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势场法matlab讲解,传统人工势场法(matlab)

人工势场法matlab讲解,传统人工势场法(matlab)【实例简介】人工势场法路径规划是由Khatib提出的一种虚拟力法(OussamaKhatib,Real-TimeobstacleAvoidanceforManipulatorsandMobileRobots.ProcofThe1994IEEE.)。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机器人在周围环境中的运动,设计成一种抽象的人造引力场中的运动,目标点对移动机器人产生“引力”,障碍物对移动机器…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实例简介】

人工势场法路径规划是由Khatib提出的一种虚拟力法(Oussama Khatib,Real-Time obstacle Avoidance for Manipulators and Mobile Robots. Proc of The 1994 IEEE.)。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机器人在周围环境中的运动,设计成一种抽象的人造引力场中的运动,目标点对移动机器人产生“引力”,障碍物对移动机器人产生“斥力”,最后通过求合力来控制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应用势场法规划出来的路径一般是比较平滑并且安全,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局部最优点问题。

【实例截图】

54a1affeda53a568f7ecdca634337aa6.png

【核心代码】

%初始化车的参数

Xo=[0 0];%起点位置

k=15;%计算引力需要的增益系数

K=0;%初始化

m=5;%计算斥力的增益系数,都是自己设定的。

Po=2.5;%障碍影响距离,当障碍和车的距离大于这个距离时,斥力为0,即不受该障碍的影响。也是自己设定。

n=7;%障碍个数

a=0.5;

l=0.2;%步长

J=200;%循环迭代次数

%如果不能实现预期目标,可能也与初始的增益系数,Po设置的不合适有关。

%end

%给出障碍和目标信息

Xsum=[10 10;1 1.2;3 2.5;4 4.5;3 6;6 2;5.5 5.5;8 8.5];%这个向量是(n 1)*2维,其中[10 10]是目标位置,剩下的都是障碍的位置。

Xj=Xo;%j=1循环初始,将车的起始坐标赋给Xj

%***************初始化结束,开始主体循环******************

for j=1:J %循环开始

Goal(j,1)=Xj(1); %Goal是保存车走过的每个点的坐标。刚开始先将起点放进该向量。

Goal(j,2)=Xj(2);

%调用计算角度模块

Theta=compute_angle(Xj,Xsum,n);%Theta是计算出来的车和障碍,和目标之间的与X轴之间的夹角,统一规定角度为逆时针方向,用这个模块可以计算出来。

%调用计算引力模块

Angle=Theta(1);%Theta(1)是车和目标之间的角度,目标对车是引力。

angle_at=Theta(1);%为了后续计算斥力在引力方向的分量赋值给angle_at

[Fatx,Faty]=compute_Attract(Xj,Xsum,k,Angle,0,Po,n); %计算出目标对车的引力在x,y方向的两个分量值。

for i=1:n

angle_re(i)=Theta(i 1);%计算斥力用的角度,是个向量,因为有n个障碍,就有n个角度。

end

%调用计算斥力模块

[Frerxx,Freryy,Fataxx,Fatayy]=compute_repulsion(Xj,Xsum,m,angle_at,angle_re,n,Po,a);%计算出斥力在x,y方向的分量数组。

%计算合力和方向,这有问题,应该是数,每个j循环的时候合力的大小应该是一个唯一的数,不是数组。应该把斥力的所有分量相加,引力所有分量相加。

Fsumyj=Faty Freryy Fatayy;%y方向的合力

Fsumxj=Fatx Frerxx Fataxx;%x方向的合力

Position_angle(j)=atan(Fsumyj/Fsumxj);%合力与x轴方向的夹角向量

%计算车的下一步位置

Xnext(1)=Xj(1) l*cos(Position_angle(j));

Xnext(2)=Xj(2) l*sin(Position_angle(j));

%保存车的每一个位置在向量中

Xj=Xnext;

%判断

if ((Xj(1)-Xsum(1,1))>0)&((Xj(2)-Xsum(1,2))>0) %是应该完全相等的时候算作到达,还是只是接近就可以?现在按完全相等的时候编程。

