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MP协议详解_BOOTP协议

IGMP协议详解_BOOTP协议IGMP协议详解(转载)摘要:文章来自于《TCP/IP详解》卷一第十三章。本文详细介绍IGMP协议原理及实现实例。1、引言  本文将介绍用于支持主机和路由器进行多播的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它让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系统知道主机当前所在的多播组。多播路由器需要这些信息以便知道多播数据报应该向哪些接口转发。IGMP在RFC1112中定义[Deering1989].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系列IDE使用 1年只要46元 售后保障 童叟无欺

IGMP协议详解(转载)

摘要:文章来自于《TCP/IP详解》卷一第十三章。本文详细介绍IGMP协议原理及实现实例。

1、引言

  本文将介绍用于支持主机和路由器进行多播的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它让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系统知道主机当前所在的多播组。多播路由器需要这些信息以便知道多播数据报应该向哪些接口转发。IGMP在RFC 1112中定义[Deering 1989].

  正如ICMP一样, IGMP 也被当作IP 层的一部分。IGMP报文通过IP数据报进行传输。不像我们已经见到的其他协议, IGMP有固定的报文长度,没有可选数据。图13-1显示了IGMP报文如何封装在IP数据报中。

IGMP协议详解_BOOTP协议

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报文及协议(图一)

  IGMP报文通过IP首部中协议字段值为2来指明。

 

2、 IGMP报文

  图1 3 – 2显示了长度为8字节的IGMP报文格式。

IGMP协议详解_BOOTP协议

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报文及协议(图二)

  这是版本为1的IGMP.IGMP类型为1说明是由多播路由器发出的查询报文,为2说明是主机发出的报告报文。检验和的计算和ICMP协议相同。

  组地址为D类IP地址。在查询报文中组地址设置为0,在报告报文中组地址为要参加的组地址。在下一节中,当介绍IGMP如何操作时,我们将会更详细地了解它们。

 

3、 IGMP 协议

  3.1 加入一个多播组

  多播的基础就是一个进程的概念(使用的术语进程是指操作系统执行的一个程序),该进程在一个主机的给定接口上加入了一个多播组。在一个给定接口上的多播组中的成员是动态的—它随时因进程加入和离开多播组而变化。

  这里所指的进程必须以某种方式在给定的接口上加入某个多播组。进程也能离开先前加入的多播组。这些是一个支持多播主机中任何API所必需的部分。使用限定词“接口”是因为多播组中的成员是与接口相关联的。一个进程可以在多个接口上加入同一多播组。

  Stanford大学伯克利版Unix中的IP 多播详细说明了有关socket API的变化,这些变化在Solaris 2.x和ip(7)的文档中也提供了。

  这里暗示一个主机通过组地址和接口来识别一个多播组。主机必须保留一个表,此表中包含所有至少含有一个进程的多播组以及多播组中的进程数量。

  3.2 IGMP 报告和查询

  多播路由器使用IGMP报文来记录与该路由器相连网络中组成员的变化情况。使用规则如下:

  1) 当第一个进程加入一个组时,主机就发送一个IGMP报告。如果一个主机的多个进程加入同一组,只发送一个IGMP报告。这个报告被发送到进程加入组所在的同一接口上。

  2) 进程离开一个组时,主机不发送IGMP报告,即便是组中的最后一个进程离开。主机知道在确定的组中已不再有组成员后,在随后收到的IGMP查询中就不再发送报告报文。

  3) 多播路由器定时发送IGMP查询来了解是否还有任何主机包含有属于多播组的进程。多播路由器必须向每个接口发送一个IGMP查询。因为路由器希望主机对它加入的每个多播组均发回一个报告,因此IGMP查询报文中的组地址被设置为0.

