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as入门(八)K折交叉验证

Keras入门(八)K折交叉验证在文章 Keras 入门 一 搭建深度神经网络 DNN 解决多分类问题中 笔者介绍了如何搭建 DNN 模型来解决 IRIS 数据集的多分类问题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介绍如何在 Keras 中实现 K 折交叉验证 什么是 K 折交叉验证 K 折交叉验证是机器学习中的一个专业术语 它指的是将原始数据随机分成 K 份 每次选择 K 1 份作为训练集 剩余的 1 份作为测试集 交叉验证重复 K 次 取 K 次准确率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模型的评价指标 一般取 K 10 即 10 折交叉验证 如下图所示 用交叉验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可靠稳定的模型 K 折交

什么是K折交叉验证?

Keras实现K折交叉验证

# -*- coding: utf-8 -*- # model_train.py # Python 3.6.8, TensorFlow 2.3.0, Keras 2.4.3 # 导入模块 import keras as K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KFold # 读取CSV数据集 # 该函数的传入参数为csv_file_path: csv文件路径 def load_data(sv_file_path): iris = pd.read_csv(sv_file_path) target_var = 'class' # 目标变量 # 数据集的特征 features = list(iris.columns) features.remove(target_var) # 目标变量的类别 Class = iris[target_var].unique() # 目标变量的类别字典 Class_dict = dict(zip(Class, range(len(Class)))) # 增加一列target, 将目标变量转化为类别变量 iris['target'] = iris[target_var].apply(lambda x: Class_dict[x]) return features, 'target', iris # 创建模型 def create_model(): init = K.initializers.glorot_uniform(seed=1) simple_adam = K.optimizers.Adam() model = K.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K.layers.Dense(units=5, input_dim=4, kernel_initializer=init, activation='relu')) model.add(K.layers.Dense(units=6, kernel_initializer=init, activation='relu')) model.add(K.layers.Dense(units=3, kernel_initializer=init, activation='softmax')) model.compile(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optimizer=simple_adam, metrics=['accuracy']) return model def main(): # 1. 读取CSV数据集 print("Loading Iris data into memory") n_split = 10 features, target, data = load_data("./iris_data.csv") x = data[features] y = data[target] avg_accuracy = 0 avg_loss = 0 for train_index, test_index in KFold(n_split).split(x): print("test index: ", test_index) x_train, x_test = x.iloc[train_index], x.iloc[test_index] y_train, y_test = y.iloc[train_index], y.iloc[test_index] print("create model and train model") model = create_model()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batch_size=1, epochs=80, verbose=0) print('Model evaluation: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avg_accuracy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1] avg_loss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0] print("K fold average accuracy: {}".format(avg_accuracy / n_split)) print("K fold average accuracy: {}".format(avg_loss / n_split)) main() 

模型的输出结果如下:

Iteration loss accuracy
1 0.00056 1.0
2 0.00021 1.0
3 0.00022 1.0
4 0.00608 1.0
5 0.21925 0.8667
6 0.52390 0.8667
7 0.00998 1.0
8 0.04431 1.0
9 0.14590 1.0
10 0.21286 0.8667
avg 0.11633 0.9600

10折交叉验证的平均loss为0.11633,平均准确率为96.00%。

总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233872.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vue绑定标签_vue自定义表单

    vue绑定标签_vue自定义表单v-modelv-model指定可以实现表单值与属性的双向绑定。即表单元素中更改了值会自动的更新属性中的值,属性中的值更新了会自动更新表单中的值绑定的属性和事件v-model在内部为不同的输入元

    2022年7月30日
    2
  • hdu 4661 Message Passing(木DP&组合数学)

    hdu 4661 Message Passing(木DP&组合数学)

    2022年1月13日
    37
  • Java8 stream流之分组 groupingBy 的使用

    Java8 stream流之分组 groupingBy 的使用使用stream流可以让我们的代码看上去很简洁,本文举例了按照班级分组、分组再过滤、统计分组后人数、嵌套分组、分组排序…

    2022年8月20日
    50
  • 【转载】分布式系统理论基础 – 一致性、2PC和3PC

    【转载】分布式系统理论基础 – 一致性、2PC和3PC

    2021年11月20日
    44
  • 数据结构面试经典问题汇总及答案_数据结构基础面试题

    数据结构面试经典问题汇总及答案_数据结构基础面试题数据结构面试经典问题汇总参考资源:基础深入补充:参考资源:基础数据结构常见面试题深入数据结构面试题(三)数据结构面试必问数据结构算法常见面试考题补充:1.数组和链表的区别,请详细解释。从逻辑结构来看:a)数组必须事先定义固定的长度(元素个数),不能适应数据动态地增减的情况。当数据增加时,可能超出原先定义的元素个数;当数据减少时,造成内存浪费;数组可以根据下标直接存取。b)链表动态地进行存储分配,可以适应数据动态地增减的情况,且可以方便地插入、删除数据项。(数组中插入、删除

    2022年9月19日
    1
  • Java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通俗易懂]

    Java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通俗易懂]课程设计目录一、问题描述二、基本要求三、需求分析四、概要设计1、类之间的调用关系2、学生信息模块3、管理系统模块4、详细设计①主程序LoginGUI的代码②程序View的代码③程序Student的代码④程序ConnectSQLServer的代码五、调试分析六、用户使用说明1、登录2、添加3、查询4、修改5、删除6、退出七、测试结果八、课程设计总结九、参考文献一、问题描述如何实现一个功能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学生信息(包括照片)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操作。二、基本要求实现一个功能简单的学

    2022年10月17日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