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偷窥到socket对应的内核缓冲区中有什么数据? 有多少数据?—利用recv的MSG_PEEK和ioctlsocket的FIONREAD

如何偷窥到socket对应的内核缓冲区中有什么数据? 有多少数据?—利用recv的MSG_PEEK和ioctlsocket的FIONREAD很多时候,应用程序仅仅想知道内核缓冲区中有什么数据,或者想知道有多少数据可读,也就是说,应用程序仅仅想偷窥一下里面的数据,并不是想偷取,那怎么办呢?事实上,我们之前已经大致说过,现在,我们继续来复习一下recv的MSG_PEEK:服务端程序为:#include#include//winsock接口#pragmacomm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很多时候, 应用程序仅仅想知道内核缓冲区中有什么数据, 或者想知道有多少数据可读, 也就是说, 应用程序仅仅想偷窥一下里面的数据, 并不是想偷取, 那怎么办呢?

 

       事实上, 我们之前已经大致说过, 现在, 我们继续来复习一下recv的MSG_PEEK:

       服务端程序为:

 

#include <stdio.h>
#include <winsock2.h> // winsock接口
#pragma comment(lib, "ws2_32.lib") // winsock实现

int main()
{
	WORD wVersionRequested;  // 双字节,winsock库的版本
	WSADATA wsaData;         // winsock库版本的相关信息
	
	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1, 1); // 0x0101 即:257
	

	// 加载winsock库并确定winsock版本,系统会把数据填入wsaData中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
	

	// AF_INET 表示采用TCP/IP协议族
	// SOCK_STREAM 表示采用TCP协议
	// 0是通常的默认情况
	unsigned int sockSrv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SOCKADDR_IN addrSrv;

	addrSrv.sin_family = AF_INET; // TCP/IP协议族
	addrSrv.sin_addr.S_un.S_addr = inet_addr("127.0.0.1"); // socket对应的IP地址
	addrSrv.sin_port = htons(8888); // socket对应的端口

	// 将socket绑定到某个IP和端口(IP标识主机,端口标识通信进程)
	bind(sockSrv,(SOCKADDR*)&addrSrv, sizeof(SOCKADDR));

	// 将socket设置为监听模式,5表示等待连接队列的最大长度
	listen(sockSrv, 5);

	SOCKADDR_IN addrClient;
	int len = sizeof(SOCKADDR);

	while(1)
	{
		// sockSrv为监听状态下的socket
		// &addrClient是缓冲区地址,保存了客户端的IP和端口等信息
		// len是包含地址信息的长度
		// 如果客户端没有启动,那么程序一直停留在该函数处
		unsigned int sockConn = accept(sockSrv,(SOCKADDR*)&addrClient, &len);
		
		while(1)
		{
			getchar();

			char sendBuf[100] = "good";
			send(sockConn, sendBuf, strlen(sendBuf), 0); // 每次发送5个字节过去
		}
	}
		
	closesocket(sockSrv);
	WSACleanup();
	
	return 0;
}

      开启服务端。

 

 

      客户端程序为:

 

#include <winsock2.h>
#include <stdio.h>
#pragma comment(lib, "ws2_32.lib")

int main()
{
	WORD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wsaData;
	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1, 1);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

	SOCKET sockClien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SOCKADDR_IN addrSrv;
	addrSrv.sin_addr.S_un.S_addr = inet_addr("127.0.0.1");
	addrSrv.sin_family = AF_INET;
	addrSrv.sin_port = htons(8888);
	connect(sockClient, (SOCKADDR*)&addrSrv, sizeof(SOCKADDR));

	while(1)
	{
        char recvBuf[100] = {0};  
        recv(sockClient, recvBuf, 100 - 1, MSG_PEEK);  // 注意: 最后的参数是MSG_PEEK, 而不是0

        //printf("%s\n", recvBuf);  // 不要用这个, 否则打印不全,要用下面的:
		int i = 0;
		for(i = 0; i < 99; i++)
		{
			putchar(recvBuf[i]);
		}
		
		getchar();
	}

	closesocket(sockClient);
	WSACleanup();

	return 0;
}

     开启客户端。

 

 

     我们看到, 当服务端不停地给客户端发送数据的时候, 客户端的recv并不会把数据从内核缓冲区中取出来, 此时, 内核缓冲区中的数据不断累积, 每次累积5个字节。 在实际实验中, 我发了3次, 客户端接收3次,客户端的结果如下:

good  (第1次偷窥到的)

good good (第2次偷窥到的)

good good good (第3次偷窥到的)

      可以看到, 数据在内核缓冲区确实是不断积累的, 也从侧面证明了, recv并只是在偷窥, 而非偷取。 好, 我们关掉服务端和客户端, 不要影响后面的实验。

 

      继续讨论, 有的时候, 我们不是想看里面有什么数据, 而是想知道里面有多少数据(可能是为了便于知道随后该读取多少), 其实, 用recv的MSG_PEEK也是可以做到的, 但更好的方法是, 直接利用ioctlsocket的FIONREAD去获取。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 却不知道FIONREAD中这个N的对应的具体单词, 那我就斗胆猜测是not, 也就是说, FIONREAD是function, input, output, not, read的缩写, 从字面意思看, 它不会去read(此处指代偷取)出来内核缓冲区里面的数据。 该看程序了:

      服务端程序依然为:

 

#include <stdio.h>
#include <winsock2.h> // winsock接口
#pragma comment(lib, "ws2_32.lib") // winsock实现

int main()
{
	WORD wVersionRequested;  // 双字节,winsock库的版本
	WSADATA wsaData;         // winsock库版本的相关信息
	
