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服务器请求另一台时,用公网IP和内网IP访问时的区别?

一台服务器请求另一台时,用公网IP和内网IP访问时的区别?假定服务器A的IP=10.1.1.2/24服务器B的IP=10.1.1.3/24,对内提供的服务10.1.1.3:80对Internet提供的服务1.1.1.1:80NAT设备LAN=10.1.1.1/24,WAN=1.1.1.1,NAT设备兼任局域网的网关内网IP访问服务器A访问服务器B内网IP=10.1.1.3:80,直接通信,流量不…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假定服务器A 的IP =10.1.1.2/24

服务器B的IP = 10.1.1.3/24,对内提供的服务 10.1.1.3:80

对Internet提供的服务 1.1.1.1:80

一台服务器请求另一台时,用公网IP和内网IP访问时的区别? NAT设备LAN = 10.1.1.1/24, WAN = 1.1.1.1,NAT设备兼任局域网的网关

一台服务器请求另一台时,用公网IP和内网IP访问时的区别?

 

内网IP访问

服务器A访问服务器B内网IP=10.1.1.3:80,直接通信,流量不经过NAT设备,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可以写的。

Internet用户访问服务器B公网IP

服务器B提供的服务在Internet的呈现形式是 1.1.1.1:80。

当Internet上的用户访问1.1.1.1:80的流量到达NAT设备时,NAT设备需要提前将NAT静态(static)映射表准备好,应该相这个样子的:

Static Entry1.1.1.1:80 ——- 10.1.1.3:80

既然有了这个静态表项,那么NAT设备就可以将目的IP 从1.1.1.1改写为10.1.1.3,然后依据 Destination IP = 10.1.1.3来查找路由表,转发Destination IP = 10.1.1.3的IP报文,这个是小菜一碟,服务器B收到该IP报文。

然后B正常回复消息,当回复消息到达NAT设备时,NAT再依据静态映射表将SourceIP从10.1.1.3改写为1.1.1.1,并对改写完的IP报文查询路由表,将IP报文转发到Internet上去。这是标准流程,相信大多数读者可以理解。

写了这这长长的一段,是为了更好地问答接下来的问题。

服务器A访问服务器B公网IP

Source IP =10.1.1.2

Destination IP=1.1.1.1

1.A要访问1.1.1.1:80,查询路由表发现要发给网关10.1.1.1

2.网关10.1.1.1发现A发给自己的IP报文需要NAT,源IP =10.1.1.2需要做动态NAT映射,A使用随机端口56012,于是就动态生成了一个NAT表项:

Dynamic Entry1.1.1.1:56012 ——— 10.1.1.2:56012

3.NAT设备将IP报文的Source IP做了以上的修改,Source IP =1.1.1.1

Source IP =1.1.1.1 

Destination IP=1.1.1.1

4.NAT发现目的IP =1.1.1.1 竟然和上文的静态表项相匹配,毫不犹豫地将目的IP 做了替换,替换后的IP报文:

Source IP =1.1.1.1

Destination IP=10.1.1.3

5.查询路由表继续将IP报文转发给服务器B

6.返程的流量处理方法和1-4类似,也是经过两次NAT地址变换(源IP、目的IP),最终达到服务器A

 

Hairpin技术

上文的两次NAT转换使用了Hairpin技术

一般情况下,从LAN接口收到的流量,只会转发到WAN接口上去,而不能再转发到LAN接口,这种限制是为了避免流量的环路可能

但是服务器A与服务器B都处于LAN接口上,A使用公网IP访问服务器B,必然先将流量通过LAN接口发给NAT设备,NAT设备做了两次NAT变化之后,必然要把流量从LAN接口发回来,为了实现这种访问,这里打破了上文的限制,称这种技术为Hairpin,分叉技术

写完这个答案,留给读者一个问题,如果服务器B主动访问Internet上的一台服务器2.2.2.2:443,NAT设备上只有静态NAT表项:StaticEntry 1.1.1.1:80 ——- 10.1.1.3:80

NAT设备上没有配置动态NAT,请问服务器B可以访问Internet吗?

服务器无法访问Internet,静态映射表只用于服务器B被动提供服务。

服务器B可以使用端口80作为源端口吗?

80端口作为知名(well-known)端口,用于被动响应端口,操作系统会禁止应用程序使用80端口作为源端口,而是让应用程序使用49152-65535(private port)端口范围内的随机端口。

而应用程序如果使用49152-65535端口内的任意端口作为源端口,自然不会匹配到静态NAT表项,加上NAT设备没有配置动态NAT,所以服务器B访问Internet的报文将以SourceIP = 10.1.1.3被转发到Internet上去,但由于10.1.1.3是私有IP,即使到达Internet上的服务器,最终也无法返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42610.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01_SpringBoot概述

    01_SpringBoot概述

    2021年8月22日
    78
  • NFS修改2049端口号

    NFS修改2049端口号欢迎大家搜素微信公众号“东面而视”,分项技术及讨论技术《什么是NFS》   就是通过网络共享目录,让网络上的其他服务器能够挂载访问共享目录内的数据。(一般共享视频,图片等静态数据) 为什么修改NFS的2049端口1. 其他服务再用2049端口2. 由于某些规定(如端口号必须在10000以上)修改方法1. 检查LINUX是否按装NFS[root@CT5_6-32-22…

    2022年6月27日
    29
  • vue父组件引入子组件_vue子组件传递方法给父组件

    vue父组件引入子组件_vue子组件传递方法给父组件子组件代码<template> <divclass=”item”@click=”gotoView($event)”> <divclass=”iconfont-box”> <slot></slot> </div> <divclass=”title”>Blog</div> </div></template><script>export

    2022年9月26日
    3
  • 电视处理器a53和a55哪个厉害(cortexa55处理器好吗)

    小编语:手机处理器从32位向64位的迁移过程中,功耗增加以及给手机厂商带来的散热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Cortex-A57已经是64位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主流内核,它的功耗不降下来,更多手机功能的开发可能受限于系统总功耗而无法实现,ARM这次推出的Cortex-A35显然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究竟能给手机厂商带来多少实惠,还要等终端产品推出后才见分晓……64位元处理器应用版图…

    2022年4月13日
    750
  • lasso回归matlab,机器学习Lasso回归重要论文和Matlab代码「建议收藏」

    lasso回归matlab,机器学习Lasso回归重要论文和Matlab代码「建议收藏」这是机器学习Lasso回归重要论文和Matlab代码下载,最近要做《优化理论基础》的课程大作业,需要用到mnist这个手写识别数据库,在网上查了一下如何使用,分享在这里,以飨读者。软件介绍机器学习Lasso回归重要论文和Matlab代码是纽约大学(NYU)YannLecun在上个世纪90年代做的一个关于手写数字识别的数据库。该数据库提出的Motivation是为了解决美国邮政zipcode机器…

    2022年5月17日
    44
  • linux oracle11g安装步骤_oracle11g32位安装

    linux oracle11g安装步骤_oracle11g32位安装目录Oracle11g安装准备工作…1Oracle11g下载地址:…1Oracle11g联机文档:…1Oracle11gR2数据库安装硬件配置要求目录Linux操作系统中Oracle11g数据库安装过程图文详解Oracle11g下载地址:选择需要的oracle安装文件下载Oracle11g联机文档:可以下载其PDF文档参考(其中的有关Linux安装向导是…

    2022年9月2日
    5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