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硬盘如何初始化_linux系统初始化命令

新硬盘如何初始化_linux系统初始化命令在物理机或者云服务器新加了一块磁盘,为了让Linux系统能够正常使用这块磁盘,要先对磁盘进行一些初始化工作。命令先了解一下我们要使用到的Linux命名:df:用于显示目前Linux系统上的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统计fdisk:用于管理磁盘分区表mount:用于挂载Linux系统外的文件partprobe:用于重读分区表,当出现删除文件后,出现仍然占用空间。可以在不重启的情况下重读分…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系列IDE使用 1年只要46元 售后保障 童叟无欺

在物理机或者云服务器新加了一块磁盘,为了让 Linux 系统能够正常使用这块磁盘,要先对磁盘进行一些初始化工作。

命令

先了解一下我们要使用到的 Linux 命名:

df:用于显示目前 Linux 系统上的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统计

fdisk:用于管理磁盘分区表

mount:用于挂载 Linux 系统外的文件

partprobe:用于重读分区表,当出现删除文件后,出现仍然占用空间。可以在不重启的情况下重读分区。

mkfs :用于在设备上创建Linux文件系统

磁盘分区

第一步,要对磁盘进行格式化分区。

1. 查看系统磁盘信息,获取新增加的磁盘设备信息。

fdisk -l

回显

Disk /dev/vda: 50 GiB, 53687091200 bytes, 104857600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3fa1d255

Device Boot Start End Sectors Size Id Type

/dev/vda1 * 2048 104857566 104855519 50G 83 Linux

Disk /dev/vdb: 60 GiB, 64424509440 bytes, 125829120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可以看到,当前的服务器上有两个磁盘,一个 50G,一个 60G,50G 的是服务器自带的系统盘,60G 的就是新购买的数据盘,还没有进行过分区操作。

2. 对新增的数据盘进行分区操作

下面开始对数据盘进行分区操作

fdisk /dev/vdb

回显

Welcome to fdisk (util-linux 2.31.1).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Be careful before using the write command.

Device does not contain a recognized partition table.

Created a new DOS disklabel with disk identifier 0x695b2bd0.

Command (m for help):

输入 n,回车新建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container for logical partitions)

Select (default p):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两种分区类型:primary(主分区)和 extended(扩展分区),这里选择创建主分区,输入 p 回车,会提示输入一些信息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1

First sector (2048-125829119, default 2048):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T,P} (2048-125829119, default 125829119):

Created a new partition 1 of type ‘Linux’ and of size 60 GiB.

Command (m for help):

由于这个磁盘是全新的,没有任何分区,所以设置分区编号为 1,其他的为默认值,即可创建新的分区。

3. 查看分区信息

创建完分区后,输入 p 即可查看新创建的分区信息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vdb: 60 GiB, 64424509440 bytes, 125829120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695b2bd0

Device Boot Start End Sectors Size Id Type

/dev/vdb1 2048 125829119 125827072 60G 83 Linux

4. 将分区结果写入分区表中

确认分区信息后,输入 w 回车即可将分区结果写入分区表中

Command (m for help): 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Syncing disks.

如上,表示分区创建完成。如果之前分区操作有误,请输入 q,则会退出 fdisk 分区工具,之前的分区结果将不会被保留。

5. 将新的分区表变更同步至操作系统

partprobe 命令可以在不重启系统的情况下重读分区表

partprobe /dev/vdb

6. 设置文件系统格式

执行以下命令,将新建分区文件系统设为系统所需格式。

# mkfs-t文件系统格式分区

mkfs -t ext4 /dev/vdb1

mke2fs 1.44.1 (24-Mar-2018)

Creating filesystem with 15728384 4k blocks and 3932160 inodes

Filesystem UUID: 65aa13b1-8ae4-4d69-bf3d-1e77f4cf3204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

4096000, 7962624, 11239424

Allocating group tables: done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65536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格式化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请观察系统运行状态,不要退出。不同文件系统支持的分区大小不同,请根据您的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

挂载磁盘

1. 新建挂载目录

# 根据个人喜好创建

mkdir /mnt

2. 挂载磁盘分区

mount /dev/vdb1 /mnt

3. 使用 df -TH 查看挂载结果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udev devtmpfs 2.0G 4.1k 2.0G 1% /dev

tmpfs tmpfs 397M 5.9M 392M 2% /run

/dev/vda1 ext4 53G 2.6G 48G 6% /

tmpfs tmpfs 2.0G 25k 2.0G 1% /dev/shm

tmpfs tmpfs 5.3M 0 5.3M 0% /run/lock

tmpfs tmpfs 2.0G 0 2.0G 0% /sys/fs/cgroup

tmpfs tmpfs 397M 0 397M 0% /run/user/500

/dev/vdb1 ext4 64G 55M 60G 1% /mnt

表示新建分区 /dev/vdb1 已挂载至 /mnt,此时已经可以使用新增加的数据盘了。但是一旦重启云服务器,挂载就会失效,所以我们需要设置自动挂载磁盘。

设置自动挂载磁盘

1. 设置自动挂载

这里我们需要编辑 fstab 文件,fstab 文件包含了 Linux 系统可以挂载使用的文件系统的信息。

vi /etc/fstab

添加以下内容,保存退出

/dev/vdb1 /mnt ext4 defaults 0 0

以内容上仅为示例,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参数说明如下:

