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14.04 Desktop的Raid1安装总结

Ubuntu 14.04 Desktop的Raid1安装总结安装基于Ubuntu14.04Desktop的Raid1。由于采用UEFI/GPT方式作为系统启动方式,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异常情况。本文记录安装的过程。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Ubuntu 14.04 Desktop的Raid1安装总结

安装基于Ubuntu14.04 Desktop的Raid1。由于采用UEFI/GPT方式作为系统启动方式,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异常情况。本文记录安装的过程。

安装步骤

  1. 制作好的Ubuntu启动盘(U盘或者CD);
  2. 装有两块相同型号及容量的硬盘的台式机,台式机连接网络;
  3. 安装需要的软件(mdadm和grub-efi);
  4. 使用gparted软件进行分区,创建efi分区;
  5. 使用mdadm创建RAID分区;
  6. 运行ubiquity,进行安装;
  7. 进入已安装的系统,使能boot,并进行备份Boot至另一块硬盘;

具体过程

1. 制作启动盘

从Ubuntu官网下载镜像文件,本文以ubuntu-14.04.3-desktop-amd64为例。使用Linux下的dd命令制作镜像U盘,命令如下:

sudo dd if=./ubuntu-14.04.3-desktop-amd64.iso  of=/dev/sdb4

if:镜像文件;
of:要写入的U盘名称。

2. 启动盘启动

设置BIOS的启动方式,选择U盘或者CD启动。在出现选择方式的时候,选择“Try ubuntu without installing”

3. 安装mdadm和grub-efi

使用如下命令安装软件包:

sudo apt-get install mdadm grub-efi

4. 硬盘分区

由于EFI启动文件不能安装在RAID中,所以要为EFI先建立分区。将两个硬盘(1T硬盘)分别分为三个分区:
500MB分区,FAT32格式,Flag为Boot:用于安装EFI启动文件;
200G,Ext4格式,Flag为Raid:用于RAID1 安装系统;
750G,Ext4格式,Flag为Raid,用于RAID1数据存储。

5. 创建RAID分区

sudo mdadm -Cv /dev/md0 -l1 -n2 /dev/sd[ab]2
sudo mdadm -Cv /dev/md1 -l1 -n2 /dev/sd[ab]3

md0:表示RAID盘符数字0;
-l1:表示创建RAID1;
-n2:表示两块硬盘。

6. 启动Ubuntu安装

运行以下命令安装,注意带上-b,否则安装将失败:
sudo ubiquity -b
在选择安装方式一步,选择“其他”。
会看到有三个硬盘:

/md0
/md1
/sda
—/sda1
—/sda2
—/sda3
/sdb
—/sdb1
—/sdb2
—/sdb3

选择md0格式化创建分区表之后,进行分区操作(以8GB内存、1TB硬盘为例)。
首先在起始处创建190GB的空间,Ext4格式,用于挂载“/”根目录文件;
然后在结尾处创建10GB左右的SWAP空间,用做交换空间;
选择md1格式化创建分区表后,进行分区操作,所用空间用作/home。
(注意:在这个过程中sda1,sdb1为Fat32格式)。

7. 配置已经安装的系统

初始化相关配置,进入安装的系统,如下:

sudo -s
mount /dev/md0p1 /mnt
mount -o bind /dev /mnt/dev
mount -o bind /dev/pts /mnt/dev/pts
mount -o bind /sys /mnt/sys
mount -o bind /proc /mnt/proc
cat /etc/resolv.conf >> /mnt/etc/resolv.conf
chroot /mnt

配置启动:

nano /etc/grub.d/10_linux
# change quick_boot and quiet_boot to 0

禁止quik_boot将避免Diskfilter writes are not supported的问题。
安装需要的软件:

apt-get install -y grub-efi-amd64
apt-get install -y mdadm

安装完之后,修改/etc/mdadm/mdadm.conf ,删除索引,如下:
修改前;
ARRAY /dev/md/0 metadate=1.2 UUID=b42774f4:03ebd7fe:8341599e:b0f48bd1 name=ubuntu:0
修改后:
ARRAY /dev/md/0 UUID=b42774f4:03ebd7fe:8341599e:b0f48bd1
最后修改/etc/default/grub,如下:
修改前:

