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器Python_python进阶路线

迭代器Python_python进阶路线迭代器迭代是访问集合元素的一种方式。迭代器是一个可以记住遍历的位置的对象。迭代器对象从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开始访问,直到所有的元素被访问完结束。迭代器只能往前不会后退。可迭代对象我们已经知道可以对l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系列IDE使用 1年只要46元 售后保障 童叟无欺

迭代器

迭代是访问集合元素的一种方式。迭代器是一个可以记住遍历的位置的对象。迭代器对象从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开始访问,直到所有的元素被访问完结束。迭代器只能往前不会后退。
 

可迭代对象

我们已经知道可以对list、tuple、str等类型的数据使用for...in...的循环语法从其中依次拿到数据进行使用,我们把这样的过程称为遍历,也叫迭代
 

但是,是否所有的数据类型都可以放到for…in…的语句中,然后让for…in…每次从中取出一条数据供我们使用,即供我们迭代吗?

for i in 100:
    print(i)
>>> TypeError: 'int' object is not iterable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int整型不是iterable,即int整型是不可以迭代的
 

接下来,我们自定义一个容器MyList用来存放数据,可以通过add方法向其中添加数据

>>> class Mylis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container = list()
	def add(self, item):
		self.container.append(item)

>>> mylist = Mylist()
>>> mylist.add(1)
>>> mylist.add(2)
>>> mylist.add(3)
>>> for num in mylist:
	print(num)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13>", line 1, in <module>
    for num in mylist:
TypeError: 'Mylist' object is not iterable
# MyList容器的对象也是不能迭代的
>>> 

我们自定义了一个容器类型MyList,在将一个存放了多个数据的MyList对象放到for...in...语句中,发现for...in...并不能从中依次取出一条数据返回给我们,也就是说我们随便封装了一个可以存放多条数据的类型并不能被迭代使用。
 
我们把可以通过for…in…这类语句迭代读取一条数据供我们使用的对象称之为可迭代对象(Iterable)
 

如何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可以迭代

可以使用 isinstance()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 Iterable 对象:

>>> from collections.abc import Iterable
>>> isinstance([], Iterable)
True
>>> isinstance({}, Iterable)
True
>>> isinstance('abc', Iterable)
True
>>> isinstance(mylist, Iterable)
False
>>> isinstance(100, Iterable)
False

 

可迭代对象的本质

我们分析对可迭代对象进行迭代使用的过程,发现每迭代一次(即在for…in…中每循环一次)都会返回对象中的下一条数据,一直向后读取数据直到迭代了所有数据后结束。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应该有一个“人”去记录每次访问到了第几条数据,以便每次迭代都可以返回下一条数据。我们把这个能帮助我们进行数据迭代的“人”称为迭代器(Iterator)。
 

可迭代对象的本质就是可以向我们提供一个这样的中间“人”即迭代器帮助我们对其进行迭代遍历使用。
 

可迭代对象通过__iter__方法向我们提供一个迭代器,我们在迭代一个可迭代对象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先获取该对象提供的一个迭代器,然后通过这个迭代器来依次获取对象中的每一个数据.
 

简单来说,一个具备了__iter__方法的对象,就是一个可迭代对象。

>>> class MyList(object):
...     def __init__(self):
...             self.container = []
...     def add(self, item):
...             self.container.append(item)
...     def __iter__(self):
...             """返回一个迭代器"""
...             # 我们暂时忽略如何构造一个迭代器对象
...             pass
...
>>> mylist = MyList()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ble
>>> isinstance(mylist, Iterable)
True
>>>
# 这回测试发现添加了__iter__方法的mylist对象已经是一个可迭代对象了

 

iter()函数与next()函数

list、tuple、str、set、dict都是可迭代对象,我们可以通过iter()函数获取这些可迭代对象的迭代器。然后我们可以对获取到的迭代器不断使用next()函数来获取下一条数据。iter()函数实际上就是调用了可迭代对象的__iter__方法。

>>> li = [11, 22, 33, 44, 55]
>>> li_iter = iter(li)
>>> next(li_iter)
11
>>> next(li_iter)
22
>>> next(li_iter)
33
>>> next(li_iter)
44
>>> next(li_iter)
55
>>> next(li_ite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StopIteration
>>>

注意,当我们已经迭代完最后一个数据之后,再次调用next()函数会抛出StopIteration的异常,来告诉我们所有数据都已迭代完成,不用再执行next()函数了。
 

如何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迭代器

可以使用 isinstance()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 Iterator 对象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tor
>>> isinstance([], Iterator)
False
>>> isinstance(iter([]), Iterator)
True
>>> isinstance(iter("abc"), Iterator)
True

 

迭代器Iterator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迭代器是用来帮助我们记录每次迭代访问到的位置,当我们对迭代器使用next()函数的时候,迭代器会向我们返回它所记录位置的下一个位置的数据。实际上,在使用next()函数的时候,调用的就是迭代器对象的__next__方法(Python3中是对象的__next__方法,Python2中是对象的next()方法)。所以,我们要想构造一个迭代器,就要实现它的__next__方法。但这还不够,python要求迭代器本身也是可迭代的,所以我们还要为迭代器实现__iter__方法,而__iter__方法要返回一个迭代器,迭代器自身正是一个迭代器,所以迭代器的__iter__方法返回自身即可。
 

