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篇—卡方检验「建议收藏」

SPSS篇—卡方检验「建议收藏」今天依旧跟大家分享一个在SPSS中使用率比较高的分析方法:卡方检验。在开始做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两件事情:卡方检验是什么?一般用来干什么?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分析方法以后才能够正确的使用它。卡方检验在百科中的解释是:卡方检验是用途非常广的一种假设检验方法,它在分类资料统计推断中的应用,包括:两个率或两个构成比比较的卡方检验;多个率或多个构成比比较的卡方检验以及分类资料的相关分析等。它的原理是…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今天依旧跟大家分享一个在SPSS中使用率比较高的分析方法:卡方检验。

在开始做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两件事情:卡方检验是什么?一般用来干什么?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分析方法以后才能够正确的使用它。

卡方检验在百科中的解释是:卡方检验是用途非常广的一种假设检验方法,它在分类资料统计推断中的应用,包括:两个率或两个构成比比较的卡方检验;多个率或多个构成比比较的卡方检验以及分类资料的相关分析等。它的原理是:统计样本的实际观测值与理论推断值之间的偏离程度,实际观测值与理论推断值之间的偏离程度就决定卡方值的大小,如果卡方值越大,二者偏差程度越大;反之,二者偏差越小;若两个值完全相等时,卡方值就为0,表明理论值完全符合。

了解了卡方检验,我们就进入到今天的分析当中来。首先来看我们要做的卡方检验数据:由于工作需要,需要统计一种药物在植物使用前后发病情况是否有差别,我们将数据分成两组,一个实验组一个对照组,每组各有200株植物,在使用药物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实验组发病植物株数为28,未发病植物株数为172。对照组发病植物株数为60,未发病植物株数为140。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题目建立下图的表格:

SPSS篇—卡方检验「建议收藏」

我们将数据归纳整理以后录入到SPSS中:

SPSS篇—卡方检验「建议收藏」

在录入数据时,我们需要针对实验组别以及是否发病进行值标签的添加,在上图中,组别列的1代表实验组,0代表对照组。是否发病列中1代表发病,0代表未发病。相关设置见下图:

SPSS篇—卡方检验「建议收藏」

SPSS篇—卡方检验「建议收藏」

SPSS篇—卡方检验「建议收藏」

在设置完成以后我们可以通过点击工具栏上面的值标签按键进行查看我们的值标签是否有误:

SPSS篇—卡方检验「建议收藏」

在把数据全部录入完成以后,我们开始我们今天的卡方检验,看看两组发病率是否是否有差别。首先我们需要对频数,也就是植物株数进行加权:

SPSS篇—卡方检验「建议收藏」

SPSS篇—卡方检验「建议收藏」

在分析之前一定不能忘记对频数进行加权,因为如果不进行加权而直接进行卡方分析是会容易出错的,这样的话直接会影响到整个分析结果。加权以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卡方检验了:

SPSS篇—卡方检验「建议收藏」

通过点击工具栏中的分析—统计—交叉表,我们就会进入到如下界面:

SPSS篇—卡方检验「建议收藏」

SPSS篇—卡方检验「建议收藏」

在界面中,我们将组别和是否发病分别添加到行与列当中(顺序可以调换,不固定),在右边的统计量选项中勾选卡方,其他地方保持系统默认就可以。确定以后就可以出现本次卡方分析的结果:

SPSS篇—卡方检验「建议收藏」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前两个图主要是对数据样本量进行了统计和整理,我们主要是通过第三个图—卡方检验来进行判断的。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到Pearson卡方值为14.918,对应的显著性P值为0.000(不代表值为零,只是趋近于0)<0.05。说明我们本次实验中两个组别的发病率是有差别的。到这里,今天的卡方检验就全部做完了。

加上之前给大家分享的分析方法,已经给大家分享了在SPSS中比较常见的四种分析方法了,分别是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以及今天的卡方检验。我们一定要灵活运用这些分析方法,因为一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一整套的分析下来,我们会用到不同的分析方法,我们需要对各个分析结果进行解读,才能够得到我们需要的最终结果。

**文章来自公众号【小白数据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45218.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menuconfig 图形化配置

    menuconfig 图形化配置  uboot或Linux内核可以通过输入“makemenuconfig”来打开图形化配置界面,menuconfig是一套图形化的配置工具,需要ncurses库支持。ncurses库提供了一系列的API函数供调用者生成基于文本的图形界面  menuconfig重点会用到两个文件:.config和Kconfig,.config文件保存着uboot或Linux内核的配置项,使用menuconfig配置完uboot或Linux内核以后肯定要更新.config

    2022年5月10日
    42
  • jQuery可拖拽3D万花筒旋转特效

    这是一个使用了CSS3立体效果的强大特效,本特效使用jQuery跟CSS3transform来实现在用户鼠标按下拖动时,环形图片墙可以跟随鼠标进行3D旋转动画。效果体验:http://hovertr

    2021年12月28日
    36
  • AIC准则选三个变量的r语言代码

    AIC准则选三个变量的r语言代码setwd(“C:/Users/IBM/Desktop/研一课程/2.2回归分析/回归作业”) #设定当前的工作目录shuju=read.table(“shuju.txt”,header=T)shuju #读取数据#采用AIC原则自动选择模型-前进法library(MASS)stepAIC(lm(y~.,data=shuju[,-1])) #146.

    2022年5月24日
    86
  • springcloud原理详解_SpringMVC运行原理

    springcloud原理详解_SpringMVC运行原理SpringCloudEureka原理分析一、Eureka的基础架构及服务治理机制  Eureka服务治理的基础架构包含三个核心:服务注册中心、服务提供者、服务消费者。其中服务注册中心,即Eureka提供的服务端,提供服务注册和发现的功能;服务提供者,即将自己的服务注册到注册中心;服务的消费者,从注册中心获取服务列表,从而使消费者知道到何处调用服务,服务消费可以使用Ribbon、Feign等。1、服务提供者:服务注册:服务提供者在项目启动时,会通过发送REST请求的方式将自己注册到eure

    2022年10月21日
    3
  • MATLAB强化学习入门——三、深度Q学习与神经网络工具箱

    MATLAB强化学习入门——三、深度Q学习与神经网络工具箱零、为什么需要深度Q学习上一期的文章《网格迷宫、Q-learning算法、Sarsa算法》的末尾,我们提到了Q学习固有的缺陷:由于智能体(agent)依赖以状态-动作对为自变量的Q函数表(QFunctionTable)来形成对当前状态的估计,并以此为依据利用策略π选择动作。Q函数表就必须包含智能体在环境中所可能出现的所有动作-状态对及其对应Q值。显然,当一个多步决策问题变得足够复杂甚至变为连…

    2022年10月3日
    2
  • UML图绘制—–时序图的画法

    UML图绘制—–时序图的画法UML图绘制—–时序图的画法1.什么是时序图时序图用于描述对象之间的传递消息的时间顺序,即用例中的行为顺序主要用来更直观的表现各个对象交互的时间顺序,将体现的重点放在以时间为参照,各个对象发送、接收消息,处理消息,返回消息的时间流程顺序,也称为时序图。又名序列图、循序图、顺序图,是一种UML交互图2.时序图的作用:确认和丰富一个使用情境的逻辑。3.时序图…

    2022年6月15日
    4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