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神经网络原理及实现

BP神经网络原理及实现BP神经网络原理经典的BP神经网络通常由三层组成:输入层,隐含层与输出层.通常输入层神经元的个数与特征数相关,输出层的个数与类别数相同,隐含层的层数与神经元数均可以自定义.每个神经元代表对数据的一次处理:每个隐含层和输出层神经元输出与输入的函数关系为:其中Wij表示神经元i与神经元j之间连接的权重,Oj代表神经元j的输出,sigmod是一个特殊的函数用于将任意实数映射到(0,1)区间.上文中的sigmod函数称为神经元的激励函数(activationfunction),除了sig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BP神经网络原理

经典的BP神经网络通常由三层组成: 输入层, 隐含层与输出层.通常输入层神经元的个数与特征数相关,输出层的个数与类别数相同, 隐含层的层数与神经元数均可以自定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个神经元代表对数据的一次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个隐含层和输出层神经元输出与输入的函数关系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Wij表示神经元i与神经元j之间连接的权重,Oj代表神经元j的输出, sigmod是一个特殊的函数用于将任意实数映射到(0,1)区间.

上文中的sigmod函数称为神经元的激励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 除了sigmod函数1/1+e^-IL外, 常用还有tanh和ReLU函数.

我们用一个完成训练的神经网络处理回归问题, 每个样本拥有n个输入.相应地,神经网络拥有n个输入神经元和1个输出神经元.

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在输入层额外增加一个偏置神经元, 提供一个可控的输入修正;或者为每个隐含层神经元设置一个偏置参数.

我们将n个特征依次送入输入神经元, 隐含层神经元获得输入层的输出并计算自己输出值, 输出层的神经元根据隐含层输出计算出回归值.

上述过程一般称为前馈(Feed-Forward)过程, 该过程中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与多维函数无异.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如何训练这个神经网络.

作为监督学习算法,BP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即是根据前馈得到的预测值和参考值比较, 根据误差调整连接权重Wij的过程.

训练过程称为反向传播过程(BackPropagation), 数据流正好与前馈过程相反.

首先我们随机初始化连接权重Wij, 对某一训练样本进行一次前馈过程得到各神经元的输出.

首先计算输出层的误差:

Ej=sigmod′(Oj)∗(Tj−Oj)=Oj(1−Oj)(Tj−Oj)

其中Ej代表神经元j的误差,Oj表示神经元j的输出, Tj表示当前训练样本的参考输出, sigmod′(x)是上文sigmod函数的一阶导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隐含层误差:

Ej=sigmod′(Oj)∗∑kEkWjk=Oj(1−Oj)∑kEkWjk

隐含层输出不存在参考值, 使用下一层误差的加权和代替(Tj−Oj).

计算完误差后就可以更新Wij和θj:

Wij=Wij+λEjOi

其中λ是一个称为学习率的参数,一般在(0,0.1)区间上取值.

实际上为了加快学习的效率我们引入称为矫正矩阵的机制, 矫正矩阵记录上一次反向传播过程中的EjOi值, 这样Wj更新公式变为:

Wij=Wij+λEjOi+μCij

μ是一个称为矫正率的参数.随后更新矫正矩阵:

Cij=EjOi

每一个训练样本都会更新一次整个网络的参数.我们需要额外设置训练终止的条件.

最简单的训练终止条件为设置最大迭代次数, 如将数据集迭代1000次后终止训练.

单纯的设置最大迭代次数不能保证训练结果的精确度, 更好的办法是使用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作为终止训练的依据.

损失函数可以选用输出层各节点的方差:

L=∑j(Tj−Oj)2

为了避免神经网络进行无意义的迭代, 我们通常在训练数据集中抽出一部分用作校验.当预测误差高于阈值时提前终止训练.

Python实现BP神经网络

首先实现几个工具函数:

def rand(a, b):
	return (b - a) * random.random() + a

def make_matrix(m, n, fill=0.0):  # 创造一个指定大小的矩阵
    mat = []
    for i in range(m):
        mat.append([fill] * n)
    return mat

定义sigmod函数和它的导数:

def sigmoid(x):
    return 1.0 / (1.0 + math.exp(-x))

def sigmod_derivate(x):
    return x * (1 - x)

定义BPNeuralNetwork类, 使用三个列表维护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神经元, 列表中的元素代表对应神经元当前的输出值.使用两个二维列表以邻接矩阵的形式维护输入层与隐含层, 隐含层与输出层之间的连接权值, 通过同样的形式保存矫正矩阵.

