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输入信号f通过与g函数进行某种运算后可以得到输出 F ( n ) F(n) F(n) 。而这之间的运算关系是怎样的呢?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假设要求取 F ( 5 ) F(5) F(5),即 t = 5 t=5 t=5时刻及之前所有采集到的信号的一个加权求和。按照分析: F ( 5 ) = f ( 0 ) ∗ e − 5 + f ( 1 ) ∗ e − 4 + f ( 2 ) ∗ e − 3 + f ( 3 ) ∗ e − 2 + f ( 4 ) ∗ e − 1 + f ( 5 ) \begin{array}{l} F(5)=\\f(0) * e^{-5}+f(1) * e^{-4}+f(2) * e^{-3}+f(3) * e^{-2}+f(4) * e^{-1}+f(5) \end{array} F(5)=f(0)∗e−5+f(1)∗e−4+f(2)∗e−3+f(3)∗e−2+f(4)∗e−1+f(5)因为 f ( 0 ) f(0) f(0)是最早采集到的信号,故其衰减的最为厉害,权值也最小。将其中的权值用响应函数 g g g来表示,则 F ( 5 ) = f ( 0 ) ∗ g ( 5 ) + f ( 1 ) ∗ g ( 4 ) + f ( 2 ) ∗ g ( 3 ) + f ( 3 ) ∗ g ( 2 ) + f ( 4 ) ∗ g ( 1 ) + f ( 5 ) ∗ g ( 0 ) = f ( 0 ) ∗ g ( 5 − 0 ) + f ( 1 ) ∗ g ( 5 − 1 ) + f ( 2 ) ∗ g ( 5 − 2 ) + f ( 3 ) ∗ g ( 5 − 3 ) + f ( 4 ) ∗ g ( 5 − 4 ) + f ( 5 ) ∗ g ( 5 − 5 ) = ∑ τ = 0 5 f ( τ ) ∗ g ( 5 − τ ) \begin{array}{l} F(5)=\\f(0) * g(5)+f(1) * g(4)+f(2) * g(3)+f(3) * g(2)+ f(4) * g(1)+f(5) * g(0)\\=\\ f(0) * g(5-0)+f(1) * g(5-1)+f(2) * g(5-2)+ f(3) * g(5-3)+f(4) * g(5-4)+f(5) * g(5-5) \\=\\\sum_{\tau=0}^{5} f(\tau) * g(5-\tau) \end{array} F(5)=f(0)∗g(5)+f(1)∗g(4)+f(2)∗g(3)+f(3)∗g(2)+f(4)∗g(1)+f(5)∗g(0)=f(0)∗g(5−0)+f(1)∗g(5−1)+f(2)∗g(5−2)+f(3)∗g(5−3)+f(4)∗g(5−4)+f(5)∗g(5−5)=∑τ=05f(τ)∗g(5−τ)看到这个公式大家有没有一点熟悉的感觉,没错这个式子 F ( 5 ) = s u m τ = 0 5 f ( τ ) ∗ g ( 5 − τ ) F(5)=sum_{\tau=0}^{5} f(\tau) * g(5-\tau) F(5)=sumτ=05f(τ)∗g(5−τ)和卷积运算的离散形式 ∑ τ = − ∞ + ∞ f ( τ ) ∗ g ( n − τ ) \sum_{\tau=-\infty}^{+\infty} f(\tau) * g(n-\tau) ∑τ=−∞+∞f(τ)∗g(n−τ)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把 n n n取了整数5。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已经隐约知道了卷积运算中对g进行翻转和平移的作用,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看到翻转和平移作用,引用知乎博主palet的解释:

首先这是给定的输入信号 f f f和指数衰减响应函数 g g g 。为了达到上文提到的加权求和的效果,当取T(也就是上文的 n n n)=10时, f ( t ) f(t) f(t)和 g ( t ) g(t) g(t)的累积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对于 t = 10 t=10 t=10时刻最新的信号采集值 f ( 10 ) f(10) f(10)是完全没有衰减的,因此与 g ( 0 ) = 1 g(0)=1 g(0)=1相乘,对于其它时刻的对应也如上分析,最终得到最近10个输入信号的采集值加权叠加的结果,具体请参看第二个问题的第二段。
这样的对应关系看起来十分复杂,因此我们对 g ( t ) g(t) g(t)进行一些处理,首先进行翻转,翻转后 f ( t ) f(t) f(t)与$g(-t) $的乘积对应关系如下图:

翻转之后乘积的对应关系似乎看起了有了一些规则,但依旧有些不易观察,之后对 g ( − t ) g(-t) g(−t)进行长度为T(上文的 n n n)的右移得到 g ( T − t ) g(T-t) g(T−t),其对应关系变为了下图:

通过这张图后可以很清晰的看见 f ( t ) f(t) f(t)与 g ( T − t ) g(T-t) g(T−t)的乘积对应关系。又因为 f ( t ) f(t) f(t)是实际的输入信号,其在 t t t的负半轴是没有数值的,因此 f ( t ) f(t) f(t)与 g ( t ) g(t) g(t)做卷积运算也就是 f ( t ) f(t) f(t)与 g ( T − t ) g(T-t) g(T−t)做整个数轴上的累积运算时与作 ( 0 , T ) (0,T) (0,T)的累积运算结果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得出卷积运算满足了信号指数衰减求和的结果。大家应该也明白了卷积运算在信号处理上的物理意义。同时大家也能够明白了平移长度 n n n所代表的意义了, n n n代表的就是积分的x轴长度或者累加的次数,在信号上就是当前已采集输入信号值的次数。
本文主要分享的是卷积运算在信号处理上的一些物理意义,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卷积运算。但实际上卷积运算在很多其他的地方也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图像识别中的边缘提取,卷积神经网络等等,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自行去了解。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232975.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