第一列为 UUID,此处填写上面查询到的磁盘分区的 UUID。

第二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目录,可以通过 df -TH 命令查询。

第三列为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 可以通过 df -TH 命令查询。

第四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选项,此处通常设置为defaults即可。

第五列为 Linux dump 备份选项。0 表示不使用 Linux dump 备份。现在通常不使用 dump 备份,此处设置为 0 即可。

1 表示使用 Linux dump 备份。

第六列为 fsck 选项,即开机时是否使用 fsck 检查磁盘。0表示不检验。

挂载点为(/)根目录的分区,此处必须填写 1。根分区设置为 1,其他分区只能从 2 开始,系统会按照数字从小到大依次检查下去。

2. 验证挂载信息

执行如下命令,卸载已挂载的分区

# umount 磁盘分区

umount /dev/vdb1

执行如下命令,将 /etc/fstab 文件所有内容重新加载。

mount -a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文件系统挂载信息。

# mount | grep 挂载目录

mount | grep /mnt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说明自动挂载功能生效:

/dev/vdb1 on /mnt type ext4 (rw,relatime,data=ordered)

自此,初始化一个新的 Linux 磁盘的工作已经完成,就可以愉快的玩耍了。

转载文章,原文出处:掘金,原文链接:https://juejin.im/post/5daae9366fb9a04e2a73ddc9 ,本文链接:https://blog.cvc.cx/4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91199.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数据结构 – 链表和数组的区别[通俗易懂]

    数据结构 – 链表和数组的区别[通俗易懂]文章目录数据结构-链表和数组的区别1、在内存上2、时间复杂度3、链表的结构4、各自的优缺点5、为什么使用较常用的是单头链表数据结构-链表和数组的区别1、在内存上数组是连续内存,因为是静态分配,所以不可扩容链表是非连续内存,动态分配,也没有顺序,它通过链表中的next指针保存逻辑顺序2、时间复杂度查找时间复杂度1、数组使用下标定位,1次就可以找到,O(1)2、链表需要循环去找,最大需要N次,O(N)插入删除时间复杂度1、数组插入删除需要移动其它元素,复杂度

    2025年7月9日
    2
  • 研华acdp手机版_generation z

    研华acdp手机版_generation z上帝手中有 N 种世界元素,每种元素可以限制另外 1 种元素,把第 i 种世界元素能够限制的那种世界元素记为 A[i]。现在,上帝要把它们中的一部分投放到一个新的空间中去建造世界。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上帝希望所有被投放的世界元素都有至少一个没有被投放的世界元素限制它。上帝希望知道,在此前提下,他最多可以投放多少种世界元素?输入格式第一行是一个整数 N,表示世界元素的数目。第二行有 N 个整数 A[1],A[2],…,A[N]。A[i] 表示第 i 个世界元素能够限制的世界元素的编号。输出格式

    2022年8月11日
    2
  • js addEventListener事件捕获与冒泡,第三个参数详解,阻止事件传播

    js addEventListener事件捕获与冒泡,第三个参数详解,阻止事件传播结论element.addEventListener(event,function[,useCapture])event:事件名称,如clickfunction:指定要事件触发时执行的函数,可以传入事件参数useCapture:可选。布尔值,指定事件是否在捕获或冒泡阶段执行。默认false:在冒泡阶段执行指定事件true:在捕获阶段执行事件event.stopPropagat…

    2025年6月9日
    2
  • 自监督学习(self-supervised learning)(20201124)

    自监督学习(self-supervised learning)(20201124)看论文总是会看出来一堆堆奇奇怪怪的名词。从远程监督、有监督、半监督、无监督开始,最近又看到了一个自监督。首先先对上面的概念进行简述:半监督(semi-supervisedlearning):利用好大量无标注数据和少量有标注数据进行监督学习;远程监督(distant-supervisedlearning):利用知识库对未标注数据进行标注;无监督:不依赖任何标签值,通过对数据内在特征的挖掘,找到样本间的关系,比如聚类相关的任务。自监督:利用辅助任务从无监督的数据中挖掘大量自身的信息。

    2022年9月14日
    3
  • springboot线程池的配置使用[通俗易懂]

    springboot线程池的配置使用[通俗易懂]我们都知道,java中有ThreadPoolExecutor提供的线程池服务,非常好用。可以有效的解决了一些异步业务,提高系统性能。但是java中配置和使用线程池有点繁琐,而在springboot中,线程池的配置简直就是轻而易举。下面直接上干货。springboot中主要使用配置类来配置线程池@Async注解可以使用配置好的线程池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配置和使用的过程1、配置线程池主要使用…

    2022年6月28日
    49
  • java中synchronized使用方法

    java中synchronized使用方法

    2021年12月2日
    47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