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quiet splash"
GRUB_CMDLINE_LINUX=""

修改后:

#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quiet splash"
GRUB_CMDLINE_LINUX=""

8. 添加延时脚本

添加延时脚本是为了等待RAID设备启动就绪。没有延时,可能由于RAID没有启动完成,造成一些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添加一定的延时,保证RAID启动。
创建/usr/share/initramfs-tools/scripts/local-premount/sleepAwhile,写入一下代码:

#!/bin/sh
echo
echo "Wait for 30 Seconds"
sleep 10
echo "Wait for 20 Seconds"
sleep 10
echo "Wait for 10 Seconds"
sleep 10
echo "End Waiting"

使能脚本并安装到系统中:

chmod a+x /usr/share/initramfs-tools/scripts/local-premount/sleepAwhile
update-grub
update-initramfs -u

9. 使能从第一个硬盘启动

现在需要配置UEFI启动的参数,如下:

mount /dev/sda1 /boot/efi
grub-install --boot-directory=/boot --bootloader-id=Ubuntu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efi --recheck
update-grub
umount /dev/sda1

以上操作,将启动引导装在/boot/efi/EFI/Ubuntu中。

10. 使能从另一块硬盘启动

由于EFI并不能安装在RAID中,以上的操作只能确保系统从第一块硬盘启动,而不能从第二块硬盘启动。如果第一块硬盘出现问题,则系统将不能启动。以下过程,将使能从第二块硬盘启动。当第一块硬盘异常的时候,系统可以从第二块硬盘正常启动。
将/sda1的内容,克隆到/sdb1中,如下所示:

dd if=/dev/sda1 of=/dev/sdb1

最后,将/sdb1加入到启动目录中,如下:

efibootmgr -c -g -d /dev/sdb -p 1 -L "Ubuntu #2" -l '\EFI\Ubuntu\grubx64.efi'

至此,安装的系统将可以分别从/sda和/sdb硬盘上启动。

11. 重启

现在,可以准备重启,如下:

exit //退出chroot
exit //退出sudo -s
sudo reboot //复位

12. 测试系统启动

将卸下来一块硬盘,上电启动,观察系统启动情况。同上,测试另一块硬盘。

13. 恢复

由于(12)步骤的测试,导致Raid1存在一个硬盘处于不工作状态。当将两块硬盘都连接到电脑上的时候,系统将随机选择一块硬盘启动。此时,我们需要将两块硬盘都添加在Raid1中,确保有两个硬盘在同时工作。
首先,查询当前/dev/md0,/dev/md1的状态:

sudo mdadm -D /dev/md0 /dev/md1
sudo cat /proc/mdstat

根据检查到的信息,提示只有一个设备处于active sync状态,然后将缺失的硬盘添加到raid1的md0,md1中,如下:

sudo mdadm --manage /dev/md0 --add /dev/sdb2
sudo mdadm --manage /dev/md1 --add /dev/sdb3

然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硬盘间的同步。在此期间禁止重启电脑,否则可能造成启动出现问题。
检查同步进度:

$cat /proc/mdstat
Personalities : [linear] [multipath] [raid0] [raid1] [raid5] [raid4] [raid6] [raid10] md0 : active raid1 sda2[0] sdb2[1] 69018 blocks [2/1] [U_] [=>...................] recovery = 9.9% (2423168/24418688) finish=2.8min speed=134597K/sec md1 : active raid1 sda3[0] sdb3[1] 69018 blocks [2/1] [U_] [=>...................] recovery = 6.4% (1572096/24418688) finish=1.9min speed=168545K/sec unused devices: <none>

