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模型中的u_什么是面板回归模型

回归模型中的u_什么是面板回归模型文章目录最简单的RNN回归模型入门(PyTorch版)RNN入门介绍PyTorch中的RNN代码实现与结果分析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写作时间:2019-03-0212:46:15本文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最简单的RNN回归模型入门(PyTorch版)RNN入门介绍至于RNN的能做什么,擅长什么,这里不赘述。如果不清楚,请先维基一…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系列IDE稳定放心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

写作时间:2019-03-02 12:46:15

本文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最简单的RNN回归模型入门(PyTorch版)

RNN入门介绍

至于RNN的能做什么,擅长什么,这里不赘述。如果不清楚,请先维基一下,那里比我说得更加清楚。

我们首先来来看一张经典的RNN模型示意图!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图分左右两边:左边给出的RNN是一个抽象的循环结构,右边是左边RNN展开以后的形式。先来看右边的结构,从下往上依次是序列数据的输入X(图中的绿色结构,可以是时间序列,也可以是文本序列等等)。对于t时刻的x经过一个线性变换(U是变换的权重),然后与t-1时刻经过线性变换V的h相加,再经过一个 非线性激活(一般使用tanh或者relu函数)以后,形成一个t时刻的中间状态h,然后再经过一个线性变换(W)输出o ,最后再经过一个非线性激活(可以是sigmoid函数或者softmax等函数)形成最后的输出y。

上面的文字描述,可以形式化表示为下面的公式:

a t = V h t − 1 + U x t + b h t = t a n h ( a t ) o t = W h t + c y t = s i g m o i d ( o t ) a^t = Vh^{t-1} + Ux^t + b \\ h^t=tanh(a^t) \\ o^t=Wh^t + c\\ y^t=sigmoid(o^t) at=Vht1+Uxt+bht=tanh(at)ot=Wht+cyt=sigmoid(ot)

是不是公式能比文字更加说明问题!

再来说左边的结构,坐标的结构表明后面地展开网络中的U,V,W参数都是在共享的,就是说不管我们的序列有多长,都是共享这一套参数的。这是RNN很重要的一个特性。

RNN的隐藏层可以有多层,但是RNN中我们的隐藏层一般不会设置太多,因为在横向上有很长的序列扩展形成的网络,这部分特征是我们更加关注的。最后,需要说明的是RNN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PyTorch中的RNN

下面我们以一个最简单的回归问题使用正弦sin函数预测余弦cos函数,介绍如何使用PyTorch实现RNN模型。

先来看一下PyTorch中RNN类的原型:
torch.nn.RNN

  • 必选参数input_size指定输入序列中单个样本的大小尺寸,比如在NLP中我们可能用用一个10000个长度的向量表示一个单词,则这个input_size就是10000。在咱们的回归案例中,一个序列中包含若干点,而每个点的所代表的函数值(Y)作为一个样本,则咱们案例中的input_size为1。这个参数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问题确定。
  • 必选参数hidden_size指的是隐藏层中输出特征的大小,这个是自定义的超参数。
  • 必选参数num_layers指的是纵向的隐藏层的个数,根据实际问题我们一般可以选择1~10层。
  • 可选参数batch_first指定是否将batch_size作为输入输出张量的第一个维度,如果是,则输入的尺寸为(batch_sizeseq_lengthinput_size),否则,默认的顺序是(seq_lengthbatch_sizeinput_size)。
  • 可选参数bidirectional指定是否使用双向RNN。

下面再来说说RNN输入输出尺寸的问题,了解了这个可以让我们我们调试代码的时候更加清晰。下面是PyTorch官方的说明:
RNN的输入输出

对于RNN的输入包括输入序列和一个初始化的隐藏状态 h 0 h_0 h0。输入序列尺寸默认是(sequence_lengthbatch_sizeinput_size),所以如果我们的数据形式不是这样的,则需要手动调整为这种类型的格式。

隐藏状态 h i h_i hi的尺寸是(num_layers * num_directionsbatch_sizehidden_size)。单向RNN的num_directions为1,双向RNN的num_directions为2。

他们的尺寸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这得根据本文开头的那个公式计算,即就是矩阵的相乘需要满足矩阵尺寸的关系,聪明的你想明白了吗?