一个实现了__iter__方法和__next__方法的对象,就是迭代器。

class MyList(object):
    """自定义的一个可迭代对象"""
    def __init__(self):
        self.items = []

    def add(self, val):
        self.items.append(val)

    def __iter__(self):
        myiterator = MyIterator(self)
        return myiterator


class MyIterator(object):
    """自定义的供上面可迭代对象使用的一个迭代器"""
    def __init__(self, mylist):
        self.mylist = mylist
        # current用来记录当前访问到的位置
        self.current = 0

    def __next__(self):
        if self.current < len(self.mylist.items):
            item = self.mylist.items[self.current]
            self.current += 1
            return item
        else:
            raise StopIteration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if __name__ == '__main__':
    mylist = MyList()
    mylist.add(1)
    mylist.add(2)
    mylist.add(3)
    mylist.add(4)
    mylist.add(5)
    for num in mylist:
        print(num)

 

for…in…循环的本质

for item in Iterable 循环的本质就是先通过iter()函数获取可迭代对象Iterable的迭代器,然后对获取到的迭代器不断调用next()方法来获取下一个值并将其赋值给item,当遇到StopIteration的异常后循环结束。
 

迭代器的应用场景

我们发现迭代器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可以通过next()函数的调用来返回下一个数据值。如果每次返回的数据值不是在一个已有的数据集合中读取的,而是通过程序按照一定的规律计算生成的,那么也就意味着可以不用再依赖一个已有的数据集合,也就是说不用再将所有要迭代的数据都一次性缓存下来供后续依次读取,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内存)空间。
 

举个例子,比如,数学中有个著名的斐波拉契数列(Fibonacci),数列中第一个数为0,第二个数为1,其后的每一个数都可由前两个数相加得到:

0, 1, 1, 2, 3, 5, 8, 13, 21, 34, ...

现在我们想要通过for…in…循环来遍历迭代斐波那契数列中的前n个数。那么这个斐波那契数列我们就可以用迭代器来实现,每次迭代都通过数学计算来生成下一个数。

class FibIterator(object):
    """斐波那契数列迭代器"""
    def __init__(self, n):
        """
        :param n: int, 指明生成数列的前n个数
        """
        self.n = n
        # current用来保存当前生成到数列中的第几个数了
        self.current = 0
        # num1用来保存前前一个数,初始值为数列中的第一个数0
        self.num1 = 0
        # num2用来保存前一个数,初始值为数列中的第二个数1
        self.num2 = 1

    def __next__(self):
        """被next()函数调用来获取下一个数"""
        if self.current < self.n:
            num = self.num1
            self.num1, self.num2 = self.num2, self.num1+self.num2
            self.current += 1
            return num
        else:
            raise StopIteration

    def __iter__(self):
        """迭代器的__iter__返回自身即可"""
        return self


if __name__ == '__main__':
    fib = FibIterator(10)
    for num in fib:
        print(num, end=" ")

 

并不是只有for循环能接收可迭代对象

除了for循环能接收可迭代对象,list、tuple等也能接收。

li = list(FibIterator(15))
print(li)
tp = tuple(FibIterator(6))
print(tp)

分析:list(),先生成一个空列表,调用可迭代对象,通过可迭代对象调用iter方法生成迭代器,通过迭代器调用next方法来获取一条数据,直到产生StopIteration异常,停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65074.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蓝桥杯单片机必备知识—–(3)pcf8591–ADC

    蓝桥杯单片机必备知识—–(3)pcf8591–ADC

    2021年4月13日
    321
  • java xsd解析_java dom4j解析XSD文件

    java xsd解析_java dom4j解析XSD文件1 用 DOM4J 解析 XSD 文件 找出 XSD 文件中所有的 element type 的定义 xsd 文件有 4W 多行 最终找出的结果是 element 和 type 定义有 6000 多个 2 递归找出指定 type 所用到的所有关联的元素 其中有用到 XPATH 来查找结点根据 type 在 xsd 文件中查找 找到有 type 和 element 是自定义的就递归下去继续往下找 直到找到最后所有的 type 和 element 都是 XSD 自带

    2025年8月2日
    5
  • 四旋翼飞行器的飞控实现「建议收藏」

    尝试制作这个四旋翼飞控的过程,感触颇多,整理了思绪之后,把重要的点一一记下来;这个飞控是基于STM32,整合了MPU6050,即陀螺仪和重力加速计,但没有融合电子罗盘; 另外,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方式请百度百科,不太复杂,具体不再赘述; 这是飞控程序的控制流程(一个执行周期):   比较重要的地方:1.i2c通信方式;

    2022年4月10日
    99
  • PostMan使用教程。

    PostMan使用教程。原地址:https://blog.csdn.net/haibo0668/article/details/83828184 Postman教程——发送第一个请求 Postman教程——创建第一个集合 Postman教程——界面功能导航 Postman教程——设置 Pos…

    2022年5月7日
    41
  • postman升级后,collection集合中的接口找不到了

    postman升级后,collection集合中的接口找不到了

    2022年2月15日
    56
  • jquery与vue区别_学jquery还是vue

    jquery与vue区别_学jquery还是vue仅仅从自己使用经验来说下感受。1,vue是一个前端框架,jquery是javacript库,封装了一些js常用的方法,仅此而已。vue有成熟的生态链,mvvm模式,是一个真正的web框架。表现在:1:vue有固定的写法和规定,必须要有一个div来作为容器,绑定事件方法,数据都有固定的地方,数据要写在data里面,方法要写在methods里面。而且绑定事件在dom元素标签上绑定,防止时间太…

    2022年10月9日
    3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