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神经网络CNN(2)—— BN(Batch Normalization) 原理与使用过程详解[通俗易懂]

卷积神经网络CNN(2)—— BN(Batch Normalization) 原理与使用过程详解[通俗易懂]BatchNormalization是由google提出的一种训练优化方法。网上对BN解释详细的不多,大多从原理上解释,没有说出实际使用的过程,这里从what,why,how三个角度去解释BN。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前言

Batch Normalization是由google提出的一种训练优化方法。参考论文:Batch Normalization Accelerating Deep Network Training by Reducing Internal Covariate Shift
网上对BN解释详细的不多,大多从原理上解释,没有说出实际使用的过程,这里从what, why, how三个角度去解释BN。

What is BN

Normalization是数据标准化(归一化,规范化),Batch 可以理解为批量,加起来就是批量标准化。
先说Batch是怎么确定的。在CNN中,Batch就是训练网络所设定的图片数量batch_size。

Normalization过程,引用论文中的解释:
这里写图片描述
输入:输入数据x1…xm(这些数据是准备进入激活函数的数据)
计算过程中可以看到,
1.求数据均值
2.求数据方差
3.数据进行标准化(个人认为称作正态化也可以)
4.训练参数γ,β
5.输出y通过γ与β的线性变换得到新的值
在正向传播的时候,通过可学习的γ与β参数求出新的分布值

在反向传播的时候,通过链式求导方式,求出γ与β以及相关权值
这里写图片描述

Why is BN

解决的问题是梯度消失与梯度爆炸。
关于梯度消失,以sigmoid函数为例子,sigmoid函数使得输出在[0,1]之间。
这里写图片描述
事实上x到了一定大小,经过sigmoid函数的输出范围就很小了,参考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如果输入很大,其对应的斜率就很小,我们知道,其斜率(梯度)在反向传播中是权值学习速率。所以就会出现如下的问题,
这里写图片描述
在深度网络中,如果网络的激活输出很大,其梯度就很小,学习速率就很慢。假设每层学习梯度都小于最大值0.25,网络有n层,因为链式求导的原因,第一层的梯度小于0.25的n次方,所以学习速率就慢,对于最后一层只需对自身求导1次,梯度就大,学习速率就快。
这会造成的影响是在一个很大的深度网络中,浅层基本不学习,权值变化小,后面几层一直在学习,结果就是,后面几层基本可以表示整个网络,失去了深度的意义。

关于梯度爆炸,根据链式求导法,
第一层偏移量的梯度=激活层斜率1x权值1x激活层斜率2x…激活层斜率(n-1)x权值(n-1)x激活层斜率n
假如激活层斜率均为最大值0.25,所有层的权值为100,这样梯度就会指数增加。

How to use BN

先解释一下对于图片卷积是如何使用BN层。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是文章卷积神经网络CNN(1)中5×5的图片通过valid卷积得到的3×3特征图(粉红色)。这里假设通道数为1,batch为4,即大小为[4,1,3,3] (n,c,h,w)。特征图里的值,作为BN的输入,这里简化输出只有一个channel,也就是这一个4x3x3个数值通过BN计算并保存均值与方差,并通过当前均值与方差计算归一化的值,最后根据γ,β以及归一化得值计算BN层输出。假如输入是3个通道,就是在通道的维度上进行bn,所以会有3个γ,β参数。

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细节:
网络训练中以batch_size为最小单位不断迭代,很显然,新的batch_size进入网络,由于每一次的batch有差异,实际是通过变量,以及滑动平均来记录均值与方差。训练完成后,推断阶段时通过γ, β,以及记录的均值与方差计算bn层输出。

结合论文中给出的使用过程进行解释
这里写图片描述
输入:待进入激活函数的变量
输出:
1.对于K个激活函数前的输入,所以需要K个循环。每个循环中按照上面所介绍的方法计算均值与方差。通过γ,β与输入x的变换求出BN层输出。
2.在反向传播时利用γ与β求得梯度从而改变训练权值(变量)。
3.通过不断迭代直到训练结束,得到γ与β,以及记录的均值方差。
4.在预测的正向传播时,使用训练时最后得到的γ与β,以及均值与方差的无偏估计,通过图中11:所表示的公式计算BN层输出。
至此,BN层的原理与使用过程就解释完毕,给出的解释都是本人觉得值得注意或这不容易了解的部分,如有錯漏,请指正。
BN层正向传播之前存在勘误,博文已经过修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61329.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java 调用.asmx_Java调用asmx的一个例子

    java 调用.asmx_Java调用asmx的一个例子importjava.util.Vector;importjavax.xml.namespace.QName;importjavax.xml.rpc.ParameterMode;importjavax.xml.rpc.encoding.XMLType;importorg.apache.axis.client.Call;importorg.apache.axis.client.Servi…

    2022年6月7日
    24
  • 深入理解Java类型信息(Class对象)与反射机制

    深入理解Java类型信息(Class对象)与反射机制【版权申明】未经博主同意,谢绝转载!(请尊重原创,博主保留追究权)http://blog.csdn.net/javazejian/article/details/70768369出自【zejian的博客】关联文章:深入理解Java类型信息(Class对象)与反射机制深入理解Java枚举类型(enum)深入理解Java注解类型(@Annotation)深入理解

    2022年6月9日
    23
  • 全排列 leetcode_leetcode top100

    全排列 leetcode_leetcode top100原题链接给定一个 没有重复 数字的序列,返回其所有可能的全排列。示例:输入: [1,2,3]输出:[ [1,2,3], [1,3,2], [2,1,3], [2,3,1], [3,1,2], [3,2,1]]题解回溯即可class Solution {public: vector<vector<int> >res; vector<int>t; void dfs(int num,int len,vecto

    2022年8月8日
    1
  • 10.17「建议收藏」

    10.17「建议收藏」10.17

    2022年4月20日
    47
  • 深挖P2P传输技术,升级与创新并举

    深挖P2P传输技术,升级与创新并举你用过P2P传输吗?现在的P2P传输可以说是继局域网、ftp、http之后最广泛使用的文件分享和传播途径,被众多企业运用在工作中。P2P传输,全称“点对点传输”,是一种文件即时传输方式,目标是让所有客户端都能提供资源,包括带宽、存储空间、计算能力。P2P传输技术有很多应用,包括共享各种格式音频、视频、数据等。**P2P传输技术是如何实现即时传输?为什么P2P传输可以被众多企业接受?**本文,我们将带着这两个问题出发,深挖P2P传输技术。一、一张图看懂P2P传输技术传统的http传输是服务器上直接复制

    2022年7月16日
    13
  • Map转对象_json对象转map

    Map转对象_json对象转mapjava对象转map:https://blog.csdn.net/to_Date32/article/details/78190785

    2022年5月3日
    28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