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制作过程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制作过程本文将介绍如何自制一个51单片机最小系统及一些附加模块。最终制成的系统将具有烧录程序,运行程序等功能。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博主福利:100G+电子设计学习资源包!

http://mp.weixin.qq.com/mp/homepage?__biz=MzU3OTczMzk5Mg==&hid=7&sn=ad5d5d0f15df84f4a92ebf72f88d4ee8&scene=18#wechat_redirect
————————————————————————————————————————–

 

本文将介绍如何自制一个51单片机最小系统及一些附加模块。最终制成的系统将具有烧录程序,运行程序等功能。

 

先放两张张最终成品如下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制作过程 ​

(正面)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制作过程

(反面–锡接走线法)

 

提醒读者,下载口的布局有点不合理,请调至第五部的测试下载模块处查看!!!!!

好了,接下来正式进入制作环节:

 

第一步:仿真

在win7下采用Proteus 7 Professional绘制仿真原理图,具体绘制操作参考:用proteus绘画51单片机最小系统

为了测试所需,再绘制测试模块,如下: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制作过程

电阻左端分别接单片机的21、22脚,即P2.0、P2.1端口

绘制完成后,为了仿真,再采用Keil uVision4编写测试代码并生成hex文件。具体操作参考文件:

单片机类型015STC90C516RD+A9T15528的代码编写,烧录

 

测试代码如下:

#include <REGX52.H>      //预处理命令
void main(void)     
{
    unsigned int a;     
    while(1)
   {        
       P2_0 = 0;      //设P2.0口为低电平,点亮LED
       for (a=0; a<50000; a++);  //这是一个循环,起延时作用
       P2_0 = 1;      //设P2.0口为高电平,熄灭LED
       for (a=0; a<50000; a++);
           P2_1 = 0;      //设P2.1口为低电平,点亮LED
       for (a=0; a<50000; a++);
       P2_1 = 1;      //设P2.1口为高电平,熄灭LED
       for (a=0; a<50000; a++);
   }
}

 

准备工作做完了,接下开始仿真,整个仿真原理图如下: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制作过程

 

双击单片机,出现如下界面: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制作过程

 

单击上图中Program File栏的文件夹图标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制作过程 ,

进行选择测试代码hex文件,找到需要烧录单片机的hex文件,打开。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制作过程

为了更好的查看线路中电流的流向,建议在Proteus中点击system——set Animation options——在对话框的Animation options 区域选择第三和第四项。

接下来就是查看下仿真结果了,

 

单击图片中第一个按钮开始仿真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制作过程 单击图片中第四个按钮结束仿真。

仿真结果为,两个LED,一个亮、灭,另一个亮灭,如此循环;同时可以看见电流流向的箭头。

 

第二步:准备元器件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制作过程

 

第三步:绘制焊接图

原理图和实物焊接图管脚布局不一样,所以需要先布好局,元器件布局如下图: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制作过程

 

走线图(未画出单片机底座与附近排针接通)如下: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制作过程

 

第四步:焊接

绘制好焊接图后,照着图一部分一部分焊接,就可以了。下图是我采用锡接走线法焊接好后的反面图:

切记不要焊短路了!!

 

第五步:实物测试

1.测试电源模块

给DC插座上电,反复按自锁开关,查看自锁开关附近的LED以及下载口附近的两个LED是否亮灭。

若此处发现故障,则应立即排除故障再进行下一步。

 

2.测试下载模块

用杜邦线连接USB_TTL的GND、RXD、TXD、5V0,如下图: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制作过程

 

杜邦线的另一端连接下载口的顺序从上往下为5V0、TXD、RXD、GND(连接过程中线不会有交叉),如下图: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制作过程

 

打开烧录软件,进行烧录。具体操作参考:单片机类型015STC90C516RD+A9T15528的代码编写,烧录

拔出USB_TTL,给DC插座上电,即可看到接P2.0和P2.1口的LED,P2.0亮-灭-P2.1亮-灭,如此循环。

若此处发现故障,则应立即排除故障再进行下一步。

注:下载模块的+-布局有点不合理,下载的时候不接GND,效果更好!!!!

