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执行测试用例_测试用例是由什么组成

python执行测试用例_测试用例是由什么组成前言通常我们认为每个测试用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因此需要保证测试结果不依赖于测试顺序,以不同的顺序运行测试用例,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pytest默认运行用例的顺序是按模块和用例命名的ASCII编码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系列IDE使用 1年只要46元 售后保障 童叟无欺

前言

通常我们认为每个测试用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因此需要保证测试结果不依赖于测试顺序,以不同的顺序运行测试用例,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pytest默认运行用例的顺序是按模块和用例命名的 ASCII 编码顺序执行的,这就意味着每次运行用例的顺序都是一样的。
app 测试里面有个 monkey 测试,随机在页面点点点,不按常理的点点点能找到更多的不稳定性 bug。那么我们在写pytest用例的时候,既然每个用例都是相互独立的,
那就可以打乱用例的顺序随机执行,用到 pytest 的插件 pytest-random-order 可以实现此目的,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jbasko/pytest-random-order
 

说明

pytest-random-order是一个pytest插件,用于随机化测试顺序。这对于检测通过的恰好是有用的,因为它恰好在不相关的测试之后运行,从而使系统处于良好状态。

该插件使用户可以控制要引入的随机性级别,并禁止对测试子集进行重新排序。通过传递先前测试运行中报告的种子值,可以按特定顺序重新运行测试。
python执行测试用例_测试用例是由什么组成

快速开始

 

安装

pip3 install pytest-random-order

 

注意

从v1.0.0开始,默认情况下,此插件不再将测试随机化。要启用随机化,您必须以下列方式之一运行pytest:

pytest --random-order
pytest --random-order-bucket=<bucket_type>
pytest --random-order-seed=<seed>

 

配置方式

如果要始终随机化测试顺序,请配置pytest。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我最喜欢的一种方法是addopts = --random-order在pytest选项(通常是[pytest]或[tool:pytest]部分)下添加特定

# pytest.ini文件内容
[pytest]
addopts = --random-order

 

案例演示

# test_random.py
def test_1():
    print("用例1")


def test_2():
    print("用例2")


def test_3():
    print("用例3")

# test_random2.py
def test_4():
    print("用例4")


def test_5():
    print("用例5")


def test_6():
    print("用例6")

 

执行命令

pytest -s --random-order

 

执行结果

Using --random-order-bucket=module
Using --random-order-seed=63275
collecting ... 
 case/random_case/test_random2.py::test_5 ✓                                                                                                                                                               17% █▋        
 case/random_case/test_random2.py::test_6 ✓                                                                                                                                                               33% ███▍      
 case/random_case/test_random2.py::test_4 ✓                                                                                                                                                               50% █████     
 case/random_case/test_random.py::test_3 ✓                                                                                                                                                                67% ██████▋   
 case/random_case/test_random.py::test_1 ✓                                                                                                                                                                83% ████████▍ 
 case/random_case/test_random.py::test_2 ✓                                                                                                                                                               100% ██████████
Results (0.04s):

从运行的结果可以看出,默认使用–random-order-bucket=module,模块下的用例会被打乱随机执行,每次运行会重新生成–random-order-seed=63275,seed值不一样,用例的顺序也会不一样
 

更改重新排序与范围

要更改重新排序与范围,运行pytest –random-order-bucket=选项,其中可以是global,package,module,class,parent,grandparent:

插件组在存储桶中进行测试,在存储桶中进行混洗,然后对存储桶进行混洗,设计原理如图
python执行测试用例_测试用例是由什么组成
给定上面的测试套件,以下是一些可能生成的测试顺序中的两个:
python执行测试用例_测试用例是由什么组成
可以从以下几种类型的存储桶中进行选择:

class 测试将在一个类中进行混洗,而各类将被混洗,但是来自一个类的测试将永远不会在其他类或模块之间运行来自其他类的测试。

  • module 模块级别。如果仅使用–random-order运行pytest,同时带上参数–random-order-seed=。
  • package 程序包级别。请注意,属于package的模块(以及这些模块内的测试)x.y.z不属于package x.y,因此在对存储package桶类型进行随机分配时,它们将落入不同的存储桶中。
  • parent 如果使用的是不属于任何模块的自定义测试项,则可以使用此项将测试项的重新排序限制在它们所属的父级中。对于正常测试函数,父级是声明它们的模块。
  • grandparent 类似于上面的parent,但是使用测试项的父级作为bucket key。
  • global 所有测试属于同一存储桶,完全随机,测试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运行。
  • none (已弃用) 禁用混洗。自1.0.4起不推荐使用,因为此插件默认不再重做测试,因此没有禁用的功能。
    如果你有测试三个桶A,B和C三个测试1和2,并3在他们每个人,那么许多潜在的排序的一个非全局随机化可以产生可能是:
c2,c1,c3,a3,a1,a2,b3,b2,b1

