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设计技术为什么能提高数字系统的工作频率_自动化流水线设计方案

流水线设计技术为什么能提高数字系统的工作频率_自动化流水线设计方案1、什么是流水线流水线设计就是将组合逻辑系统地分割,并在各个部分(分级)之间插入寄存器,并暂存中间数据的方法。目的是将一个大操作分解成若干的小操作,每一步小操作的时间较小,所以能提高频率,各小操作能并行执行,所以能提高数据吞吐率(提高处理速度)。%k$y0q5D/G*^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系列IDE使用 1年只要46元 售后保障 童叟无欺
1、什么是流水线

       流水线设计就是将组合逻辑系统地分割,并在各个部分(分级)之间插入寄存器,并暂存中间数据的方法。目的是将一个大操作分解成若干的小操作,每一步小操作的时间较小,所以能提高频率,各小操作能并行执行,所以能提高数据吞吐率(提高处理速度)。

2、什么时候用流水线设计7 l( h; A$ T6 O1 Z# M6 ]3 X    
      使用流水线一般是时序比较紧张,对电路工作频率较高的时候。典型情况如下:
       1)功能模块之间的流水线,用乒乓buffer来交互数据。代价是增加了memory的数量,但是和获得的巨大性能提升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2)I/O瓶颈,比如某个运算需要输入8个数据,而memroy只能同时提供2个数据,如果通过适当划分运算步骤,使用流水线反而会减少面积。
       
3)片内sram的读操作,因为sram的读操作本身就是两极流水线,除非下一步操作依赖读结果,否则使用流水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8 b
       
4)组合逻辑太长,比如(a+b)*c,那么在加法和乘法之间插入寄存器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3、使用流水线的优缺点 
      1)优点

      流水线缩短了在一个时钟周期内给的那个信号必须通过的通路长度,增加了数据吞吐量,从而可以提高时钟频率,但也导致了数据的延时。
      例如:一个2级组合逻辑,假定每级延迟相同为Tpd。
      1.  无流水线的总延迟就是2Tpd;
      2.  流水线:” d” N7 d7 H- f! D4 R4 h; \
     
每一级加入寄存器(延迟为Tco)后,单级的延迟为Tpd+Tco,每级消耗一个时钟周期,流水线需要2个时钟周期来获得第一个计算结果,称为首次延迟,它要2*(Tpd+Tco),但是执行重复操作时,只要一个时钟周期来获得最后的计算结果,称为吞吐延迟(Tpd+Tco)。可见只Tco小于Tpd,流水线就可以提高速度。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流水线并不减小单次操作的时间(指单个特定输入到输出的时间),减小的是整个数据的操作时间,请大家认真体会

      2)缺点( B/ d6 C’ p3 ^0 ~” j: h           
      功耗增加,面积增加,硬件复杂度增加,特别对于复杂逻辑如cpu的流水线而言而言,流水越深,发生需要hold 流水线或reset 流水线的情况时,时间损失越大。所以使用流水线并非有利无害,大家需权衡考虑。

4、一个8bit流水线加法器的小例子

非流水线:

module add8(a, b, c);
   input  [7:0] a;
   input  [7:0] b;
   output [8:0] c;

   assign   c = {1'b0, a} + {1'b0, b};

endmodule

采用两级流水线:第一级低4bit,第二级高4bit,所以第一个输出需要2个时钟周期有效,后面的数据都是1个周期之后有效。

module adder8_2(cout,sum ,clk ,cina ,cinb ,cin);

   output [7:0] sum;
   output cout ;

   input [7:0] cina ,cinb ;
   input clk ,cin ;
 
   reg cout ;
   reg cout1 ; 插入的寄存器
   reg[3 :0 ]sum1 ; //插入的寄存器
   reg[7 :0 ]sum;
   reg[3:0] cina_reg,cinb_reg;//插入的寄存器,
 
 
   always @(posedge clk)begin
    {cina_reg,cinb_reg} <= {cina[7:4],cinb[7:4]};
   end
   
   always @(posedge clk)  //第一级流水
   begin
      {cout1 , sum1} <= cina[3:0] + cinb [3:0] +cin ;
  end

   always @(posedge clk)  //第二级流水. 
   begin
     {cout ,sum} <= {
  
  {1'b0,cina_reg} + {1'b0,cinb_reg} + cout1 ,sum1} ;
   end

endmodule




% k$ y0 q5 D/ G*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70393.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电容触摸屏GT911、GT928、GT9147的使用

    电容触摸屏GT911、GT928、GT9147的使用一、介绍与硬件连接GT911、GT928、GT9147都属于GT9系列非单层多点触控芯片,他们支持的触控点数不同(GT928支持10个点、GT911支持5个点)、驱动和感应通道也可能不同。可是他们的寄存器和IIC通讯时序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驱动程序是兼容的。与主机的接口共有6PIN,分别为:VDD、GND、SCL、SDA、INT、RESET。INT、RESET…

    2022年6月29日
    139
  • idea激活码7天[免费获取]

    (idea激活码7天)本文适用于JetBrains家族所有ide,包括IntelliJidea,phpstorm,webstorm,pycharm,datagrip等。IntelliJ2021最新激活注册码,破解教程可免费永久激活,亲测有效,下面是详细链接哦~https://javaforall.net/ide…

    2022年3月22日
    140
  • CentOS6 更换yum源的方法

    CentOS6 更换yum源的方法

    2021年6月4日
    146
  • 二叉树性质总结

    二叉树性质总结性质1:二叉树第i(i>=1)层上的节点数最多为2^(i-1)证明:归纳基础:第一层有一个节点,第二层最多有两个节点,第三层最多有四个节点,以此类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i=1时,2^(i-1)=2^0=1,因为第一层上为根节点,所以命题成立。归纳假设:假设对所有的j(1归纳步骤:根据归纳假设,第i-1层上至多有2(i-2)个节点,由于二叉树每个节点至多有两个孩子节点,所以第i

    2022年5月6日
    43
  • c#程序设计教材答案唐大仕_c语言程序设计pdf百度云

    c#程序设计教材答案唐大仕_c语言程序设计pdf百度云目录第1章C#程序设计简介1-11.1C#语言及其环境1-11.1.1C#的产生与发展1-11.1.2C#的环境——Microsoft.NET1-21.1.3C#的特点1-51.1.4C#和C、C的比较1-61.1.5C#与Java的比较1-71.2简单的C#程序1-81.2.1HelloWorld1-81.2.2C#程序设计快速入门1-121.2.3对象的三个…

    2022年9月28日
    3
  • java 什么是实例化[通俗易懂]

    创建对象的过程就叫实例化,因此有时候我们也将对象叫做一个类的实例。例如:“Demo demo = new Demo();”。

    2022年1月16日
    69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