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框架与设计模式
2. MVC框架模式
模型:表示企业数据和业务规则。在MVC的3个部件中,模型拥有最多的处理任务。被模型返回的数据是独立的,与数据格式无关。这样的一个模式能够为多个视图提供数据,这样一来模型的代码只需要写一次便能够被多个视图重用,减少了代码的重复性。
控制器:接受用户的输入并调用相应的模型和视图来完成用户的需求,所以当用户点击web页面中的超链接和发送表单时,控制器本身不输出任何东西和做任何处理。它只是接收请求并根据请求来调用哪个模型去处理请求,然后在决定用哪个视图来显示返回的数据。
3. SpringMVC框架
3.1 SpringMVC简介
springMVC框架是基于Java的实现了MVC框架模式的请求驱动类型的轻量级框架。前端控制器是DispatcherServlet接口实现类,映射处理器是HandlerMapping接口实现类,视图解析器是ViewResolver接口实现类,页面控制器是Controller接口实现类。SpringMVC的工作流程图如下:
3.2 SpringMVC框架中的接口
DispatcherServlet接口:Spring提供的前端控制器,所有的请求都是由它来进行分发。在DispatcherServlet将请求分发到对应的Controller之前,需要借助Spring提供的HandlerMapping才能定位到相应的Controller.
HandlerMapping接口:完成客户请求到Controller的映射。
ViewResolver接口:根据ModelAndView对象在web应用查找view视图,并将model中是数据传入到view视图中进行渲染。
3.3 SpringMVC框架优势
3.4 SpringMVC常用注解
1、@Controller
- 1
- 2
- 3
- 4
- 5
@Controller注解在一个类上,表明该类是一个SpringMVC Controller对象。分发处理器将会扫描使用了该注解的类的所有方法,并检测该类中的方法是否使用了@RequestMapping注解。@Controller注解只是定义一个控制器,@RequestMapping注解的方法才是真正处理请求的处理器。单单使用了Controller注解还不能说明该类就是SpringMVC的控制器,因为这个时候Spring还无法获取该类,我们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将@Controller注解的控制器类交给spring进行管理:
- 1
- 2
- 3
- 4
- 5
- 6
- 7
2、@RequestMapping
value:指定请求的实际地址,指定的地址可以是URL Template模式;
method:指定请求的方法类型;
consumes:指定请求提交的内容类型(Content-Type),例如application/json,text/html;
produces:指定返回的内容类型,仅当请求头部中Accept包含指定类型时方法才进行处理;
params:请求中必须包含某些参数时,方法才进行处理;
headers:请求header中必须包含某些指定的header值,方法才进行处理;
3、@Resource和@Autowired
@Resource和@Autowired的不同点:
@Autowired注解是由spring提供的,需要导入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只按照byType进行注入。在默认情况下,它要求依赖的对象必须存在,如果允许null,可以通过属性required设置为false进行设置。如果我们需要辅助通过byName进行装配bean,我们可以结合@Qualifier注解一起使用。
- 1
- 2
- 3
- 4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232797.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