 

3.测试复位模块

在上一步程序烧录成功后运行程序,待P2.1亮时,按下按钮,可看见P2.0立即亮起。

若此处发现故障,则应立即排除故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52240.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手把手教你学DSP-基于TMS320F28335》书中的错误

    《手把手教你学DSP-基于TMS320F28335》书中的错误1.在书的345页,这种字符串写法是错误的,char*msg。2.估计张卿杰可能是个学着。书的风格感觉就是翻译的PDF文档。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429512065qhq/p/9686253.html…

    2022年5月22日
    30
  • Ngixn动静分离详细配置方法

    Ngixn动静分离详细配置方法目录前言:准备工作一.静态主机配置二.动态主机配置三.动静分离配置四.配置文件目录结构五.测试前言:  为了加快网站的解析速度,可以把动态页面和静态页面由不同的服务器来解析,加快解析速度。降低原来单个服务器的压力。在动静分离的tomcat的时候比较明显,因为tomcat解析静态很慢,其实这些原理的话都很好理解,简单来说,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过滤,然后交给不同的服务器。  静态页面一般直接由Nginx来处理,动态页面则是通过反向代理,代理到后端的Tomcat,然后在做负载均衡,是选择本地静态页面,还是后

    2022年6月2日
    40
  • java入门编程(菜鸟教程)

    java入门编程(菜鸟教程)1.创建一个java程序的步骤a打开editplus软件,选择左上角的file选项,在弹出来的菜单中选择new然后再从弹出来的菜单中选择normaltextb按住ctrl+s快捷键,保存。1选择要保存的位置2给文件命名(以大写的字母开头)3选择文件的后缀,以.java后缀结尾c进行代码的编写,所有字符我们必须都是英文输入状态下的d打开控制台(win+r在弹出左下角的命令行中输入cmd)e找到java源文件的位置,我们使用cd命令定位到我们源文件的文件夹(我们可以在打开的源文件文件夹地址栏

    2022年5月26日
    41
  • csdn的积分(积分计算规则)

    博客积分是衡量博客水平的重要标准,博客的排名也将按照积分排列。这是积分规则: 1、你每发布一篇原创或者翻译文章:可获得10分 2、你每发布一篇转载文章:可获得2分 3、博主你的文章每被评论一次:可获得1分 4、你每发表一次评论:可获得1分(自己给自己评论、博主回复别人对自己博文的评论不获得积分) 5、你每篇博文阅读次数每超过100次:可获得1分,阅读加分最高加到100分,即每篇

    2022年4月15日
    99
  • WeakHashMap

    WeakHashMapWeakHashMap,此种Map的特点是,当除了自身有对key的引用外,此key没有其他引用那么此map会自动丢弃此值,见实例:此例子中声明了两个Map对象,一个是HashMap,一个是WeakHashMap,同时向两个map中放入a、b两个对象,当HashMap&nbsp;remove掉a并且将a、b都指向nu…

    2022年5月31日
    61
  • 三种方法求逆矩阵_列举出求逆矩阵的三个方法

    三种方法求逆矩阵_列举出求逆矩阵的三个方法求出逆矩阵的2种手算方法:待定系数法、伴随矩阵法待定系数法求逆矩阵:首先,我们来看如何使用待定系数法,求矩阵的逆。举例:矩阵A=12-1-3假设所求的逆矩阵为abcd则从而可以得出方程组a+2c=1b+2d=0-a-3c=0-b-3d=1解得a=3b=2c=-1d=-1所以A的逆矩阵A⁻¹=32-1-1伴随矩阵求逆矩阵:伴随矩阵是矩阵元素所对应的代数余子式,所构成的矩阵,转置后得到的新矩阵。我们先求出伴随矩阵A*=-3-211接下来,

    2022年8月21日
    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