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在本地远程登录到 Linux 系统端的操作方法以及在 Windows 与 Linux 两端之间进行文件传输的方法 还有 vi 和 vim 相关快捷键的使用

目录

一、远程登录到 Linux 服务器

1. Xshell 7 下载和安装

2. 使用 Xhell 7 登录到远程的 Linux 系统(模拟)

二、远程文件传输

1. Xftp 7 的安装与配置

2. 在两端进行文件传输

三、vi 和 vim 工具的使用

1. vi/vim介绍

2. vi/vim 各种模式间的相互切换

3. 使用 vim 编写一个简单程序并保存

4. vi/vim 常用快捷键


一、远程登录到 Linux 服务器

        在开发过程中,Linux 服务器是开发小组共享的,项目在正式上线后一般是运行在企业公网,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从本地的 Windows系统 登录到远程的 Linux 服务器对项目进行管理或开发运维操作。

通常使用的远程登录软件为 Xshell7(最新版)。

Xshell 是强大的安全终端模拟软件,支持 SSH1、SSH2 以及 Microsoft Windows 平台的 TELNET 协议,它可以在 Windows 界面下来访问远端不同系统下的服务器,从而较好的达到远程控制终端的目的。

1. Xshell 7 下载和安装

如下为 Xshell 下载官网;

Xshell 下载 – NetSarang Website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https://www.xshell.com/zh/xshell-download/进入选择家庭和学校用户免费的许可证,进入授权页面;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填写相关信息,选择两者都要 –> 下载,官方会同时提供 Xshell 和 Xftp 两款软件;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接下来官方为我们的邮箱发送下载链接,进入链接开始下载;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下载后按照引导安装 Xhell7(使用管理员模式,避免今后再出现权限问题),软件初始界面如下;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2. 使用 Xhell 7 登录到远程的 Linux 系统(模拟)

        模拟:从 Xshell7所在的Windows端 登录到 远程(用虚拟机模拟)的Linux端。

        想要连接 Linux 必须先知道 Linux 操作系统的 IP 地址。进入虚拟机,使用命令 ifconfig 查看我们 Linux 系统的 IP;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可以看到 IP 地址为192.168.65.128,此时我们可以测试一下 Xshell7 所在的 Windows 端与要连接的 Linux 端的IP地址是否能 ping 通,如果能通才能登录成功,如下;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接下来打开 Xshell7 开始登录,“文件” –> “新建” 打开新建会话属性输入连接信息,主机号必须是要连接的 Linux 端 IP;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点击“确定”,会创建新的会话;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双击该会话,对于安全警告按需选择即可;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接下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成功后的界面如下;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此时我们便可以在 Xshell7 中对远程的 Linux 系统进行任意操作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远程文件传输

        上文中,我们在官网下载了 Xshell 7 与 Xftp 7 两款软件,需要知道,在使用 Xshell 7 登录到远程的 Linux 系统中时,只能进行相关命令性的操作,涉及到文件上传下载时就需要用到 Xftp 。

1. Xftp 7 的安装与配置

        安装很简单,按照指示进行,成功后软件初始界面如下;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新建会话,操作与 Xhell 7 无差别,不再赘述;

注意协议和端口最好使用 SFTP 和 22 端口。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创建成功后双击会话,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连接成功,界面如下,两端文件一目了然;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但是可以看到,Linux 端的文件在本地显示时中文出现了乱码,解决也很简单,点击 属性 –> 选项,将编码换位 UTF-8 再次连接即可;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切换编码后显示正常;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在两端进行文件传输

        成功连接后文件传输也极为简单,选中要要传输的文件,右键 –> “传输”,或者直接拖动;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如上,将本地的 Linux1.jpg 和 Linux2.jpg 传输到了 Linux 端的 /root 目录下;此时在Linux系统中增加了该图片。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vi 和 vim 工具的使用

1. vi/vim介绍

        vi 是 Linux 系统内置的文本编辑器,具有程序编程的能力,vim 可以看作是 vi 的增强版,可以字体颜色来辨别语法是否正确,便于程序的设计,而且具有代码补全、编译、错误跳转等开发功能。

vi 和 vim 有三种常用模式:

  • 正常模式;默认为此模式,使用 vim 打开一个档案时直接就是正常模式,在该模式中可以使用方向键来移动光标,可以使用删除键处理档案内容,也可以复制、粘贴档案内容。
  • 插入模式;可以编辑具体内容的模式,在正常模式中按下 i I o O a A R 等字母(一般按 i 即可)后会进入该编辑模式。
  • 命令行模式;按 进入,提供相关命令,包括读取、存盘、替换离开 vim 等操作都在此模式进行。

