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tplib介绍[通俗易懂]

jrtplib介绍[通俗易懂]程序流程发送:获得接收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创建RTP会话指定RTP数据接收端设置RTP会话默认参数发送流媒体数据接收:获得用户指定的端口号创建RTP会话设置接收模式接受RTP数据检索RTP数据源获取RTP数据报删除RTP数据报1.初始化I、在使用JRTPLIB进行实时流媒体数据传输之前,首先应该生成R…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系列IDE使用 1年只要46元 售后保障 童叟无欺

程序流程
发送:获得接收端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        创建 RTP 会话        指定 RTP 数据接收端 设置 RTP 会话 默认参数   发送流媒体数据
接收:获得用户指定的端口号  创建RTP会话  设置接收模式  接受RTP数据  检索RTP数据源  获取RTP数据报 删除RTP数据报

1.初始化

I、在使用 JRTPLIB 进行实时流媒体数据传输之前,首先应该生成 RTPSession 类的一个实例来表示此次 RTP会话,然后调用 Create() 方法来对其进行初始化操作。RTPSession 类的 Create() 方法只有一个参数,用来指明此次 RTP 会话所采用的端口号。

RTPSession sess;  
sess.Create(5000);

JRTPLIB-3.11中已经修改了Create(prot)方法。新的Create方法被修改为Create(sessparams,&transparams)。其中的两个参数需要如下先定义:

RTPUDPv4TransmissionParams transparams;
RTPSessionParams sessparams;

sessparams.SetOwnTimestampUnit(1.0/8000.0);/*设置时间戳,1/8000表示1秒钟采样8000次,即录音时的8KHz*/

sessparams.SetAcceptOwnPackets(true);

transparams.SetPortbase(portbase);/*本地通讯端口*/

II、设置恰当的时戳单元,是 RTP 会话初始化过程所要进行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这是通过调用 RTPSession类的 SetTimestampUnit() 方法来实现的,前面已经提过。

 

2.数据发送

I、当 RTP 会话成功建立起来之后,接下去就可以开始进行流媒体数据的实时传输了。首先需要设置好数据发送的目标地址,RTP 协议允许同一会话存在多个目标地址,这可以通过调用 RTPSession 类的AddDestination()、DeleteDestination() 和 ClearDestinations() 方法来完成。例如,下面的语句表示的是让 RTP 会话将数据发送到本地主机的 6000 端口:

unsigned long addr = ntohl(inet_addr("127.0.0.1")); 
sess.AddDestination(addr, 6000);

II、目标地址全部指定之后,接着就可以调用 RTPSession 类的 SendPacket() 方法,向所有的目标地址发送流媒体数据。SendPacket() 是 RTPSession 类提供的一个重载函数对于同一个 RTP 会话来讲,负载类型、标识和时戳增量通常来讲都是相同的,JRTPLIB 允许将它们设置为会话的默认参数,这是通过调用 RTPSession 类的 SetDefaultPayloadType()、SetDefaultMark() 和SetDefaultTimeStampIncrement() 方法来完成的。为 RTP 会话设置这些默认参数的好处是可以简化数据的发送,例如,如果为 RTP 会话设置了默认参数:

sess.SetDefaultPayloadType(0);
sess.SetDefaultMark(false);  
sess.SetDefaultTimeStampIncrement(10);

之后在进行数据发送时只需指明要发送的数据及其长度就可以了:

sess.SendPacket(buffer, 5);

在真正的语音传输中,上面的buffer就是我们录音时所得到的buffer。使用上面的函数可以简单的发送,但无法真正的实现RTP传输,我们需要调用另一个接口:sess.SendPacket((void *)buffer,sizeof(buffer),0,false,8000);详细的说明可以查看JRTPLIB的说明文档。

 