  4) 主机通过发送IGMP报告来响应一个IGMP查询,对每个至少还包含一个进程的组均要发回IGMP报告。

  使用这些查询和报告报文,多播路由器对每个接口保持一个表,表中记录接口上至少还包含一个主机的多播组。当路由器收到要转发的多播数据报时,它只将该数据报转发到(使用相应的多播链路层地址)还拥有属于那个组主机的接口上。

  图1 3 – 3显示了两个IGMP报文,一个是主机发送的报告,另一个是路由器发送的查询。该路由器正在要求那个接口上的每个主机说明它加入的每个多播组。

IGMP协议详解_BOOTP协议
3.3 实现细节

  为改善该协议的效率,有许多实现的细节要考虑。首先,当一个主机首次发送IGMP报告(当第一个进程加入一个多播组)时,并不保证该报告被可靠接收(因为使用的是IP交付服务)。下一个报告将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发送。这个时间间隔由主机在0 ~ 1 0秒的范围内随机选择。

  其次,当一个主机收到一个从路由器发出的查询后,并不立即响应,而是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才发出一些响应(采用“响应”的复数形式是因为该主机必须对它参加的每个组均发送一个响应)。既然参加同一多播组的多个主机均能发送一个报告,可将它们的发送间隔设置为随机时延。在一个物理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将收到同组其他主机发送的所有报告,因为如图1 3 – 3所示的报告中的目的地址是那个组地址。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主机在等待发送报告的过程中,却收到了发自其他主机的相同报告,则该主机的响应就可以不必发送了。因为多播路由器并不关心有多少主机属于该组,而只关心该组是否还至少拥有一个主机。的确,一个多播路由器甚至不关心哪个主机属于一个多播组。它仅仅想知道在给定的接口上的多播组中是否还至少有一个主机。

  在没有任何多播路由器的单个物理网络中,仅有的IGMP通信量就是在主机加入一个新的多播组时,支持IP多播的主机所发出的报告。

  3.4 生存时间字段

  在图1 3 – 3中,我们注意到IGMP报告和查询的生存时间(TTL)均设置为1,这涉及到IP首部中的TTL字段。一个初始TTL为0的多播数据报将被限制在同一主机。在默认情况下,待传多播数据报的TTL被设置为1,这将使多播数据报仅局限在同一子网内传送。更大的TTL值能被多播路由器转发。

  回顾6 . 2节,对发往一个多播地址的数据报从不会产生ICMP差错。当TTL值为0时,多播路由器也不产生ICMP“超时”差错。

  在正常情况下,用户进程不关心传出数据报的TTL.然而,一个例外是Traceroute程序(第8章),它主要依据设置TTL值来完成。既然多播应用必须能够设置要传送数据报的TTL值,这意味着程序设计接口必须为用户进程提供这种能力。

  通过增加TTL值的方法,一个应用程序可实现对一个特定服务器的扩展环搜索(eXPandingring search)。第一个多播数据报以TTL等于1发送。如果没有响应,就尝试将TTL设置为2,然后3,等等。在这种方式下,该应用能找到以跳数来度量的最近的服务器。

  从224.0.0.0到224.0.0.255的特殊地址空间是打算用于多播范围不超过1跳的应用。不管TTL值是多少,多播路由器均不转发目的地址为这些地址中的任何一个地址的数据报。

  3.5 所有主机组

  在图1 3 – 3中,我们看到了路由器的IGMP查询被送到目的IP地址224.0.0.1.该地址被称为所有主机组地址。它涉及在一个物理网络中的所有具备多播能力的主机和路由器。当接口初始化后,所有具备多播能力接口上的主机均自动加入这个多播组。这个组的成员无需发送IGMP报告。

 

4 、一个例子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IP多播的细节,再来看看所包含的信息。我们使sun主机能够支持多播,并将采用一些多播软件所提供的测试程序来观察具体的过程。

  首先,采用一个经过修改的netstat命令来报告每个接口上的多播组成员情况(在3.9节显示了netstat-ni命令的输出结果)。在下面的输出中,用黑体表示有关的多播组。

IGMP协议详解_BOOTP协议

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报文及协议(图四)

