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如何生成uuid_前端生成uuid

java如何生成uuid_前端生成uuidjavauuid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系列IDE使用 1年只要46元 售后保障 童叟无欺

转自:http://www.itwanger.com/java/2020/08/02/java-uuid.html

UUID,全名叫做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也就是通用唯一标识符的意思。有时候,也叫做全局唯一标识符,英文全名叫做 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简拼为 GUID。

来看一下 UUID 的格式:

123e4567-e89b-12d3-a456-556642440000
xxxxxxxx-xxxx-Mxxx-Nxxx-xxxxxxxxxxxx
由四个中划线“-”隔开,第一部分的长度为 8,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长度都为 4,第四部分的长度为 12,总长度为 36,是固定的。除中划线外的每个字符都代表一个十六进制的数字,并不是随机的任意字母+数字的字符串。

M 表示 UUID 的版本,N 为 UUID 的变体(Variants)。

M 的值有 5 个可选项:

版本 1:UUID 是根据时间和 MAC 地址生成的;

版本 2:UUID 是根据标识符(通常是组或用户 ID)、时间和节点 ID生成的;

版本 3:UUID 是通过散列(MD5 作为散列算法)、名字空间(namespace)、标识符和名称生成的;

版本 4 – UUID 使用随机性或伪随机性生成;

版本 5 类似于版本 3(SHA1 作为散列算法)。

为了能兼容过去的 UUID,以及应对未来的变化,因此有了变体(Variants)这一概念。

目前已知的变体有下面 4 种:

变体 0:规定变体0的二进制格式为 0xxx,为了向后兼容预留。

变体 1:规定变体1的二进制格式为 10xx,当前正在使用的。

变体 2:规定变体2的二进制格式为 11xx,为早期微软的 GUID 预留。

变体 3:规定变体3的二进制格式为 111x,为将来的扩展预留,目前暂未使用。

在上例中,M 是 1,N 是 a(二进制为 1010,符合 10xx 的格式),这就意味着这个 UUID 是“版本 1”、“变体 1”的 UUID。

目前大多数使用的 UUID 大都是变体 1,N 的取值是 8、9、a、b 中的一个。

System.out.println(Integer.toBinaryString(Integer.valueOf(“8”,16))); // 1000
System.out.println(Integer.toBinaryString(Integer.valueOf(“a”,16))); // 1010
System.out.println(Integer.toBinaryString(Integer.valueOf(“9”,16))); // 1001
System.out.println(Integer.toBinaryString(Integer.valueOf(“b”,16))); // 1011
8 的二进制为 1000,9 的二进制为 1001,a 的二进制为 1010,b 的二进制为 1011,都符合 10xx 的格式。

由于 UUID 是全局唯一的,重复 UUID 的概率接近零,可以忽略不计。所以 Java 的 UUID 通常可用于以下地方:

  • 随机生成的文件名;

  • Java Web 应用程序的 sessionID;

  • 数据库表的主键;

  • 事务 ID(UUID 生成算法非常高效,每台计算机每秒高达 1000 万次)。

在 Java 中,就有一个叫 UUID 的类,在 java.util 包下。

package java.util;
public final class UUID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Comparable<UUID> { 
   
}

该类只有一个构造方法:

public UUID(long mostSigBits, long leastSigBits) { 
   
    this.mostSigBits = mostSigBits;
    this.leastSigBits = leastSigBits;
}

要使用构造方法创建 UUID 对象的话,就需要传递两个参数,long 型的最高位 UUID 和最低位的 UUID。

long msb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ng lsb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UUID uuidConstructor = new UUID(msb, lsb);
System.out.println("UUID : "+uuidConstructor);

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UUID : 00000173-8efd-1b7c-0000-01738efd1b7c

UUID 类提供了一个静态方法 randomUUID():

public static UUID randomUUID() { 
   
    SecureRandom ng = UUID.Holder.numberGenerator;

    byte[] randomBytes = new byte[16];
    ng.nextBytes(randomBytes);
    randomBytes[6]  &= 0x0f;  /* clear version */
    randomBytes[6]  |= 0x40;  /* set to version 4 */
    randomBytes[8]  &= 0x3f;  /* clear variant */
    randomBytes[8]  |= 0x80;  /* set to IETF variant */
    return new UUID(randomBytes);
}

randomUUID() 方法生成了一个版本 4 的 UUID,这也是生成 UUID 最方便的方法。如果只使用原生 JDK 的话,基本上都用的这种方式。

示例如下:

UUID uuid4 = UUID.randomUUID();
int version4 = uuid4.version();
System.out.println("UUID:"+ uuid4+" 版本 " + version4);

程序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UUID:8c943921-d83e-424a-a627-a12d3cb474db 版本 4

除此之外,UUID 类还提供了另外两个静态方法,其一是 nameUUIDFromBytes():

public static UUID nameUUIDFromBytes(byte[] name) { 
   
    MessageDigest md;
    try { 
   
        md = MessageDigest.getInstance("MD5");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nsae) { 
   
        throw new InternalError("MD5 not supported", nsae);
    }
    byte[] md5Bytes = md.digest(name);
    md5Bytes[6]  &= 0x0f;  /* clear version */
    md5Bytes[6]  |= 0x30;  /* set to version 3 */
    md5Bytes[8]  &= 0x3f;  /* clear variant */
    md5Bytes[8]  |= 0x80;  /* set to IETF variant */
    return new UUID(md5Bytes);
}

nameUUIDFromBytes() 会生成一个版本 3 的 UUID,不过需要传递一个名称的字节数组作为参数。

示例如下:

UUID uuid3 = UUID.nameUUIDFromBytes("test".getBytes());
int version3 = uuid3.version();
System.out.println("UUID:"+ uuid3+" 版本 " + version3);

程序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UUID:098f6bcd-4621-3373-8ade-4e832627b4f6 版本 3

其二是 fromString():

public static UUID fromString(String name) { 
   
    int len = name.length();
    if (len > 36)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UUID string too large");
    }

    int dash1 = name.indexOf('-', 0);
    int dash2 = name.indexOf('-', dash1 + 1);
    int dash3 = name.indexOf('-', dash2 + 1);
    int dash4 = name.indexOf('-', dash3 + 1);
    int dash5 = name.indexOf('-', dash4 + 1);

    // For any valid input, dash1 through dash4 will be positive and dash5
    // negative, but it's enough to check dash4 and dash5:
    // - if dash1 is -1, dash4 will be -1
    // - if dash1 is positive but dash2 is -1, dash4 will be -1
    // - if dash1 and dash2 is positive, dash3 will be -1, dash4 will be
    // positive, but so will dash5
    if (dash4 < 0 || dash5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nvalid UUID string: " + name);
    }

    long mostSigBits = Long.parseLong(name, 0, dash1, 16) & 0xffffffffL;
    mostSigBits <<= 16;
    mostSigBits |= Long.parseLong(name, dash1 + 1, dash2, 16) & 0xffffL;
    mostSigBits <<= 16;
    mostSigBits |= Long.parseLong(name, dash2 + 1, dash3, 16) & 0xffffL;
    long leastSigBits = Long.parseLong(name, dash3 + 1, dash4, 16) & 0xffffL;
    leastSigBits <<= 48;
    leastSigBits |= Long.parseLong(name, dash4 + 1, len, 16) & 0xffffffffffffL;

    return new UUID(mostSigBits, leastSigBits);
}

fromString() 方法会生成一个基于指定 UUID 字符串的 UUID 对象,如果指定的 UUID 字符串不符合 UUID 的格式,将抛出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异常。

示例如下:

UUID uuid = UUID.fromString("38400000-8cf0-11bd-b23e-10b96e4ef00d");
int version = uuid.version();
System.out.println("UUID:"+ uuid+" 版本 " + version);

程序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UUID:38400000-8cf0-11bd-b23e-10b96e4ef00d 版本 1

除了使用 JDK 原生的 API 之外,还可以使用 com.fasterxml.uuid.Generators,需要先在项目中加入该类的 Maven 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com.fasterxml.uuid</groupId>
    <artifactId>java-uuid-generator</artifactId>
    <version>3.1.4</version>
</dependency>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如何使用它:

/** * @author 沉默王二,一枚有趣的程序员 */
public class UUIDVersion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UID uuid1 = Generators.timeBasedGenerator().generate();
        System.out.println("UUID : "+uuid1);
        System.out.println("UUID 版本 : "+uuid1.version());

