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三):双向链表[通俗易懂]

数据结构与算法(三):双向链表[通俗易懂]一、双向链表双向链表与单链表基本相似,但是最大的区别在于双向链表在节点中除了指向下一节点的next指针外,还有指向前一节点的prev指针,这使得双向链表在可以在任意节点从头尾两个方向进行遍历,是“双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系列IDE使用 1年只要46元 售后保障 童叟无欺

一、双向链表

双向链表与单链表基本相似,但是最大的区别在于双向链表在节点中除了指向下一节点的next指针外,还有指向前一节点的prev指针,这使得双向链表在可以在任意节点从头尾两个方向进行遍历,是“双向”的。

和单链表相比,双向链表在删除和查询等方面明显在操作上更具有灵活性,但是会消耗更多的内存,需要根据使用条件进行取舍。

java中的LinkedHashMap的本质即是一个双向链表。

数据结构与算法(三):双向链表[通俗易懂]

二、双向链表的简单实现

修改原来的Node类,在里面添加一个新成员变量Node prev

/**
 * @Author:huang
 * @Date:2020-06-20 10:19
 * @Description:节点类
 */
public class Node {

    //节点序号
    int num;

    //数据
    Object data;

    //下一个节点
    Node next;

    //上一节点
    Node prev;

    public Node(int num, Object data) {
        this.num = num;
        this.data = data;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ode{" +
            "num=" + num +
            ", data=" + data +
            '}';
    }
}

1.添加

添加与单向链表代码逻辑一样,但是新节点在添加时需要修改prev指针指向原来的尾节点。

举个例子,对于无排序插入,原本有节点A,现在要插入一个B:

  1. 找到A,然后让A.next指向B
  2. B.prev指向A

而对于排序插入,就是原有节点A,C,要在中间插入B:

  1. 找到A,让B.prev指向A
  2. B.next指向A.next,也就是让B的next指向C
  3. A.next.prev指向B,也就是让C的prev指向B
  4. A.next指向B
/**
 * 添加节点到链表
 * @param node 要插入的节点
 */
public void add(Node node) {
    Node temp = head;
    //遍历链表
    while (true) {
        if (temp.next == null) {
            break;
        }
        //不是尾节点就继续遍历下一个节点
        temp = temp.next;
    }
    //将尾节点指向即将插入的新节点
    temp.next = node;
    node.prev = temp;
}

/**
 * 按顺序添加节点到链表
 * @param node 要插入的节点
 */
public void addByOrder(Node node) {
    Node temp = head;
    //遍历链表
    while (true) {
        //如果链表到底了就直接插入
        if (temp.next == null) {
            temp.next = node;
            node.prev = temp;
            return;
        }
        else if (temp.next.num > node.num){
            //如果后一节点比当新节点大,就插入当前节点
            node.prev = temp;
            node.next = temp.next;

            temp.next.prev = node;
            temp.next = node;
            return;
        }else if (temp.next.num == node.num){
            //如果后一节点等于新节点,抛异常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插入节点与已有节点序号重复!");
        }
        //如果后一节点比当前节点小,就继续遍历
        temp = temp.next;
    }
}

2.删除

由于相对单链表,双向链表的节点可以自己找到上一节点,所以删除的时候可以直接找到要删除的节点进行操作。

举个例子,假设有节点A,B,C,现在要删除B:

  1. 找到B,让B.prev.next=B.next,也就是让A的next指向C
  2. B.next.prev=B.prev,也就是让C的prev指向A

如果要删除的节点已经是尾节点了,那就跟单链表一样了。

/**
 * 删除节点
 * @param num 要删除的节点编号
 */
public void delete(int num) {
    Node temp = head;
    //判断链表是否为空
    if (temp.next == null)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链表为空!");
    }
    //遍历链表
    while (true) {
        //如果链表到底了
        if (temp.next == null)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编号为" + num + "的节点不存在!");
        }
        //如果找到了待删除节点的前一个节点
        if (temp.num == num) {
            //判断待删除节点是否为尾节点
            if (temp.next == null){
                temp.prev.next = null;
            }else {
                temp.prev.next = temp.next;
                temp.next.prev = temp.prev;
            }
            return;
        }
        //继续遍历下一节点
        temp = temp.next;
    }
}

3.修改,查询(与单链表一致)

由于修改和查询与单链表基本一致,这里就不在赘述了,直接放代码:

/**
 * 展示链表
 */
public void show() {
    //判断链表是否为空
    if (head.next == null)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链表为空!");
    }
    Node temp = head.next;
    //遍历链表
    while (true) {
        if (temp == null) {
            break;
        }
        System.out.println(temp.toString());
        temp = temp.next;
    }
}

/**
 * 根据序号获取节点
 * @param num 要获取的节点序号
 * @return
 */
public Node get(int num){
    //判断链表是否为空
    if (head.next == null)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链表为空!");
    }
    Node temp = head.next;
    //遍历链表
    while (true) {
        if (temp == null)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编号为" + num + "的节点不存在!");
        }
        if (temp.num == num) {
            return temp;
        }
        temp = temp.next;
    }
}

/**
 * 修改节点
 * @param node 要更新的节点
 */
public void update(Node node) {
    Node temp = head;
    //判断链表是否为空
    if (temp.next == null)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链表为空!");
    }
    //获取要更新的节点序号
    int nodeNum = node.num;
    //遍历链表
    while (true) {
        //如果已经遍历完链表
        if (temp == null)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编号为" + temp.num + "的节点不存在!");
        }
        //如果找到了该节点
        if (temp.num == nodeNum) {
            temp.data = node.data;
            return;
        }
        //继续遍历下一节点
        temp = temp.next;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70817.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PHP二维数组排序 array_multisort

    PHP二维数组排序 array_multisort1 根据二维数组中的某一列按升序或者降序排列不需要遍历数组就可以对二维数组排序 1 构造数组 data a gt 23 b gt hhhh c gt 2013 12 23 a gt 26 b gt hkkk c gt 2013 12 26 a gt 20 b gt 565 c gt 2

    2025年7月11日
    3
  • ZJOI2007时态同步

    ZJOI2007时态同步

    2021年6月13日
    114
  • vuejs环境搭建_vue搭建论坛

    vuejs环境搭建_vue搭建论坛前端框架vue开放环境搭建

    2022年9月1日
    5
  • forkjoin用法_数组join方法

    forkjoin用法_数组join方法Fork/Join是一个分而治之的任务框架,如一个任务需要多线程执行,分割成很多块计算的时候,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动态规范:和分而治之不同的是,每个小任务之间互相联系。工作密取:分而治之分割了每个任务之后,某个线程提前完成了任务,就会去其他线程偷取任务来完成,加快执行效率。同时,第一个分配的线程是从队列中的头部拿任务,当完成任务的线程去其他队列拿任务的时候是从尾部拿任务,所以这样就避免了竞争。在Java的Fork/Join框架中,使用两个类完成上述操作:  1.ForkJoinTask:我们要使用F

    2022年9月21日
    2
  • Mysql on duplicate key update用法及优缺点

    Mysql on duplicate key update用法及优缺点

    2022年2月19日
    37
  • java 调用win32 api 学习总结

    java 调用win32 api 学习总结java使用JInvoke调用windowsAPI使用jinvoke调用windowsAPI。jna使用比较麻烦,需要写c代码和参数转换,jinvoke的使用就像jdk中的包一样。 官网使用参考:http://www.jinvoke.com/calling-the-win32-api-from-java 一个弹出框的例子(这种代码用于调用任何dll,不只是windows的

    2022年10月9日
    5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