运行示例,带上参数–random-order-bucket=global,所有的用例都会被打乱。

Using --random-order-bucket=global
Using --random-order-seed=784641
collecting ... 
 case/random_case/test_random2.py::test_5 ✓                                                                                                                                                               17% █▋        
 case/random_case/test_random.py::test_3 ✓                                                                                                                                                                33% ███▍      
 case/random_case/test_random2.py::test_6 ✓                                                                                                                                                               50% █████     
 case/random_case/test_random2.py::test_4 ✓                                                                                                                                                               67% ██████▋   
 case/random_case/test_random.py::test_2 ✓                                                                                                                                                                83% ████████▍ 
 case/random_case/test_random.py::test_1 ✓                                                                                                                                                               100% ██████████

Results (0.04s):
       6 passed

 

模块或类中禁用随机

如果我们在一个模块或类中,不想让里面的用例随机,可以设置 disabled=True 来禁用随机参数
 

模块中禁用随机

# 写在.py文件最上面即可
import pytest
pytestmark = pytest.mark.random_order(disabled=True)


def test_1():
    print("用例1")


def test_2():
    print("用例2")


def test_3():
    print("用例3")

 

类中禁用随机

import pytest


class TestRandom():
    pytestmark = pytest.mark.random_order(disabled=True)

    def test_1(self):
        print("用例1")

    def test_2(self):
        print("用例2")

    def test_3(self):
        print("用例3")

这样在执行的时候,TestRandom里面的用例顺序就是test_1,test_2,test_3不会被打乱
 

重现测试结果:–random-order-seed 随机种子

如果由于重新排序测试而发现测试失败,则可能希望能够以相同的失败顺序重新运行测试。为了允许重现测试订单,该插件报告其与伪随机数生成器一起使用的种子值:

============================= test session starts ==============================
..
Using --random-order-bucket=module
Using --random-order-seed=36775
...

现在,您可以使用该–random-order-seed=…位作为下一次运行的参数以产生相同的顺序:

pytest -v --random-order-seed = 36775

 

禁用插件

如果你觉得这个插件不好用,或者对你的其它功能会有影响,则可以将其禁用

pytest -p no:random_order

 

注意

默认情况下禁用随机化。通过传递,-p no:random_order您将阻止插件的注册,因此其钩子将不会被注册,并且命令行选项也不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65308.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pycharm调整字体大小快捷键_调整字体大小在哪里

    pycharm调整字体大小快捷键_调整字体大小在哪里这个方法是最好的:https://blog.csdn.net/awyyauqpmy/article/details/79334496?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

    2022年8月25日
    5
  • 在手写数字识别的例子中_关于人脸识别的案例

    在手写数字识别的例子中_关于人脸识别的案例1.概念介绍:图像识别(ImageRecognition)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像的技术。 图像识别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文字识别、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物体识别。机器学习领域一般将此类识别问题转化为分类问题。手写识别是常见的图像识别任务。计算机通过手写体图片来识别出图片中的字,与印刷字体不同的是,不同人的手写体风…

    2022年9月14日
    0
  • CSS之经典flex布局-垂直居中「建议收藏」

    CSS之经典flex布局-垂直居中「建议收藏」<!DOCTYPEhtml><htmllang=”en”><head><metacharset=”UTF-8″><metahttp-equiv=”X-UA-Compatible”content=”IE=edge”><metaname=”viewport”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title>flex垂直居中&lt

    2022年6月3日
    30
  • 总结进制转换的方法_八进制计算方法

    总结进制转换的方法_八进制计算方法今天朋友去面试,面试官问他八进制转换二进制方式原理,他突然间蒙逼了,在常见的计算机知识当中,这种最基础的知识,常常会被人给忘记,所以今天我来写一篇进制转换的总结,来复习巩固一下。本文参考百度经验(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495ba84109665338b30ede98.html),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先讲一下定义吧,进制也就是进制位,对于接触过电脑的…

    2022年8月31日
    2
  • js/es6判断对象是否为空,并判断对象是否包含某个属性

    js/es6判断对象是否为空,并判断对象是否包含某个属性js判断对象为空以及有好几种方法了,但是个人觉得不是特别方便。比如:1、把对象通过JSON.stringify转为字符串,再判断字符串是否等于”{}”2、forin循环,判断key是否存在3、jq的方法es6已经帮我们很好的解决了此类问题。es6针对对象增加了3个新方法(数组也有):(1)、Object.keys:返回一个数组,成员是参数对象自身的(不含继承…

    2022年6月1日
    182
  • 模型评估之混淆矩阵

    模型评估之混淆矩阵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讲到了回归模型和分类模型的评估指标,区分了准确率和精确率的区别,并且比较了精确率和召回率内在的联系。本篇文章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个评估方法,即混淆矩阵(confusion_matrix)。在讲矩阵之前,我们先复习下之前在讲分类评估指标中定义的一些符号含义,如下:TP(TruePositive):将正类预测为正类数,真实为0,预测也为0 FN(FalseNegative):将正类预测为负类数,真实为0,预测为1 FP(FalsePositive):将负类预测为正类数,真实为

    2022年5月14日
    39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