输出的尺寸为 (sequence_lengthbatch_sizenum_directions * hidden_size

每一次RNN运行结果输出中还会附带输出中间隐藏状态 h i h_i hi,当然这个尺寸和初始的隐藏状态相同。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怎么在程序中查看他们的尺寸: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rnn = nn.RNN(10, 20, 2)
inputs = torch.randn(5, 3, 10)  # (time_step, batch_size, input_size)
h0 = torch.randn(2, 3, 20)  # (num_layers, batch_size, hidden_size)
output, hn = rnn(inputs, h0)
print(output.shape)  # (time_step, batch_size, hidden_size)

for name, param in rnn.named_parameters():
    if param.requires_grad:
        print(name, param.size())

其输出结果如下:

torch.Size([5, 3, 20])
weight_ih_l0 torch.Size([20, 10])
weight_hh_l0 torch.Size([20, 20])
bias_ih_l0 torch.Size([20])
bias_hh_l0 torch.Size([20])
weight_ih_l1 torch.Size([20, 20])
weight_hh_l1 torch.Size([20, 20])
bias_ih_l1 torch.Size([20])
bias_hh_l1 torch.Size([20])

这里的weight_ih_l0表示的是RNN隐藏层第一层的权重U,weight_hh_l0表示的隐藏层第一层的权重V,类似的bias开头的表示偏置或者叫增益(我不知道中文如何翻译),以l数字结尾的表示第几层的权重或者偏置。

代码实现与结果分析

好了,搞清楚了RNN的基本原理以及PyTorch中RNN类的输入输出参数要求,我们下面实现我们的回归案例。

比较重要的几个超参数是:TIME_STEP指定输入序列的长度(一个序列中包含的函数值的个数),INPUT_SIZE是1,表示一个序列中的每个样本包含一个函数值。

我们自定义的RNN类包含两个模型:一个nn.RNN层,一个nn.Linear层,注意forward函数的实现,观察每个变量的尺寸(注释中给出了答案)。

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torch.manual_seed(2019)

# 超参设置
TIME_STEP = 10  # RNN时间步长
INPUT_SIZE = 1  # RNN输入尺寸
INIT_LR = 0.02  # 初始学习率
N_EPOCHS = 100  # 训练回数


class RN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RNN, self).__init__()
        self.rnn = nn.RNN(
            input_size=INPUT_SIZE,
            hidden_size=32,  # RNN隐藏神经元个数
            num_layers=1,  # RNN隐藏层个数
        )
        self.out = nn.Linear(32, 1)

    def forward(self, x, h):
        # x (time_step, batch_size, input_size)
        # h (n_layers, batch, hidden_size)
        # out (time_step, batch_size, hidden_size)
        out, h = self.rnn(x, h)
        prediction = self.out(out)
        return prediction, h


rnn = RNN()
print(rnn)

optimizer = torch.optim.Adam(rnn.parameters(), lr=INIT_LR)
loss_func = nn.MSELoss()
h_state = None  # 初始化隐藏层

plt.figure()
plt.ion()
for step in range(N_EPOCHS):
    start, end = step * np.pi, (step + 1) * np.pi  # 时间跨度
    # 使用Sin函数预测Cos函数
    steps = np.linspace(start, end, TIME_STEP, dtype=np.float32, endpoint=False)
    x_np = np.sin(steps)
    y_np = np.cos(steps)
    x = torch.from_numpy(x_np[:, np.newaxis, np.newaxis])  # 尺寸大小为(time_step, batch, input_size)
    y = torch.from_numpy(y_np[:, np.newaxis, np.newaxis])

    prediction, h_state = rnn(x, h_state)  # RNN输出(预测结果,隐藏状态)
    h_state = h_state.detach()  # 这一行很重要,将每一次输出的中间状态传递下去(不带梯度)
    loss = loss_func(prediction, y)
    optimizer.zero_grad()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 绘制中间结果
    plt.cla()
    plt.plot(steps, y_np, 'r-')
    plt.plot(steps, prediction.data.numpy().flatten(), 'b-')
    plt.draw()
    plt.pause(0.1)
plt.ioff()
plt.show()

