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j 1088 记忆化搜索||动态规划

poj 1088 记忆化搜索||动态规划poj1088    记忆化搜索也也是采用递归深搜的对数据进行搜索,但不同于直接深搜的方式,记忆化搜索是在每次搜索时将得到的结果保存下来,避免了重复计算,这就是所谓的记忆化。记忆化应该是属于动态规划。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搜索最长最长连续增子序列,1 234567,当然这个例子比较特殊,但足以说明情况。   对于这种问题,我们可以先搜索以1开始的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系列IDE使用 1年只要46元 售后保障 童叟无欺

   poj 1088  
     记忆化搜索也也是采用递归深搜的对数据进行搜索,但不同于直接深搜的方式,记忆化搜索是在每次搜索时将得到的结果保存下来,避免了重复计算,这就是所谓的记忆化。记忆化应该是属于动态规划。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搜索最长最长连续增子序列, 1  2 3 4 5 6 7, 当然这个例子比较特殊,但足以说明情况。
      对于这种问题,我们可以先搜索以1开始的,定义一个函数dfs(1), 然后在dfs(1)中将第二个与一个数比较,如果大的话返回1+dfs(2)。。。。依次递归, 然后我们搜索分别以1 2 …………开头的子序列,当我们dfs(3)时,实际上我们在dfs(2)和dfs(1)的时候早就把它计算过了,如果数据量大的话我们会重复计算多次,但如果我们在计算过程中保存结果,我们就会消除好多重复的计算,这也是动态规划的思想。

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h[101][101];
int ans[101][101];
int dx[4] = {0, 1, 0, -1};
int dy[4] = {1, 0, -1, 0};

int dfs(int x, int y)
{
    if (ans[x][y] > 0)
        return ans[x][y];
    int f = 1;
    for (int i = 0; i < 4; i++)
    {
        int tx = x + dx[i];
        int ty = y + dy[i];
        if (h[tx][ty] < h[x][y])
        {
            f = 0;
            ans[x][y] =max(ans[x][y], 1+dfs(tx, ty));
        }
    }
    if (f)
        return 1;
    return ans[x][y];
}

int main()
{
    int r, c;
    while (scanf("%d %d",&r, &c) != EOF)
    {
        int mans = 0;
        memset(h, 0x3f, sizeof(h));
        memset(ans, 0, sizeof(ans));
        for (int i = 1; i <= r; i++)
        {
            for (int j = 1; j <= c; j++)
            {
                scanf("%d",&h[i][j]);
            }
        }
        for (int i = 1; i <= r; i++)
        {
            for (int j = 1; j <= c; j++)
            {
                mans = max(mans, dfs(i, j));
            }
        }
        printf("%d\n",mans);
    }
    return 0;
}

动态规划解题方法:

动态规划是先求出子问题的最优解,然后用已求得的子问题的最优解,然后逐步扩大求解范围,最终获得整体最优解。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math>
#include<cstring>
#include<cstdio>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dot//创建一个结构体存储每个点的信息
{
    int x;
    int y;
    int h;
};
dot line[20000]; //将每个点存入该结构体数组
int height[120][120]; //用于存储input
int len[120][120];  //dp数组,存储每个点的最优解
int cmp( const void *a ,const void *b) //快速排序的参考函数
{
    if((*(dot *)a).h>(*(dot *)b).h)
        return 1;
    else return -1;
}
int main ()
{
    int m,n;
    cin>>m>>n;
    int i,j;
    int flag=-1;
    int max=0;
    for(i=1;i<=m;i++)
    {
        for(j=1;j<=n;j++)
        {
            flag++;
            scanf("%d",&height[i][j]);
            line[flag].x=i;
            line[flag].y=j;
            line[flag].h=height[i][j];
        }
    } //这个双层循环用来完成数据收集的工作
    qsort(line,m*n,sizeof(line[0]),cmp); //对结构体的h参数进行排序
    for(i=0;i<m*n;i++)
    {
        if(height[line[i].x][line[i].y]<height[line[i].x][line[i].y+1]&&len[line[i].x][line[i].y]>=len[line[i].x][line[i].y+1])
        {
            len[line[i].x][line[i].y+1]=len[line[i].x][line[i].y]+1;
        }
        if(height[line[i].x][line[i].y]<height[line[i].x+1][line[i].y]&&len[line[i].x][line[i].y]>=len[line[i].x+1][line[i].y])
        {
            len[line[i].x+1][line[i].y]=len[line[i].x][line[i].y]+1;
        }
        if(height[line[i].x][line[i].y]<height[line[i].x][line[i].y-1]&&len[line[i].x][line[i].y]>=len[line[i].x][line[i].y-1])
        {
            len[line[i].x][line[i].y-1]=len[line[i].x][line[i].y]+1;
        }
        if (height[line[i].x][line[i].y]<height[line[i].x-1][line[i].y]&&len[line[i].x][line[i].y]>=len[line[i].x-1][line[i].y])
        {
            len[line[i].x-1][line[i].y]=len[line[i].x][line[i].y]+1;
        }
    } //动态规划过程
    for(i=1;i<=m;i++)
    {
        for(j=1;j<=n;j++)
        {
            if(len[i][j]>max)
                max=len[i][j];
        }
    } //遍历len数组,求出最大值
    cout<<max+1<<endl;// 因为初始值是0,所以最后要加一
    return 0;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64453.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什么叫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xml是非结构化数据)