  其中, – n参数将以数字形式显示IP地址(而不是按名字来显示它们),- i参数将显示接口的统计结果,- a参数将显示所有配置的接口。

  输出结果中的第2行le0(以太网)显示了这个接口属于主机组224.0.0.1(“所有主机”),和两行地址,后一行显示相应的以太网地址为:01: 00:5e:00:00:01.这正是我们期望看到的以太网地址,和12 . 4节介绍的地址映射一致。我们还看到其他两个支持多播的接口:SLIP接口sl0和回送接口l o 0,它们也属于所有主机组。

 我们也必须显示IP路由表,用于多播的路由表同正常的路由表一样。黑体表项显示了所有传往224.0.0.0的数据报均被送往以太网:

IGMP协议详解_BOOTP协议

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报文及协议(图五)

  如果将这个路由表与9 . 2节中s u n路由器的路由表作比较,会发现只是多了有关多播的条目。

  现在使用一个测试程序来让我们能在一个接口上加入一个多播组(不再显示使用这个测试程序的过程)。在以太网接口( 1 4 0 . 2 5 2 . 1 3 . 3 3)上加入多播组2 2 4 . 1 . 2 . 3.执行n e t s t a t程序看到内核已加入这个组,并得到期望的以太网地址。用黑体字来突出显示和前面n e t s t a t输出的不同。

IGMP协议详解_BOOTP协议

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报文及协议(图六)

  我们在输出中再次显示了其他两个接口: s l 0和l o 0,目的是为了重申加入多播组只发生在一个接口上。

  图1 3 – 4显示了t c p d u m p对进程加入这个多播组的跟踪过程。

IGMP协议详解_BOOTP协议

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报文及协议(图七)

  当主机加入多播组时产生第1行的输出显示。第2行是经过时延后的IGMP报告,我们介绍过报告重发的时延是1 0秒内的随机时延。

  在两行中显示硬件地址证实了以太网目的地址就是正确的多播地址。我们也看到了源IP地址为相应的s u n主机地址,而目的IP地址是多播组地址。同时,报告的地址和期望的多播组地址是一致的。

  最后,我们注意到,正像指明的那样, TTL是1.当TTL的值为0或1时,tcpdump在打印时用方括号将它们括起来,这是因为TTL在正常情况下均高于这些值。然而,使用多播我们期望看到许多TTL为1的IP数据报。

  在这个输出中暗示了一个多播路由器必须接收在它所有接口上的所有多播数据报。路由器无法确定主机可能加入哪个多播组。

5、多播路由器的例子

  继续前面的例子,但我们将在s u n主机中启动一个多播选路的守护程序。这里我们感兴趣的并不是多播选路协议,而是要研究所交换的IGMP查询和报告。即使多播选路守护程序只运行在支持多播的主机(sun)上,所有的查询和报告都将在那个以太网上进行多播,所以我们在该以太网中的其他系统中也能观察到它们。

  在启动选路守护程序之前,加入另外一个多播组224.9.9.9,图13-5显示了输出的结果。

IGMP协议详解_BOOTP协议

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报文及协议(图八)

  在这个输出中没有包括以太网地址,因为已经证实了它们是正确的。也删去了TTL等于1的说明,同样因为它们也是我们期望的那样。

  当选路守护程序启动时,输出第1行。它发出一个已经加入了组224.0.0.4的报告。多播地址224.0.0.4是一个知名的地址,它被当前用于多播选路的距离向量多播选路协议DVMRP(Distance Vector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所使用(DVMRP在RFC 1075中定义[Waitzman ,Partridge, and Deering])。

  在该守护程序启动时,它也发送一个IGMP查询(第2行)。该查询的目的IP地址为224.0.0.1(所有主机组),如图13-3所示。

  第一个报告(第3行)大约在5秒后收到,报告给组224.9.9.9.这是在下一个查询发出之前(第4行)收到的唯一报告。当守护程序启动后,两次查询(第2行和第4行)发出的间隔很短,这是因为守护程序要将其多播路由表尽快建立起来。

  第5、6和7行正是我们期望看到的:sun主机针对它所属的每个组发出一个报告。注意组224.0.0.4是被报告的,而其他两个组则是明确加入的,因为只要选路守护程序还在运行,它始终要属于组224.0.0.4.

