已经和没添加异常值的参数是一样的了;

#Lambda=30时;
w = CoordinateDescent(x_1,y_1,epochs=250,learning_rate=0.001,Lambda=30)
print(w)

#计算新的拟合值
y_1_pred = x_1 * w[1] + w[0]

ax1= plt.subplot()
ax1.scatter(x_1,y_1,label='样本分布')
ax1.plot(x,y_pred,c='y',label='原始样本拟合')
ax1.plot(x_1,y_1_pred,c='r',label='新样本拟合')
ax1.legend(prop = {'size':15}) #此参数改变标签字号的大小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Lambda =100时,参数基本上已经趋近于0,拟合线差不多就是一条水平线了;

#Lambda=100时;
w = CoordinateDescent(x_1,y_1,epochs=250,learning_rate=0.001,Lambda=100)
print(w)

#计算新的拟合值
y_1_pred = x_1 * w[1] + w[0]

ax1= plt.subplot()
ax1.scatter(x_1,y_1,label='样本分布')
ax1.plot(x,y_pred,c='y',label='原始样本拟合')
ax1.plot(x_1,y_1_pred,c='r',label='新样本拟合')
ax1.legend(prop = {'size':15}) #此参数改变标签字号的大小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则项参数过大、过小都不好,
过小起不到惩罚效果,模型任然过拟合;
过大惩罚太大,会使得模型欠拟合,达不到要求;
我们选择参数的标准: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上,评估效果接近时,这个正则项参数较好。

调用sklearn的Lasso回归对比

同样的,可以调用sklearn的Lasso回归来测试代码的正确性;
(只看参数的值,图就不画了)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asso
lr=Lasso(alpha=0)
lr.fit(x_1,y_1)
print('alpha=0时',lr.coef_,'\n')

lr=Lasso(alpha=10)
lr.fit(x_1,y_1)
print('alpha=10时',lr.coef_,'\n')

lr=Lasso(alpha=30)
lr.fit(x_1,y_1)
print('alpha=30时',lr.coef_,'\n')

lr=Lasso(alpha=100)
lr.fit(x_1,y_1)
print('alpha=100时',lr.coef_)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本上和我们的python代码实现的系数差不多。

2、近似梯度下降法python代码实现Lasso

只是在我们梯度下降法代码基础上,改了梯度的计算,加了sign(w),也就是加上L1正则项的导数);

class lasso():
    def __init__(self):
        pass
    
    #梯度下降法迭代训练模型参数,x为特征数据,y为标签数据,a为学习率,epochs为迭代次数
    def fit(self,x,y,a,epochs,Lambda):  
        #计算总数据量
        m=x.shape[0]
        #给x添加偏置项
        X = np.concatenate((np.ones((m,1)),x),axis=1)
        #计算总特征数
        n = X.shape[1]
        #初始化W的值,要变成矩阵形式
        W=np.mat(np.ones((n,1)))
        #X转为矩阵形式
        xMat = np.mat(X)
        #y转为矩阵形式,这步非常重要,且要是m x 1的维度格式
        yMat =np.mat(y.reshape(-1,1))
        #循环epochs次
        for i in range(epochs):
            gradient = xMat.T*(xMat*W-yMat)/m + Lambda * np.sign(W)
            W=W-a * gradient
        return W
    def predict(self,x,w):  #这里的x也要加偏置,训练时x是什么维度的数据,预测也应该保持一样
        return np.dot(x,w)

下面是运行的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klearn展示Lasso:

1、随着alpha值的增大,也就是正则项系数增大,系数变得越来越稀疏,更多的系数变为0。

#波士顿房价回归数据集
data =  sklearn.datasets.load_boston()
x =data['data']
y= data['target']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asso
lr=Lasso(alpha= 1)
lr.fit(x,y)
print('当alpha=1时:\n',lr.coef_)

lr=Lasso(alpha= 5)
lr.fit(x,y)
print('当alpha=5时:\n',lr.coef_)

lr=Lasso(alpha= 10)
lr.fit(x,y)
print('当alpha=10时:\n',lr.coef_)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一篇我们介绍Ridge回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41775.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veriloghdl和vhdl比较_HDL语言

    veriloghdl和vhdl比较_HDL语言VHDL与VerilogHDL的不同点序号区别之处VHDLVerilog1文件的扩展名不一样.vhd.v2结构不一样包含库、实体、结构体。ENTITY实体名ISPORT(端口说明)END实体名;ARCHITECTURE结构体名OF实体名IS说明部分BEGIN赋值语句/元件语句/进程语句END结…

    2022年9月21日
    1
  • Linux dd命令详解[通俗易懂]

    Linux dd命令详解[通俗易懂]Linux dd命令详解

    2022年4月21日
    53
  • 神经网络轴承故障诊断_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详解

    神经网络轴承故障诊断_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详解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文章目录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一、数据预处理二、模型搭建三、使用步骤1.引入库2.读入数据总结一、数据预处理采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WRU)的开放轴承数据库的样本进行实验分析,轴承故障产生的实验台如下图所示。使用电火花加工技术分别在轴承的内圈、外圈和滚动体上引入单点缺陷,故障尺寸分别为7、14和21in,以48kHz采样频率采集不同负载下的故障轴承振动数据用于实验分析。

    2022年9月15日
    5
  • 一个因MySQL大小写敏感导致的问题[通俗易懂]

    做一个积极的人编码、改bug、提升自己我有一个乐园,面向编程,春暖花开!分享一下大神老师的人工智能教程。零基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偶尔开开车,讲讲黄段子)!大家可以看看是否对自己有帮助,如果你对人工智能感兴趣,希望你也加入到人工智能的队伍中来,点击这里查看【人工智能教程】。接下来进入正文。文章目录00 MYSQL对大小写敏感01 一个表字母大小故事lower_case_file_s…

    2022年2月28日
    41
  • 《JavaScript 模式》读书笔记(5)— 对象创建模式3

    这一篇,我们主要来学习了解下沙箱模式以及静态成员的相关内容。五、沙箱模式沙箱模式(sandboxpattern)解决了命名空间模式的如下几个缺点:对单个全局变量的依赖变成了对应用程序的全局变量

    2022年3月25日
    38
  • rsyslog配置_ssh host key verification fail

    rsyslog配置_ssh host key verification fail1.rsyslog介绍Rsyslog的全称是rocket-fastsystemforlog,它提供了高性能,高安全功能和模块化设计。rsyslog能够接受从各种各样的来源,将其输入,输出的结果到不同的目的地。rsyslog可以提供超过每秒一百万条消息给目标文件。特点:多线程 可以通过许多协议进行传输UDP,TCP,SSL,TLS,RELP; 直接将日志写入到数据库; 支…

    2022年9月25日
    5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