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9)增强型赋值与使用普通赋值的区别[通俗易懂]

python基础(9)增强型赋值与使用普通赋值的区别[通俗易懂]前言增强型赋值语句是经常被使用到的,因为从各种学习渠道中,我们能够得知i+=1的效率往往要比i=i+1更高一些(这里以+=为例,实际上增强型赋值语句不仅限于此)。所以我们会乐此不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系列IDE使用 1年只要46元 售后保障 童叟无欺

前言

增强型赋值语句是经常被使用到的,因为从各种学习渠道中,我们能够得知i += 1的效率往往要比 i = i + 1 更高一些(这里以 += 为例,实际上增强型赋值语句不仅限于此)。所以我们会乐此不疲的在任何能够替换普通赋值语句的地方使用增量型赋值语句,以此来优化代码。那么我们是否有想过,在什么情况下 i += 1 其实并不等效于 i = i + 1 !!
 

增强型赋值语句:

>>> a = [1, 2, 3]
>>> b = a
>>> b += [4, 5, 6]
>>> a
[1, 2, 3, 4, 5, 6]
>>> b
[1, 2, 3, 4, 5, 6]
>>> id(a)
140268862690880
>>> id(b)
140268862690880
>>> 

代码解析:先定义了个列表a,然后创建对象b,b的地址指向a,所以a和b共用一片内存地址,b += [4, 5, 6]因为list是可变对象,所以b仍然在原来的内存地址上,只是改变了b的value,又因为a和b是指向同一地址的,所以a和b的值相等
 

普通赋值语句:

>>> a = [1, 2, 3]
>>> b = a
>>> b = b + [4, 5, 6]
>>> a
[1, 2, 3]
>>> b
[1, 2, 3, 4, 5, 6]
>>> id(a)
140268888586672
>>> id(b)
140268866910800
>>> 

代码解析:先定义了个列表a,然后创建对象b,b的地址指向a,目前a和b共用一片内存地址,关键点:b = b + [4, 5, 6],是在原来b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列表,并且将新的值赋值给了左边的b,原先b的内存地址是指向a的,但是现在又重新赋值了,所以b重新开辟了一片新的内存地址,此时a和b的id和value均不同
 
python基础(9)增强型赋值与使用普通赋值的区别[通俗易懂]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坑,警惕我们在使用增量赋值运算符来操作可变对象(如:列表)时可能会产生不可预测的结果。
 

增值运算符和普通运算符对于不可变对象作用一致

上面我们说的都是针对可变对象,但是针对不可变对象比如元组,他们都会产生新的内存地址

>>> a = (1, 2, 3)
>>> id(a)
140393063791584
>>> a += (4, )
>>> a
(1, 2, 3, 4)
>>> id(a)
140393063931056
>>> b = (1, 2, 3)
>>> id(b)
140393064025216
>>> b = b + (4, )
>>> b
(1, 2, 3, 4)
>>> id(b)
140393063930864
>>> 

 

总结

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Python 共享引用」的概念:在 Python 中,允许若干个不同的变量引用指向同一个内存对象。同时在前文中也提到,增强赋值语句比普通赋值语句的效率更高,这是因为在 Python 源码中, 增强赋值比普通赋值多实现了“写回”的功能,也就是说增强赋值在条件符合的情况下(例如:操作数是一个可变类型对象)会以追加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而普通赋值则会以新建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一特点导致了增强赋值语句中的变量对象始终只有一个,Python 解析器解析该语句时不会额外创建出新的内存对象。所以例一中变量 a、b 的引用在最后依旧指向了同一个内存对象;相反,对于普通赋值运算语句,Python 解析器无法分辨语句中的两个同名变量(例如:b = b + 1)是否应该为同一内存对象,所以干脆再创建出一个新的内存对象用来存放最后的运算结果,所以例二中的 a、b 从原来指向同一内存对象,到最后分别指向了两个不同的内存对象。
 
提示:尽量不要使用增量赋值运算符来处理任何可变类型对象,除非你对上述问题有了足够的了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65068.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hanoi(汉诺塔)的C语言实现

    hanoi(汉诺塔)的C语言实现基本思想 如图所示 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 h voidmove intn charA charC printf c gt c n A C voidhanoi intn charA charB charC 将 n 个盘子由初始塔移动到目标塔 利用借用塔 if n 1 move 1 A C 只有一 stdio h

    2025年8月2日
    3
  • 图解java反射机制及常用应用场景

    图解java反射机制及常用应用场景一、什么是java反射?二、HelloWorld三、类加载与反射关系四、操作反射的java类五、反射的常用场景六、反射的优缺点

    2022年9月16日
    0
  • 用bootstrap模态框的时候,点击多少次按钮(确定、关闭),后台提交多少次Ajax,重复提交…

    用bootstrap模态框的时候,点击多少次按钮(确定、关闭),后台提交多少次Ajax,重复提交…

    2021年7月7日
    94
  • idea 2021.11.3 激活_在线激活[通俗易懂]

    (idea 2021.11.3 激活)最近有小伙伴私信我,问我这边有没有免费的intellijIdea的激活码,然后我将全栈君台教程分享给他了。激活成功之后他一直表示感谢,哈哈~IntelliJ2021最新激活注册码,破解教程可免费永久激活,亲测有效,下面是详细链接哦~https://javaforall.net/100143.html08…

    2022年3月28日
    41
  • map改变一个字母是什么_组合总和 leetcode

    map改变一个字母是什么_组合总和 leetcode原题链接给定一个字符串数组,将字母异位词组合在一起。字母异位词指字母相同,但排列不同的字符串。示例:输入: [“eat”, “tea”, “tan”, “ate”, “nat”, “bat”]输出:[ [“ate”,”eat”,”tea”], [“nat”,”tan”], [“bat”]]说明:所有输入均为小写字母。不考虑答案输出的顺序。tclass Solution {public: vector<vector<string>> g

    2022年8月8日
    6
  • SMO算法最通俗易懂的解释[通俗易懂]

    SMO算法最通俗易懂的解释[通俗易懂]我的机器学习教程「美团」算法工程师带你入门机器学习已经开始更新了,欢迎大家订阅~任何关于算法、编程、AI行业知识或博客内容的问题,可以随时扫码关注公众号「图灵的猫」,加入”学习小组“,沙雕博主在线答疑~此外,公众号内还有更多AI、算法、编程和大数据知识分享,以及免费的SSR节点和学习资料。其他平台(知乎/B站)也是同名「图灵的猫」,不要迷路哦~SVM通常用对偶问题来求解,这…

    2022年6月30日
    25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