  下一个查询位于第8行,大约在前一个查询的2分钟后发出。它再次引发三个我们所期望的报告(第9、10和11行)。这些报告的时间顺序与前面不同,因为接收查询和发送报告的时间是随机的。

  最后的查询在前一个查询的大约2分钟后发出,我们再次得到了期望的响应。

  多播是一种将报文发往多个接收者的通信方式。在许多应用中,它比广播更好,因为多播降低了不参与通信的主机的负担。简单的主机成员报告协议( IGMP )是多播的基本模块。

  在一个局域网中或跨越邻近局域网的多播需要使用本章介绍的技术。广播通常局限在单个局域网中,对目前许多使用广播的应用来说,可采用多播来替代广播。

  然而,多播还未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在广域网内的多播。[Deering and Cheriton 1990] 提出扩展目前的路由协议来支持多播。9.13节中的[Perlman 1992]讨论了广域网多播的一些问题。

  [Casner and Deering 1992] 介绍了使用多播和一个称为MBONE(多播主干)的虚拟网络在整个Internet上传送IETF会议的情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93815.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git使用具体介绍

    git使用具体介绍

    2021年12月4日
    33
  • Android Spinner使用技巧讲解

    Android Spinner使用技巧讲解

    2021年8月18日
    58
  • MySQL数据库管理工具_mysql数据库管理工具有哪些

    MySQL数据库管理工具_mysql数据库管理工具有哪些SQLyog管理工具MySQL管理工具通过SQLyog连接MySQL使用SQlyog工具创建数据库MySQL管理工具除了使用命令行来操作MySQL数据库之外,还可以使用图形化管理工具来管理数据。SQLyog是一款简洁高效,功能强大的MySQL数据库管理工具。使用SQLyog可以快速直观地让用户完成对数据库的操作。该工具可从SQLyog官网(http://www.webyog.com/cn/)下载。SQLyog安装过程比较容易,这里不多说。通过SQLyog连接MySQL启动MySQL服务后

    2022年8月22日
    6
  • 1、java语言概述

    1、java语言概述文章目录Java基础知识图解软件开发软件开发人机交互方式命令行常用的DOS命令常用快捷键java语言java版本历史迭代Java技术体系平台Java在各领域的应用Java语言运行机制及运行过程Java语言的特点跨平台性Java两种核心机制核心机制—Java虚拟机核心机制—垃圾回收Java语言的环境搭建什么是JDK,JRE下载并安装JDK配置环境变量开发HelloWorld开发HelloWorld注意:注释(Comment)文档注释Java基础知识图解软件开发软件开发软件,即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

    2022年7月7日
    24
  • pandas.read_csv() 报错 OSError: Initializing from file failed,报错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

    pandas.read_csv() 报错 OSError: Initializing from file failed,报错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pandas.read_csv()报错OSError:Initializingfromfilefailed,一般由两种情况引起:一种是函数参数为路径而非文件名称,另一种是函数参数带有中文。

    2022年6月24日
    25
  • 分布式锁-这一篇全了解(Redis实现分布式锁完美方案)[通俗易懂]

    前言在某些场景中,多个进程必须以互斥的方式独占共享资源,这时用分布式锁是最直接有效的。随着技术快速发展,数据规模增大,分布式系统越来越普及,一个应用往往会部署在多台机器上(多节点),在有些场景中,为了保证数据不重复,要求在同一时刻,同一任务只在一个节点上运行,即保证某一方法同一时刻只能被一个线程执行。在单机环境中,应用是在同一进程下的,只需要保证单进程多线程环境中的线程安全性,通过JAV…

    2022年4月12日
    38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