2. vi/vim 各种模式间的相互切换

便于理解小马绘制了如下示意图: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3. 使用 vim 编写一个简单程序并保存

        打开 Xhell 并连接到 Linux;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输入命令 vim 程序名 进入正常模式,此时是无法输入的;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按下 i 进入插入模式(编辑模式);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接下来就可以正常书写代码了;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保存代码,先按下 esc 退出此时的插入模式,再输入 : 进入命令行模式;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 后输入命令 wq 写入并退出,该文件就保存在了我们的 linux 系统当中;除此之外还有 q(退出)、q! (强制退出并不保存) ;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由于我们保存时未进入任何目录,所以文件默认保存在了用户目录 root 下,想要保存至指定目录我们先 cd 目录 进入指定目录后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4. vi/vim 常用快捷键

(要注意每一快捷键是在何种模式下使用)

  • yy:拷贝当前行(光标所在行),拷贝当前向下的5行 5yy。(正常模式下)
  • p:粘贴,拷贝后输入 p 即可粘贴。(正常模式下)
  • dd:删除当前行,删除当前向下的5行 5dd。(正常模式下)
  • /关键字:查找某个单词或字母,按回车开始查找,输入n会 查找下一处该关键字。(命令行模式下)
  • set nuset nonu:设置文件内容的行号、取消文件内容的行号。(命令行模式下)
  • G:定位到文件的最末行。(正常模式下)
  • gg:定位到文件的最首行。(正常模式下)
  • u:撤销上一个动作。(正常模式下)
  • 行号 shift + g:将光标快速定位到某一行。(正常模式下)

更多快捷键请看 vi/vim 键盘图:

Linux【实操篇】—— 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vi和vim工具的使用方法


下期:Linux【实操篇】—— 用户管理、linux系统root密码找回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233271.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kindeditor<=4.1.5上传漏洞复现

    kindeditor<=4.1.5上传漏洞复现0x00漏洞描述漏洞存在于kindeditor编辑器里,你能上传.txt和.html文件,支持php/asp/jsp/asp.net,漏洞存在于小于等于kindeditor4.1.5编辑器中这里

    2022年7月4日
    23
  • MySQL开发规范.pdf

    MySQL开发规范.pdf

    2022年2月20日
    36
  • 如何查看CUDA版本和CUDNN版本

    如何查看CUDA版本和CUDNN版本cuda一般安装在/usr/local/cuda/路径下,该路径下有一个version.txt文档,里面记录了cuda的版本信息cat/usr/local/cuda/version.txt即可查询同理,cudnn的信息在其头文件里cat/usr/local/cuda/include/cudnn.h|grepCUDNN_MAJOR-A2即可查询另附我…

    2022年6月10日
    108
  • SpringBoot整合Druid「建议收藏」

    SpringBoot整合Druid「建议收藏」SpringBoot整合DruidDruid简介配置数据源配置Druid数据源监控Druid数据源具有监控的功能,并提供了一个web界面方便用户查看,类似安装路由器时,人家也提供了一个默认的web页面。Druid简介Java程序很大一部分要操作数据库,为了提高性能操作数据库的时候,又不得不使用数据库连接池。Druid是阿里巴巴开源平台上一个数据库连接池实现,结合了C3P0、DBCP等DB池的优点,同时加入了日志监控。Druid可以很好的监控DB池连接和SQL的执行情

    2022年7月23日
    23
  • 26Region_awing

    26Region_awing给出 n 个点的一棵树,多次询问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注意:边是无向的。所有节点的编号是 1,2,…,n。输入格式第一行为两个整数 n 和 m。n 表示点数,m 表示询问次数;下来 n−1 行,每行三个整数 x,y,k,表示点 x 和点 y 之间存在一条边长度为 k;再接下来 m 行,每行两个整数 x,y,表示询问点 x 到点 y 的最短距离。树中结点编号从 1 到 n。输出格式共 m 行,对于每次询问,输出一行询问结果。数据范围2≤n≤104,1≤m≤2×104,0<k≤1

    2022年8月9日
    4
  • laravel artisan常用命令[通俗易懂]

    laravel artisan常用命令[通俗易懂]laravel artisan常用命令

    2022年4月24日
    4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