3.数据接收

对于流媒体数据的接收端,首先需要调用 RTPSession 类的 PollData() 方法来接收发送过来的 RTP 或者RTCP 数据报。

JRTPLIB-3.11中修改PollData()方法为Poll(),使用都一样

由于同一个 RTP 会话中允许有多个参与者(源),你既可以通过调用 RTPSession 类的

GotoFirstSource() 和 GotoNextSource() 方法来遍历所有的源,也可以通过调用 RTPSession 类的GotoFirstSourceWithData() 和 GotoNextSourceWithData() 方法来遍历那些携带有数据的源。在从 RTP 会话中检测出有效的数据源之后,接下去就可以调用 RTPSession 类的 GetNextPacket() 方法从中抽取 RTP 数据报,当接收到的 RTP 数据报处理完之后,一定要记得及时释放。

JRTPLIB 为 RTP 数据报定义了三种接收模式,其中每种接收模式都具体规定了哪些到达的 RTP 数据报将会被接受,而哪些到达的 RTP 数据报将会被拒绝。通过调用 RTPSession 类的 SetReceiveMode() 方法可以设置下列这些接收模式: 
RECEIVEMODE_ALL  缺省的接收模式,所有到达的 RTP 数据报都将被接受; 
RECEIVEMODE_IGNORESOME  除了某些特定的发送者之外,所有到达的 RTP 数据报都将被接受,而被拒绝的发送者列表可以通过调用 AddToIgnoreList()、DeleteFromIgnoreList() 和 ClearIgnoreList() 方法来进行设置; 
RECEIVEMODE_ACCEPTSOME  除了某些特定的发送者之外,所有到达的 RTP 数据报都将被拒绝,而被接受的发送者列表可以通过调用 AddToAcceptList ()、DeleteFromAcceptList 和 ClearAcceptList () 方法来进行设置。 下面是采用第三种接收模式的程序示例。

if (sess.GotoFirstSourceWithData()) {   
 do {   
          sess.AddToAcceptList(remoteIP, allports,portbase);
           sess.SetReceiveMode(RECEIVEMODE_ACCEPTSOME);

           RTPPacket *pack;         
          pack = sess.GetNextPacket();            // 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delete pack;   } 
 while (sess.GotoNextSourceWithData()); 
 }

完整的代码中,首先需调用Poll()方法接收RTP数据报,然后在BeginDataAccess()和EndDataAccess()之间进行数据接收的操作。此时,我们设定程序一直do-while等待并处理数据

do{

#ifndef RTP_SUPPORT_THREAD
                error_status = sess_client.Poll();
                checkerror(error_status);
#endif // RTP_SUPPORT_THREAD
                sess_client.BeginDataAccess();

                // check incoming packets
                if (sess_client.GotoFirstSourceWithData())
                {
                         printf("Begin play/n");
                        do
                        {
                                RTPPacket *pack;

                                while ((pack = sess_client.GetNextPacket()) != NULL)
                                {
                                        // You can examine the data here
                                        printf("Got packet !/n");
                                        timestamp1 = pack->GetTimestamp();
                                        lengh=pack->GetPayloadLength();
                                        RawData=pack->GetPayloadData();   //得到数据

printf("  timestamp: %dlengh=%d/n",timestamp1,lengh);


                                            int fd = open("/dev/dsp", O_RDWR);
                                            int status = write(fd, RawData,lengh );
                                            printf("Play bytes:%d/n",status);
                                            if (status != lengh)
                                              perror("wrote wrong number of bytes");

                                            status = ioctl(fd, SOUND_PCM_SYNC, 0);
                                            if (status == -1)
                                            perror("SOUND_PCM_SYNC ioctl failed");
                                            printf("Play end/n");
                                             close(fd);
                                        sess_client.DeletePacket(pack);

                                }
                        } while (sess_client.GotoNextSourceWithData());
                         //return 0;

                }

                sess_client.EndDataAccess();
            }while(1);

说明 : jrtp-3.x 中有两种数据接收方式:

第一种是用 jthread 库提供的线程自动在后台执行对数据的接收。

第二种是用户自己调用 RTPSession 中的 Poll 方法。

如果采取第一种方法则要安装 jthread 库,则安装 jthread-1.x.tar.gz ,而且 jthread-1.x 必须先与 jrtp-3.x 的安装。因为在 jrtp-3.x 的 configure 中,会查找系统是否有编译了 jthread 库,如果有,那么编译的 jrtp 库会开启对 jthread 的支持。因此如果先编译jrtp 在编译 jthread ,编译出来的 jrtp 是没有开启对 jthread 的支持的。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法,那么可以不用编译 jthread 库,而直接编译 jrtp 库。

 

可以加入环境变量 export LD_LIBRARY_PATH=/XXX/lib,避免将所有lib都放入/usr下

./ exampl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64744.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mbus主站电路设计_proteus子电路模块

    mbus主站电路设计_proteus子电路模块1Mbus接收发送机制对于主从式通信系统,因从机之间不能直接交换信息,只能通过主机来转发,此时采用MBus可以实现对从机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并传递至集中器,然后再传递至总站。它由主机从机和两线制总线组成。MBus总线是一种半双工通信总线,其可以通过集中器实现给终端仪表远程供电。1.1发送由集中器向终端仪表传输的信号采用电压值的变化来表示,即集中器向终端仪表发送的数据码流是一种电压脉冲序列,用+36V表示逻辑“1”,用+24V表示逻辑“0”。在稳态时,线路将保持“1”状态。

    2022年10月15日
    1
  • 关于opacity属性的探究

    关于opacity属性的探究关于opacity属性的探究上问题!!在前一段时间我朋友和我讨论到了opcaity的属性问题问题如下:代码如下清重点关注opcaity<!–css样式–><style>.boxfather{width:500px;height:500px;background-color:blue;text-align:cen

    2022年5月26日
    35
  •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区别与联系_大数据的四个特点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区别与联系_大数据的四个特点1.概念方面.数据库:是一种逻辑概念,用来存放数据的仓库。通过数据库软件来实现。数据库由很多表组成,表是二维的,一张表里可以有很多字段。字段一字排开,对应的数据就一行一行写入表中。数据库的表,在于能够

    2022年8月5日
    4
  • navicat 15 for mysql激活码[最新免费获取]「建议收藏」

    (navicat 15 for mysql激活码)好多小伙伴总是说激活码老是失效,太麻烦,关注/收藏全栈君太难教程,2021永久激活的方法等着你。IntelliJ2021最新激活注册码,破解教程可免费永久激活,亲测有效,下面是详细链接哦~https://javaforall.net/100143.html0E14HXZ4QL-eyJsaWNlbnNlSW…

    2022年3月28日
    353
  • sql与hsql的区别以及分别怎么用!

    sql与hsql的区别以及分别怎么用!在java开发当中,会用到一些框架,比如说sh(struts和hibernate),ssh(struts,spring以及hibernate)等这些框架,hibernate因为连表方便,直接将表映射到java实体类中,因此用到的比较广泛,那sql和hsql区别在于哪里呢?又如何使用呢?1.java中用sql实现增删改查,sql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下面附上一段代码解析:try{24…

    2022年9月22日
    4
  • 超声波雷达介绍及车位探测信号处理方法「建议收藏」

    超声波雷达介绍及车位探测信号处理方法「建议收藏」1、超声波雷达介绍超声波雷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超声波发射装置向外发出超声波,到通过接收器接收到发送过来超声波时的时间差来测算距离。特性一:温度敏感特性二:无法精确描述障碍物位置(接收到的只是距离,并不知道具体方向)雷达探测范围数字模型:参数α:超声波雷达的探测角参数β:检测宽度范围影响因素之一,UPA的β角为20°左右,APA的β角比较特殊,为0…

    2022年9月11日
    3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