K=j;%记录迭代到多少次,到达目标。

break;

%记录此时的j值

end%如果不符合if的条件,重新返回循环,继续执行。

end%大循环结束

K=j;

Goal(K,1)=Xsum(1,1);%把路径向量的最后一个点赋值为目标

Goal(K,2)=Xsum(1,2);

%***********************************画出障碍,起点,目标,路径点*************************

%画出路径

X=Goal(:,1);

Y=Goal(:,2);

%路径向量Goal是二维数组,X,Y分别是数组的x,y元素的集合,是两个一维数组。

x=[1 3 4 3 6 5.5 8];%障碍的x坐标

y=[1.2 2.5 4.5 6 2 5.5 8.5];

plot(x,y,’o’,10,10,’v’,0,0,’ms’,X,Y,’.r’);

function Y=compute_angle(X,Xsum,n)%Y是引力,斥力与x轴的角度向量,X是起点坐标,Xsum是目标和障碍的坐标向量,是(n 1)*2矩阵

for i=1:n 1%n是障碍数目

deltaX(i)=Xsum(i,1)-X(1);

deltaY(i)=Xsum(i,2)-X(2);

r(i)=sqrt(deltaX(i)^2 deltaY(i)^2);

if deltaX(i)>0

theta=acos(deltaX(i)/r(i));

else

theta=pi-acos(deltaX(i)/r(i));

end

if i==1%表示是目标

angle=theta;

else

angle=theta;

end

Y(i)=angle;%保存每个角度在Y向量里面,第一个元素是与目标的角度,后面都是与障碍的角度

end

end

function [Yrerxx,Yreryy,Yataxx,Yatayy]=compute_repulsion(X,Xsum,m,angle_at,angle_re,n,Po,a)%输入参数为当前坐标,Xsum是目标和障碍的坐标向量,增益常数,障碍,目标方向的角度

Rat=(X(1)-Xsum(1,1))^2 (X(2)-Xsum(1,2))^2;%路径点和目标的距离平方

rat=sqrt(Rat);%路径点和目标的距离

for i=1:n

Rrei(i)=(X(1)-Xsum(i 1,1))^2 (X(2)-Xsum(i 1,2))^2;%路径点和障碍的距离平方

rre(i)=sqrt(Rrei(i));%路径点和障碍的距离保存在数组rrei中

R0=(Xsum(1,1)-Xsum(i 1,1))^2 (Xsum(1,2)-Xsum(i 1,2))^2;

r0=sqrt(R0);

if rre(i)>Po%如果每个障碍和路径的距离大于障碍影响距离,斥力令为0

Yrerx(i)=0;

Yrery(i)=0;

Yatax(i)=0;

Yatay(i)=0;

else

%if r0

if rre(i)

Yrer(i)=m*(1/rre(i)-1/Po)*(1/Rrei(i))*(rat^a);%分解的Fre1向量

Yata(i)=a*m*((1/rre(i)-1/Po)^2)*(rat^(1-a))/2;%分解的Fre2向量

Yrerx(i)=(1 0.1)*Yrer(i)*cos(angle_re(i));%angle_re(i)=Y(i 1)

Yrery(i)=-(1-0.1)*Yrer(i)*sin(angle_re(i));

Yatax(i)=Yata(i)*cos(angle_at);%angle_at=Y(1)

Yatay(i)=Yata(i)*sin(angle_at);

else

Yrer(i)=m*(1/rre(i)-1/Po)*1/Rrei(i)*Rat;%分解的Fre1向量

Yata(i)=m*((1/rre(i)-1/Po)^2)*rat;%分解的Fre2向量

Yrerx(i)=Yrer(i)*cos(angle_re(i));%angle_re(i)=Y(i 1)

Yrery(i)=Yrer(i)*sin(angle_re(i));

Yatax(i)=Yata(i)*cos(angle_at);%angle_at=Y(1)

