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erf简单使用

IPerf简单使用一点睛 1IPerf 是一个服务器 客户端运行的程序 2 在服务器端运行 iPerf 也需要在客户端运行 IPerf 3 服务器端 在命令行下使用 iperf 加参数 s 4 客户端 在命令行下使用 iperf 加参数 c 5 经过一段时间测试 默认 10 秒 在 Server 端和 Client 端就会打印出网络连接的各种性能参数 二实战 1 准备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 192 168 0

一 点睛

1 IPerf是一个服务器/客户端运行的程序

2 在服务器端运行iPerf,也需要在客户端运行IPerf。

3 服务器端,在命令行下使用iperf加参数-s。

4 客户端,在命令行下使用iperf加参数-c。

5 经过一段时间测试(默认10秒),在Server端和Client端就会打印出网络连接的各种性能参数。

二 实战

1 准备服务器和客户端

服务器:192.168.0.110

客户端:192.168.0.120

2 确保服务器和客户端都关闭了防火墙

[root@localhost iperf-1.7.0]# firewall-cmd --state not running

3 启动服务端

[root@localhost iperf-1.7.0]# iperf -s ------------------------------------------------------------ Server listening on TCP port 5001 TCP window size: 85.3 KByte (default) ------------------------------------------------------------

4 运行客户端

[root@localhost iperf-1.7.0]# iperf -c 192.168.0.110 ------------------------------------------------------------ Client connecting to 192.168.0.110, TCP port 5001 TCP window size: 85.0 KByte (default) ------------------------------------------------------------

5 此时服务端打印如下

[root@localhost iperf-1.7.0]# iperf -s ------------------------------------------------------------ Server listening on TCP port 5001 TCP window size: 85.3 KByte (default) ------------------------------------------------------------ [ 4] local 192.168.0.110 port 5001 connected with 192.168.0.120 port 39046

6 使用帮助

[root@localhost iperf-1.7.0]# iperf -h Usage: iperf [-s|-c host] [options] iperf [-h|--help] [-v|--version] Client/Server: -f, --format [kmKM] format to report: Kbits, Mbits, KBytes, MBytes -i, --interval # seconds between periodic bandwidth reports -l, --len #[KM] length of buffer to read or write (default 8 KB) -m, --print_mss print TCP maximum segment size (MTU - TCP/IP header) -p, --port # server port to listen on/connect to -u, --udp use UDP rather than TCP -w, --window #[KM] TCP window size (socket buffer size) -B, --bind <host> bind to <host>, an interface or multicast address -C, --compatibility for use with older versions does not sent extra msgs -M, --mss # set TCP maximum segment size (MTU - 40 bytes) -N, --nodelay set TCP no delay, disabling Nagle's Algorithm -V, --IPv6Version Set the domain to IPv6 Server specific: -s, --server run in server mode -D, --daemon run the server as a daemon Client specific: -b, --bandwidth #[KM] for UDP, bandwidth to send at in bits/sec (default 1 Mbit/sec, implies -u) -c, --client <host> run in client mode, connecting to <host> -d, --dualtest Do a bidirectional test simultaneously -n, --num #[KM] number of bytes to transmit (instead of -t) -r, --tradeoff Do a bidirectional test individually -t, --time # time in seconds to transmit for (default 10 secs) -F, --fileinput <name> input the data to be transmitted from a file -I, --stdin input the data to be transmitted from stdin -L, --listenport # port to recieve bidirectional tests back on -P, --parallel # number of parallel client threads to run -T, --ttl # time-to-live, for multicast (default 1) Miscellaneous: -h, --help print this message and quit -v, --version print version information and quit [KM] Indicates options that support a K or M suffix for kilo- or mega- The TCP window size option can be set by the environment variable TCP_WINDOW_SIZE. Most other options can be set by an environment variable IPERF_<long option name>, such as IPERF_BANDWIDTH. Report bugs to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232930.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详解RPN网络[通俗易懂]

    详解RPN网络[通俗易懂]引言RPN(RegionProposalNetwork)是Faster-RCNN网络用于提取预选框(也就是RCNN中使用selectivesearch算法进行RegionProposal的部分),我们知道RCNN及Fast-RCNN中一个性能瓶颈就是提取预选框的部分,而RPN很好地对这个部分进行了优化,原因在于它将卷积神经网络引入了进来,使用特征提取的形式生成出预选框的位置从而降低了selectivesearch算法带来的计算时间上的开销。RPN(RegionProposalNetwor

    2022年6月23日
    40
  • 词法环境和变量环境_lexicalcategory

    词法环境和变量环境_lexicalcategory词法环境是一个理论上存在的对象。由什么组成?环境记录(environmentrecord)和对外部词法环境的引用。暂且认为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宝石,团结起来,暂时组成了一个新的对象。

    2022年8月6日
    13
  • 《Dreamweaver CS6 完全自学教程》笔记 第一章:网页制作基础知识

    《Dreamweaver CS6 完全自学教程》笔记 第一章:网页制作基础知识第一章:网页制作基础知识1.1Web概述Web也就是www,是WorldWideWeb的缩写,也叫做万维网,是目前最流行、最方便的Internet信息服务。1.1.1Web服务的工作原理WWW服务采用客户端/服务器工作模式,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采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为通信协议。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声音、图像和视频都以页面的形式组织、存储、显示。网页是一个文档,由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来实现。页面间采用超文本链接的方式链接成一个整体。网页存放在WW

    2022年8月30日
    3
  • linux 更改文件读写权限_如何查看自己文件的权限

    linux 更改文件读写权限_如何查看自己文件的权限整理下Linux文件权限相关知识一、查看文件夹或文件的可读可写权限:ls-l文件夹解析“drwxrwxrwx”,这个权限说明一共10位。第一位代表文件类型,有两个数值:“d”和“-”,“d”代表目录,“-”代表非目录。后面9位可以拆分为3组来看,分别对应不同用户,2-4位代表所有者user的权限说明,5-7位代表组群group的权限说明,8-10位代表其他人

    2025年10月30日
    3
  • 识别手写数字的神经网络_基于神经网络的数字分类

    识别手写数字的神经网络_基于神经网络的数字分类神经网络之手写数字文章目录神经网络之手写数字00.写在之前01.代码框架02.开始做一些准备工作03.框架的开始04.训练模型构建05.手写数字的识别06.想看源码的同学戳这里07.思考首先鼓掌,又是一个有收获的五一小假期,想前年五一出门旅游,去年五一疫情在家写了爬虫【就是我博客里的那个口袋妖怪】,这个五一就写了一个神经网络。代码参考学习于python神经网络编程这本书。实话实说,这本书看了好几次,之前打算写来着,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不敢轻易尝试,今天把五一的任务的任务都完成了,早上就想

    2022年9月14日
    4
  • 2019-1024杂记「建议收藏」

    今天1024,程序员的节日。这个节日对我来说从陌生到熟悉,在到自己成为节日的“主角”。想到自己选择的工作,程序员的工作,有时候真的是自己想干的嘛,其实我也不知道。由于历史的某个偶然的选择,成就了当下的必然结果。当下的某个选择,又会影响未来的发展。被时间裹挟向前一年复一年…

    2022年2月28日
    45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