待同步完成后。
再检查下,确认已安装的Raid1已正常运行。

$sudo mdadm -D /dev/md0
$sudo mdadm -D /dev/md1
$sudo cat /proc/mdstat
Personalities : [linear] [multipath] [raid0] [raid1] [raid5] [raid4] [raid6] [raid10] md0 : active raid1 sda2[0] sdb2[1] 24418688 blocks [2/2] [UU] md1 : active raid1 sda3[0] sdb3[1] 24418688 blocks [2/2] [UU]

更多内容

  1. How to replace a failed harddisk in Linux software RAID? 这个系列可以仔细看下
  2. How to install Ubuntu 14.04 64-bit with a dual-boot RAID 1 partition on an UEFI/GPT system?
  3. How to Install Ubuntu 14.04 with RAID 1 using desktop installer?
  4. How To Set Up Software RAID1 On A Running System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59550.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forkjoin使用_forkjoin与线程池区别

    forkjoin使用_forkjoin与线程池区别ForkJoinPoolinfoForkJoinPool=newForkJoinPool(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2);ForkJoinTask<Map<Long,InfoVO>>forkJoinTask=ThreadPoolManage.infoForkJoinPool.submit(newPriceTask(skuIds,0,skuIds.size(),infoSoaService));

    2022年9月20日
    0
  • 【模式识别】多层感知器 MLP[通俗易懂]

    【模式识别】多层感知器 MLP[通俗易懂]由前面介绍看到,单个感知器能够完成线性可分数据的分类问题,是一种最简单的可以“学习”的机器。但他无法解决非线性问题。比如下图中的XOR问题:即(1,1)(-1,-1)属于同一类,而(1,-1)(-1,1)属于第二类的问题,不能由单个感知器正确分类。即在Minsky和Papert的专著《感知器》所分析的:感知器只能解决所谓一阶谓词逻辑问题:与(AND),或(OR)等,而不能解决异或(XOR)…

    2022年6月18日
    27
  • JavaScript如何截取指定位置的字符串

    JavaScript如何截取指定位置的字符串我们在日常开发中,经常需要对字符串进行删除截取增加的操作,我们这次说一下使用JavaScript截取指定位置的字符串。**一、使用slice()截取**slice()方法可以通过指定的开始和结束位置,提取字符串的某个部分,并以新的字符串返回被提取的部分。它的参数有两个,start和end。start是必须填写的参数,规定从何处开始选取,如果是负数,就是从尾部倒着开始算。end是可选填写的参数,规定从何处结束选择,如果没有指定end的值的话,只有start,那么就是默认从start一直截取到结束的

    2022年5月20日
    26
  • javaweb-svn-1-60

    javaweb-svn-1-60

    2021年5月18日
    100
  • 怎么进行大数据测试?我们需要具备怎样的测试能力?「建议收藏」

    怎么进行大数据测试?我们需要具备怎样的测试能力?「建议收藏」前言:现在大数据这么火,那么作为测试人员,我们应该怎么进行大数据测试?需要具备怎样的测试能力?一、大数据测试实现被分成三个步骤(1):数据阶段验证大数据测试的第一步,也称作pre-hadoop阶段该过程包括如下验证:1、来自各方面的数据资源应该被验证,来确保正确的数据被加载进系统2、将源数据与推送到Hadoop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比较,以确保它们匹配3、验证正确的数据被提取并被加载到HDFS正确的位置该阶段可以使用工具Talend或Datameer,进行数据阶段验证。(2):”MapReduc

    2022年6月4日
    111
  • java对象的上转型对象_0基础前端和后端哪个难学

    java对象的上转型对象_0基础前端和后端哪个难学JSON(JavaScriptObjectNotation,JS对象简谱)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简洁和清晰的层次结构使得JSON成为理想的数据交换语言。易于人阅读和编写,同时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并有效地提升网络传输效率。JSON语法规则在JS语言中,一切都是对象。因此,任何支持的类型都可以通过JSON来表示,例如字符串、数字、对象、数组等。但是对象和数…

    2022年9月18日
    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