Yatay(i)=Yata(i)*sin(angle_at);

end

end%判断距离是否在障碍影响范围内

end

Yrerxx=sum(Yrerx);%叠加斥力的分量

Yreryy=sum(Yrery);

Yataxx=sum(Yatax);

Yatayy=sum(Yatay);

en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48970.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bitnami redmine mysql_Bitnami Redmine相关配置

    bitnami redmine mysql_Bitnami Redmine相关配置下载安装文件bitnami-redmine-3.3.1-0-linux-x64-installer.run官方下载链接:https://bitnami.com/stack/redmine/installer百度网盘链接:http://pan.baidu.com/s/1eRZsfmU密码:iorm一、给文件赋可执行权限。chmod777bitnami-redmine-3.3.1-0-linux…

    2025年6月9日
    2
  • 数据库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 第三范式 BC 范式

    数据库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 第三范式 BC 范式国内绝大多数院校用的王珊的《数据库系统概论》这本教材,某些方面并没有给出很详细很明确的解释,与实际应用联系不那么紧密,你有这样的疑问也是挺正常的。我教《数据库原理》这门课有几年了,有很多学生提出了和你一样的问题,试着给你解释一下吧。(基本来自于我上课的内容,某些地方为了不过于啰嗦,放弃了一定的严谨,主要是在“关系”和“表”上)首先要明白”范式(NF)”是什么意思。按照教材中的定义,范式是“

    2022年5月20日
    28
  • java swing视频教程下载_JAVA Swing 教程

    java swing视频教程下载_JAVA Swing 教程JAVASwing教程,包含所有练习源码和讲解教程!初级界面篇练习01分解颜色练习02画板练习03帧练习04画布练习05密码验证界面练习06对话框练习07滚动条练习08边框练习09单选框图片浏览器练习10卡片布局管理器练习11边界布局管理器练习12进程条练习13列表框和组合框练习14选项卡练习15菜单练习16菜单快捷键练习17模式对话框练习18网格布局管理器练习19复选框练习20单选框练习21…

    2025年9月14日
    5
  • Flume对接Kafka详细过程[通俗易懂]

    Flume对接Kafka详细过程[通俗易懂]一、为什么要集成Flume和Kafka一般使用Flume+Kafka架构都是希望完成实时流式的日志处理,后面再连接上Storm/SparkStreaming等流式实时处理技术,从而完成日志实时解析的目标。如果Flume直接对接实时计算框架,当数据采集速度大于数据处理速度,很容易发生数据堆积或者数据丢失,而kafka可以当做一个消息缓存队列,从广义上理解,把它当做一个数据库,可以存放一段时间的数据。因此数据从数据源到flume再到Kafka时,数据一方面可以同步到HDFS做离线计算,另一方面可以做实时计

    2022年6月23日
    33
  • Java线程池参数配置

    Java线程池参数配置在线程池的实际使用中,参数的配置总让人难以把握。在网上搜了一下,主要有以下的方案。跟大家分享。1.基本概念1.1ThreadPoolExecutor的重要参数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核心线程会一直存活,及时没有任务需要执行 当线程数小于核心线程数时,即使有线程空闲,线程池也会优先创建新线程处理 设置allowCoreThreadTimeout=true(默认false)时,核心线程会超时关闭queueCapacity:任务队列容量(阻塞队列)当核心线程数达到最大时,

    2022年5月23日
    68
  • Linux抓包工具[通俗易懂]

    Linux抓包工具[通俗易懂]字符界面的的抓包工具—-tcpdump可用选项-A以ASCII格式打印出所有分组,并将链路层的头最小化。-c在收到指定的数量的分组后,tcpdump就会停止。-C在将一个原始分组写入文件之前,检查文件当前的大小是否超过了参数file_size中指定的大小。如果超过了指定大小,则关闭当前文件,然后在打开一个新的文件。参数file_size的单位是兆字节(是1,000,000字节,而不是1,048,576字节)。-d将匹配信息包的代码以人们能够理解的汇编格式给出。-dd将

    2022年10月14日
    5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