        UUID uuid2 = Generators.randomBasedGenerator().generate();
        System.out.println("UUID : "+uuid2);
        System.out.println("UUID 版本 : "+uuid2.version());
    }
}
``
Generators.timeBasedGenerator().generate() 可用于生成版本 1 的 UUID,Generators.randomBasedGenerator().generate() 可用于生成版本 4 的 UUID。

来看一下输出结果:

UUID : ebee82f5-cfd2-11ea-82a7-8536e13d4951
UUID 版本 : 1
UUID : d2ccc752-c824-4bbc-8cc7-52c8246bbc6a
UUID 版本 : 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90695.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对象转json字符串字段丢失_excel某个对象程序库丢失

    对象转json字符串字段丢失_excel某个对象程序库丢失 在fastjson下将对象转json时会丢失部分属性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问题原因是由于属性命名不符合规范导致,比如:uId,一个字母后面紧跟着一个大写字母,导致反射get/set方法时会出现连续两个大写字母(getUId/setUId)。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时在属性上加上注解:@JSONField(name="uId"),就可以解决该问题。或者是属性名serviceDeadline在get/…

    2022年9月18日
    0
  • pycharm如何配置_没有有效的ip配置怎么办

    pycharm如何配置_没有有效的ip配置怎么办PyCharm配置示例1、全局设置:这里是全局设置,也可在每个项目里面单独设置点击右下角的Configure选择Preferences1、设置背景颜色与显示内存大小:2、设置不默认打开上次的工程3、设置显示方法右边分割线:4、设置自动引包:5、设置显示方法缩进线6、设置字体与字体大小:7、设置文件编码格式:请注意,这一步很重要,不要坑队友!8、测试本机是…

    2022年8月26日
    3
  • accept 函数_accept函数是阻塞的吗

    accept 函数_accept函数是阻塞的吗服务器要做的最普通的事情之一就是接受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在套接字上使用重叠I/O接受连接的惟一API就是AcceptEx()函数【注一】。有趣的是,通常的同步接受函数accept()的返回值是一个新的套接字,而AcceptEx()函数则需要另外一个套接字作为它的参数之一。这是因为AcceptEx()是一个重叠操作,所以你需要事先创建一个套接字(但不要绑定或连接它),并把这个套接字通过参数传给Acc

    2022年9月29日
    0
  • CSS实现实心三角形和空心三角形[通俗易懂]

    CSS实现实心三角形和空心三角形[通俗易懂]一次开发中遇到,记录代码原理:1.给一个div,宽和高都为0的时候,盒子什么都没有看起来。为空白2.给一个宽高为0的盒子给一遍像素给100px的上边,下边和右边,border-top:90pxsolidred;border-right:100pxsolidblack;border-bottom:100pxsolidblue;这样左边没有,就会缩成一

    2022年6月29日
    27
  • 如何清理电脑中c盘的垃圾_计算机基本组成

    如何清理电脑中c盘的垃圾_计算机基本组成系统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盘!必须要保持足够的存储空间,才能够确保电脑不会运行卡顿,或者出现一些系统性的问题。其实,我们安装系统的时候,C盘最多也就被占用20G左右的空间。但是C盘作为系统盘,电脑运行时所产生的系统缓存文件、垃圾文件以及程序运行文件等等,都会不断的占用C盘的空间,使得C盘越来越小,电脑越用越卡!今天大白菜就和大家分享4招c盘清理方法,让大家的C盘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保证电脑运行更加…

    2022年8月31日
    3
  • 哨兵2号(Sentinel-2)介绍、下载、预处理及批处理

    哨兵2号是高分辨率多光谱成像卫星,携带一枚多光谱成像仪(MSI),用于陆地监测,可提供植被、土壤和水覆盖、内陆水路及海岸区域等图像,还可用于紧急救援服务。分为2A和2B两颗卫星。第一颗卫星哨兵2号A于2015年6月23日01:52UTC以“织女星”运载火箭发射升空。6月29日,在轨运行4天的哨兵-2A卫星,传回了第一景数据,幅宽290km,卫星第一次扫描的范围是从瑞典开始,经过中欧和地中…

    2022年4月9日
    73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