定义setup方法初始化神经网络:

    def setup(self, ni, nh, no):
        self.input_n = ni + 1  # 因为需要多加一个偏置神经元,提供一个可控的输入修正
        self.hidden_n = nh
        self.output_n = no
        # 初始化神经元
        self.input_cells = self.input_n * [1.0]
        self.hidden_cells = self.hidden_n * [1.0]
        self.output_cells = self.output_n * [1.0]
        # 初始化权重矩阵
        self.input_weights = make_matrix(self.input_n, self.hidden_n)
        self.output_weights = make_matrix(self.hidden_n, self.output_n)
        # 权重矩阵随机激活
        for i in range(self.input_n):
            for h in range(self.hidden_n):
                self.input_weights[i][h] = rand(-0.2, 0.2)

        for h in range(self.hidden_n):
            for o in range(self.output_n):
                self.output_weights[h][o] = rand(-0.2, 0.2)

        # 初始化矫正矩阵
        self.input_correction = make_matrix(self.input_n, self.hidden_n)
        self.output_correction = make_matrix(self.hidden_n, self.output_n)

定义predict方法进行一次前馈, 并返回输出:

    def predict(self, inputs):
        # 激活输入层
        for i in range(self.input_n - 1):
            self.input_cells[i] = inputs[i]
        # 激活隐藏层
        for j in range(self.hidden_n):
            total = 0.0
            for i in range(self.input_n):
                total += self.input_cells[i] * self.input_weights[i][j]
            self.hidden_cells[j] = sigmoid(total)
        for k in range(self.output_n):
            total = 0.0
            for j in range(self.hidden_n):
                total += self.hidden_cells[j] * self.output_weights[j][k]
            self.output_cells[k] = sigmoid(total)
        return self.output_cells[:]

定义back_propagate方法定义一次反向传播和更新权值的过程, 并返回最终预测误差:

    def back_propagate(self, case, label, learn, correct):
        # 前馈
        self.predict(case)
        # 获取输出层误差
        output_deltas = [0.0] * self.output_n
        for o in range(self.output_n):
            error = label[o] - self.output_cells[o]
            output_deltas[o] = sigmod_derivate(self.output_cells[o]) * error
        # 获取隐藏层误差
        hidden_deltas = [0.0] * self.hidden_n
        for h in range(self.hidden_n):
            error = 0.0
            for o in range(self.output_n):
                error += output_deltas[o] * self.output_weights[h][o]
            hidden_deltas[h] = sigmod_derivate(self.hidden_cells[h]) * error
        # 更新输出权重
        for h in range(self.hidden_n):
            for o in range(self.output_n):
                # Wij=Wij+λEjOi+μCij
                change = output_deltas[o] * self.hidden_cells[h]
                self.output_weights[h][o] += learn * change + correct * self.output_correction[h][o]
        # 更新输入权重
        for i in range(self.input_n):
            for h in range(self.hidden_n):
                # Wij=Wij+λEjOi+μCij
                change = hidden_deltas[h] * self.input_cells[i]
                self.input_weights[i][h] += learn * change + correct * self.input_correction[i][h]
                self.input_correction[i][h] = change

        # 获取全局误差
        error = 0.0
        for o in range(len(label)):
            error += 0.5 * (label[o] - self.output_cells[o]) ** 2
        return error

定义train方法控制迭代, 该方法可以修改最大迭代次数, 学习率λ, 矫正率μ三个参数.

    def train(self, cases, labels, limit=10000, learn=0.05, correct=0.1):
        for i in range(limit):
            error = 0.0
            for i in range(len(cases)):
                label = labels[i]
                case = cases[i]
                error += self.back_propagate(case, label, learn, correct)

编写test方法,演示如何使用神经网络学习异或逻辑:

def test(self):
	cases = [
            [00][01][10][11]]
	labels = [[0][1][1][0]]
	self.setup(251)  # 设置各层的神经元数量
	self.train(cases, labels, 100000.50.1)
	for case in cases:
		print(self.predict(case))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BP神经网络的理解主要难点在于各层误差和权重的更新上面,涉及到一系列数学公式,只要把数学公式弄懂就会理解代码为什么这样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62096.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321_MediaType Media Type 是什么

    321_MediaType Media Type 是什么MediaType是什么MediaType在网络协议的消息头里面叫做Content-Type使用两部分的标识符来确定一个类型所以我们用的时候其实就是为了表明我们传的东西是什么类型比如application/json:JSON格式的数据,在RFC4627中定义application/javascript:JavaScript,在RFC4329中定义但是…

    2022年5月9日
    79
  • YUV介绍

    YUV介绍YUV表示的含义人们常用RGB表示三基色,而且RGB也可以表示出所有颜色。但视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眼主要是对光的感知,人的视觉系统对光的感知程度用亮度(luminance)和色度(chrominance)两个属性表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YUV。Y就是亮度感知,而色度感知分为两个属性:色相(hue)和色饱和度(saturation)。色相也就是U,是由光波的峰值定义的,描述的是光的颜色;色饱和度V…

    2022年7月16日
    12
  • 通过全备+主从同步恢复被drop的库或表

    通过全备+主从同步恢复被drop的库或表

    2021年6月9日
    83
  • java战斗系列-战斗MAVENPW结构

    java战斗系列-战斗MAVENPW结构

    2022年1月1日
    41
  • ipx防水等级表_说明知识运用的方法

    ipx防水等级表_说明知识运用的方法“××”是两位数字,第一位表示对固体的防护等级,第二位表示对液体的防护等级。固体防护等级有7个等级;液体防护等级有9个等级;防尘等级(固体防护等级有7个等级)0:没有保护1:防止大的固体侵入2:防止中等大小的固体侵入3:防止小固体进入侵入4:防止物体大于1mm的固体进入5:防止有害的粉尘堆积6:完全防止粉尘进入防水等级(液体防护等级有9个…

    2025年6月4日
    0
  • car 承诺访问速率committed access rate

    car 承诺访问速率committed access rate

    2021年7月25日
    58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