	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1, 1); // 0x0101 即:257
	

	// 加载winsock库并确定winsock版本,系统会把数据填入wsaData中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
	

	// AF_INET 表示采用TCP/IP协议族
	// SOCK_STREAM 表示采用TCP协议
	// 0是通常的默认情况
	unsigned int sockSrv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SOCKADDR_IN addrSrv;

	addrSrv.sin_family = AF_INET; // TCP/IP协议族
	addrSrv.sin_addr.S_un.S_addr = inet_addr("127.0.0.1"); // socket对应的IP地址
	addrSrv.sin_port = htons(8888); // socket对应的端口

	// 将socket绑定到某个IP和端口(IP标识主机,端口标识通信进程)
	bind(sockSrv,(SOCKADDR*)&addrSrv, sizeof(SOCKADDR));

	// 将socket设置为监听模式,5表示等待连接队列的最大长度
	listen(sockSrv, 5);

	SOCKADDR_IN addrClient;
	int len = sizeof(SOCKADDR);

	while(1)
	{
		// sockSrv为监听状态下的socket
		// &addrClient是缓冲区地址,保存了客户端的IP和端口等信息
		// len是包含地址信息的长度
		// 如果客户端没有启动,那么程序一直停留在该函数处
		unsigned int sockConn = accept(sockSrv,(SOCKADDR*)&addrClient, &len);
		
		while(1)
		{
			getchar();

			char sendBuf[100] = "good";
			send(sockConn, sendBuf, strlen(sendBuf), 0); // 发送数据到客户端,最后一个参数一般设置为0
		}
	}
		
	closesocket(sockSrv);
	WSACleanup();
	
	return 0;
}

     开启服务端:

 

    

     再看客户端, 程序为:

 

#include <winsock2.h>
#include <stdio.h>
#pragma comment(lib, "ws2_32.lib")

int main()
{
	WORD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wsaData;
	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1, 1);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

	SOCKET sockClien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SOCKADDR_IN addrSrv;
	addrSrv.sin_addr.S_un.S_addr = inet_addr("127.0.0.1");
	addrSrv.sin_family = AF_INET;
	addrSrv.sin_port = htons(8888);
	connect(sockClient, (SOCKADDR*)&addrSrv, sizeof(SOCKADDR));

	while(1)
	{
		getchar();
		unsigned long bytes = 0;
		ioctlsocket(sockClient, FIONREAD, &bytes); // 探测内核缓冲区中有多少数据可以接收
		printf("%d\n", bytes);
	}

	closesocket(sockClient);
	WSACleanup();

	return 0;
}

      开启它。

 

 

      我们同样让服务端端依次发3次数据, 发第一次后, 客户端探测, 发现有5个字节, 发第二次, 客户端再探测, 发现有10个字节, 发第三次, 客户端再次探测, 发现有15个字节, 可见, 正确探测到了内核缓冲区待接收的数据的多少。 客户端结果为:

5

10

15

 

     以上两种方法在利用tcp keepalive进行断网检测中经常用到, 后面我会继续介绍tcp keepalive的断网检测。 

 

     ok, 本文就到此为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63628.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EPPlus使用

    EPPlus使用看看我公式计算excel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公式计算,在Epplus中运用公式有两种方式,你都可以尝试一下:worksheet.Cells[“D2:D5″].Formula=”B2*C2”;//这是乘法的公式,意思是第二列乘以第三列的值赋值给第四列,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明了worksheet.Cells[6,2,6,4].Formula=string.Format(“SUBT…

    2022年6月16日
    51
  • springboot整合shiro实现权限控制

    springboot整合shiro实现权限控制ApacheShiro是一个强大且易用的Java安全框架,执行身份验证、授权、密码学和会话管理。使用Shiro的易于理解的API,您可以快速、轻松地获得任何应用程序,从最小的移动应用程序到最大的网络和企业应用程序。上个月写了一个在线教育的项目用到了shiro权限控制,这几天又复盘了一下,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究,来总结一下。下面所总结的有关shiro的代码已经传到我的github上,可以访问下面的……

    2025年8月22日
    3
  • Java内存管理-掌握自定义类加载器的实现(七)

    勿在流沙筑高台,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做一个积极的人编码、改bug、提升自己我有一个乐园,面向编程,春暖花开!上一篇分析了ClassLoader的类加载相关的核心源码,也简单介绍了ClassLoader的设计思想,读源码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还是这个是必须要走的过程,学习源码中的一些思想,一些精髓,看一下大神级人物是怎么写出那么牛逼的代码。我们能够从中学到一点点东西,那也是一种进步和成长了…

    2022年2月28日
    31
  • eclipse 自动补全提示会卡死[通俗易懂]

    eclipse 自动补全提示会卡死[通俗易懂]这是Eclipse3.6版本的特有问题,想彻底解决此问题的话,还是建议换为3.5/3.4;在保持版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按如下方法优化下:解决办法:1.找到你的JDK安装目录下的src.zip文件;2.打开eclipse:Window菜单->Preference->Java->InstalledJREs;3.在列表中选择你eclipse正在使用的JRE,然后Edit;

    2022年10月15日
    1
  • linux的vim显示行号(vim添加行号)

    打开vim的配置文件/etc/vim/vimrcsudovim/etc/vim/vimrc然后找到#setnumber,把注释取消就行了如果没有,就自己加一行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dj8023/p/10837480.html…

    2022年4月11日
    131
  • Java HotSpot VM Options 参数设置

    Java HotSpot VM Options 参数设置

    2021年6月18日
    107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