最后的结果如下:
RNN使用Sin预测Cos

最后放一个当TIME_STEP分别等于10和20的最终预测结果的对比图:

RNN TIME_STEP等于10
RNN TIME_STEP=20

第一张是TIME_STEP=10的预测结果,第二张是TIME_STEP=20的预测结果。为什么当TIME_STEP=20的预测结果差得十万八千里呢?

这是因为经典的RNN存在梯度爆炸和梯度弥散问题(我尝试修剪了梯度可是结果还是很差,不知道是不是其它原因),对长时序的预测表现很不好,所以才有了后来的LSTM和GRU等RNN变种。实际现在已经很少使用经典RNN了。有时间在说说LSTM吧,欢迎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80019.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风控模型及特征的上线部署方法

    风控模型及特征的上线部署方法序言:作为年后的首篇实操干货文章,番茄风控一如既往向业内小伙伴输出相关的干货文章。有实操能落地,有数据可撸码,继续将会是番茄风控提供给各位小伙伴的业内标配内容。近期,我们花费了时间容整理了目前业内各位小伙伴关心的内容,本次文章是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模型跟规则在现有的风控系统内是如何规范上线的,基于此,我们给大家带来了这样的一篇内容。本次文章内容翔实,章节就有四大部分,内容绝对干货满满,实操性十足。老规矩,文章中提及的更详情(数据集+代码内容)可以直接到知识课堂中下载学习。本文有理论,有方法,有实操,还有数

    2022年5月4日
    70
  • JavaScript 滚动页面到指定元素位置[通俗易懂]

    JavaScript 滚动页面到指定元素位置

    2022年1月31日
    49
  • OCX控件签名

    OCX控件签名即便是经常被人批评,但是OCX,还是存在很多年了,在经后很多年,它都还将存在着。因为在有的环境下,简单的b/s开发技术是达不到需求的。比如访问硬件设备,比如安全防护。因此我们还要用到OCX的。但是要想在正式的场合下,在WEB界面上用OCX,需要进行签名。否则很多时候浏览器会禁止加

    2022年7月13日
    23
  • 远程连接opc服务器设置[通俗易懂]

    远程连接opc服务器设置[通俗易懂]准备工作1.1软件基础(1)安装所需的软件,机器上有必要的OPCclient、OPCServer,如ifix,rslinx,保证rslinx的版本能支持远程opc功能。1.2通讯基础(1)在同一局域网内,能ping通(物理连接,处于同一网段下)(2)建立同名用户及相同密码,win7系统将用户放置于于distributedCOMUser下,若是XP系统,则开启来宾用户…

    2022年6月20日
    20
  • RPN网络代码解读

    RPN网络代码解读1.说在前面的话在目标检测领域FasterRCNN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里面有一个网络结构RPN(RegionProposalNetwork)用于在特征图上产生候选预测区域。但是呢,这个网络结构具体是怎么工作的呢?网上有很多种解释,但是都是云里雾里的,还是直接撸代码来得直接,这里就直接从代码入手直接撸吧-_-||。首先,来看一下FasterRCNN中RPN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吧。…

    2022年6月23日
    21
  • java匿名对象_匿名对象概念和使用

    java匿名对象_匿名对象概念和使用在千峰“逆战”学习第14天Personperson=newPerson(“骚杰”,66,‘男’);Person类名person对象名newPerson(…)像内存的堆区申请空间,创建一个Person类对象使用的内存空间匿名对象没有名字的对象,没有对象名的对象格式:new构造方法(所需参数)用途1.提高开发效率,隐形眼镜日抛,一次性筷子匿名对象当前行使用…

    2022年9月6日
    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