    计算机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是指由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和实现的数据,严格地遵循数据格式与长度规范,主要通过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也称作行数据,一般特点是:数据以行为单位,一行数据表示一个实体的信息,每一行数据的属性是相同的。比如: id name gen…

    2022年4月17日
    52
  • 美化包软件_美化桌面的软件

    美化包软件_美化桌面的软件前言在我们进行自动化测试的时候,用例往往是成百上千,执行的时间是几十分钟或者是小时级别。有时,我们在调试那么多用例的时候,不知道执行到什么程度了,而pytest-sugar插件能很好解决我们的痛点。

    2022年7月31日
    5
  • CSS calc()函数与单位vh 常见height:100vh[通俗易懂]

    CSS calc()函数与单位vh 常见height:100vh[通俗易懂]calc()函数属于CSS3版本内容,用于动态计算长度值。例如:width:calc(100%-10px);需要注意的是,运算符前后都需要保留一个空格。calc()函数支持”+”,”-“,”*”,”/”运算;举例,给一个div动态设置宽度如下:#divBox{position:absolute;left:50px;width:calc(100%-100p…

    2022年6月5日
    45
  • spdlog开源库使用

    spdlog开源库使用spdlogspdlog是一个非常简单快速的日志库。到现在为止仅仅简单尝试了一下,使用体验比较满意。这里推荐一下。下面是开源库的源地址:源地址安装$gitclonehttps://github.com/gabime/spdlog.git$cdspdlog&&mkdirbuild&&cdbuild$cmake..&&make-j安装也非常简单,只有三条命令。支持的系统Linux,FreeBSD,OpenBS

    2022年6月23日
    30
  • 吞吐量与并发的公式,优化和参考值的关系_并发量怎么计算

    吞吐量与并发的公式,优化和参考值的关系_并发量怎么计算下面的都是整理别人的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有什么不对请多多指教。1.公式:响应时间(RT)是指系统对请求作出响应的时间。吞吐量(Throughput)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请求的数量。并发用户数(Maximumconcurrentuser)是指系统可以同时承载的正常使用系统功能的用户的数量。吞吐量一般指相当一段时间内测量出来的系统单位时间处理的任务数或事务数(我的理解,…

    2022年8月30日
    0
  • 河北对口计算机专业一分一档6,河北高考一分一档表出炉,616分成“名校坎”,多数学生是白折腾…

    河北对口计算机专业一分一档6,河北高考一分一档表出炉,616分成“名校坎”,多数学生是白折腾…文/喵喵萌宝教育记(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真正能够决定孩有没有“大学命”的不是成绩,而是孩子在全省的排名。这句话相信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一定不会感到陌生,毕竟每年的招生人数有限,势必会选择排名靠前的考生优先录取。这也导致各地每年的“一分一档线”成为家长的新关注热点。可对于21年的河北考生来说,今年的“一分一档线”却成为了孩子名校梦的破碎现场,即使拿下600多的高分,学生也很难获得名校的入场券。河北…

    2022年7月13日
    19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