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层的基本功能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主机之间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传输单位是比特),保证比特流通过传输介质的正确传输。
1. 与数据链路的关系
物理层屏蔽了物理层采用的传输介质,通信设备和通信技术的差异性,指定不同类型的物理协议,使得数据链路只需要考虑如何使用物理层的服务,而不用考虑物理层采用了那种传输介质。
2. 物理层的协议类型
二、物理层的数据传输
1. 信息,数据和信号的关系
假如发送端发送一个英文单词“NETWORK”,显然在物理层的传输介质中不可能直接传输“NETWORK”。计算机首先要把“NETWORK”(信息)按照ASCII编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数据),然后把二进制代码通过数据信号编码器转换成一种特定的电信号(信号),最后信号由发送端的发送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发送到接受端计算机。
2. 物理层的数据传输类型
3. 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方式
(1)串行和并行通信
(2)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3)同步技术
同步技术包括位同步,字符同步
三、频带传输技术:数字信号调制为模拟信号
1. 调制方法
设模拟信号的正弦信号为:
u(t) = μ * sin(ωt + φ)
μ为振幅,ω为角频率,φ为相位,可以通过变化这三个变量,来实现模拟信号信号的编码。
具体的调制方法有以下几个:
(1)振幅键控(ASK)
振幅键控通过改变振幅μ来表示数字信号的1,0
其表达式为:
u(t) = μ * sin(ω0 t + φ0) :数字1
u(t) = 0 :数字0
ASK信号实现容易,技术简单,但是抗干扰能力差
(2)移频键控(FSK)
振幅键控通过改变角频率ω来表示数字信号的1,0
其表达式为:
u(t) = μ0 * sin(ω1 t + φ0) :数字1
u(t) = μ0 * sin(ω2 t + φ0) :数字0
FSK信号实现容易,技术简单,但是抗干扰能力较强,是最常用的调制方法之一
(3)移相键控(PSK)
振幅键控通过改变相位值φ来表示数字信号的1,0,其中用相位的绝对值表示数字信号1,0,称为“绝对调相”;用相位的相对偏移值表示数字信号1,0,称为“相对调相”
2. 调制速率和数据传输传输速率
S = 1 / T(bps)
例如发送1比特的0,1信号需要1ms,则S = 1 / (1/1000) = 1000bps
波特率B,比特率S,调制相数k的关系:
S = B * log2(k)
四、基带传输技术: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
编码:发送端把二进制代码数据转化为在信道中传输的脉冲信号
解码:接收端把脉冲信号转换回二进制代码数据
1. 数字数据编码方法
数字数据编码的方法有:非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1. 非归零码
2. 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曼彻斯特编码的规则
1. 每比特的周期T分为前T/2和后T/2
2. 前T/2传送该比特的反码,后T/2传送该比特的原码(造成该规则是原因是用数据和时钟信号做“异或运算”)
曼彻斯特编码的特点
1. 每个比特中间有一次电平跳变,两次电平的跳变间隔可以为T/2或者T
2. 效率低,如果信号传输速率为100Mbps,则发送时钟信号速率为200MHz
3.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Difference Manchester)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规则
1. 每比特的中间跳变仅用做同步
2. 如果每比特开始处如果发生电平跳变,则表示传输二进制“0”;如果不发生电平跳变,则表示传输二进制“1”
五、基带传输技术:模拟信号编码为数字信号
六、总结以上三种转换技术
三种调制器的区别:
各种转换技术的区别:
七、传输信道的传输速率和带宽的关系
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信道的传输速率一般用 带宽 来表示,带宽和速率的关系可以用奈奎斯特准则和香农定理来解释。
1. 奈奎斯特准则
Rmax = 2B(bps)
2. 香农定理
*Rmax = B log2 (1 + S/N)
八、多路复用技术
1. 时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将信道用于传输的时间划分为若干个时间片,每一个用户获得一个时间片,用户在其占有的时间片内使用信道的全部带宽
1.1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若有n条信道复用一条通信线路,则可把通信线路的单位传输时间分成n个时间片。每个周期内,将第1个时间片分配给第1路信号,将第2时间片分配给第2路信号,依次。
1.2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时间片与信道号不存在固定关系,只分配给需要发送数据的信道。例如把T分成4个时间片,第12个时间片给主机A,第34个时间片给主机C
2. 频分多路复用
频分多路复用是指在一条通信线路设置多个通信信道,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不同,各个信道的频率互不重叠。
3. 波分多路复用
光纤通道(fiber optic channel)技术采用了波长分隔多路复用方法,即在一根光纤上复用多路光载波信号。
九、接入技术简介
按照接入技术来分: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232920.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