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

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

JMeter 有 2 种运行方式,一种是 CLI,一种是 GUI,本篇文章就来介绍一下后者,图形用户界面,因为后续文章大部分都是基于 GUI 的。

本文演示的是英文版,想用中文的同学可以在菜单栏点击 Choose Language 切换哦:


<span>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span>

启动 JMeter (5.3 版本) 后,会看到这样的界面,共 3 个区域:


<span>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span>

区域 1 是目录树,区域 2 是元件编辑区,区域 3 是工具栏,界面左上角是菜单栏。

区域1 目录树

目录树,是一个树状结构的目录,根节点只有 1 个,叫做测试计划。每 1 个测试计划就是 1 个 .jmx 测试脚本。

在根节点测试计划下,可以添加线程组、配置元素、监听器、定时器、前置处理器、后置处理器、断言、Test Fragment 等:


<span>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span>

在测试计划下,必须添加线程组。因为 JMeter 就是用线程来模拟用户的。

添加了线程组以后,在线程组下可以添加取样器、逻辑控制器、前置处理器、后置处理器、断言、定时器、Test Fragment、配置元素、监听器:


<span>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span>

取样器和逻辑控制器在测试计划中不能添加,只能在线程组中添加

接着就可以添加其他元件。

JMeter 在运行时,会从上往下依次遍历元件执行。

区域2 编辑

元件编辑区是用来设置元件的。当在左侧目录树选中某个元件后,右侧的编辑区会切换到当前选中元件的编辑项。

启动 JMeter 后的默认编辑区是测试计划的编辑区,因为启动后只有测试计划根节点。

编辑区是使用 JMeter 时访问最多的一块区域。

区域3 工具栏

5.3 版本的默认工具栏相比老版本简化了,更贴合实际使用需求,一共有 24 个:


<span>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span>

  1. 新建测试计划

  2. 基于模板创建测试计划,点击后弹出对话框,选择模板:


    <span>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span>
  3. 打开 .jmx 脚本文件

  4. 保存当前测试计划为 .jmx 脚本文件

  5. 删除目录树中选中的元件,如果是父节点,那么其子节点也会一同被删除

  6. 复制元件

  7. 粘贴元件

  8. 展开目录树

  9. 收起目录树

  10. 禁用或启用元件,如果是父节点,那么其子节点也会一同被禁用

  11. 启动运行测试计划

  12. 启动运行测试计划,忽略定时器

  13. 停止,直接把所有线程停掉,类似于“杀进程”

  14. 关闭,等当前线程执行完成后结束线程

    “停止”或“关闭”在点击后会弹出相同的对话框,从实际效果来看,停止比关闭更快:


    <span>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span>
  15. 清除响应数据,比如查看结果树,聚合报告,但不能清除日志控制台

  16. 清除全部数据,包括日志

  17. 查找,点击后弹出查找对话框,支持正则:


    <span>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span>
  18. 清除查找

  19. 函数助手,在做参数化时会用到,点击后弹出对话框:


    <span>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span>
  20. 帮助文档

  21. 执行耗时,精度为秒

  22. 错误日志个数,点击后会打开日志控制台

  23. 正在运行线程数 / 总线程数

  24. 运行状态,启动运行测试计划后变绿色

左上角 菜单栏

菜单栏和工具栏有些功能是重叠的,本小节挑选菜单栏特有的功能进行介绍。

File


<span>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span>

Edit

选中测试计划、线程组或其他元件,Edit 菜单略有不同,这里以线程组为例进行介绍,其他相差不大:


<span>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span>


<span>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span>

Run


<span>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span>

Options


<span>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span>

Tools


<span>JMeter实战(三) 界面使用</span>

基本使用

在打开了 JMeter 的图形界面以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使用:

  1. 建立线程组,用线程模拟用户,产生大量负载。
  2. 运行取样器,发起并发请求。
  3. 运行过程中,通过断言验证结果正确性。
  4. 通过监听器记录测试结果。

如果取样器需要参数化,通过配置元件(CSV、函数、自定义变量)或前置处理器(用户参数)来完成。

如果需要做关联(关联:从上一条请求中获取数据,在下一条请求中使用),通过后置处理器(如正则表达式提取)来完成。

如果需要设置场景,比如模拟多少用户,运行多少时间,可以设置线程组编辑项。

如果需要同一时刻发送请求加压,可以使用定时器。

如果需要控制业务的执行逻辑,可以使用逻辑控制器。

简要回顾

本文基于 JMeter 5.3 版本,介绍了 3 个主要界面工作区域。区域 1 是目录树,用于管理元件。区域 2 是编辑区,用于对元件进行配置。区域 3 是工具栏,提供了功能快捷方式。左上角是菜单栏,提供了一些特有功能。最后讲述了 JMeter 的基本使用。

下一篇《JMeter实战(四) 元件作用域》

参考资料:《全栈性能测试修炼宝典JMeter实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2664.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语音信号处理——线性预测编码LPC「建议收藏」

    语音信号处理——线性预测编码LPC「建议收藏」语音信号处理二:干净语音的特征提取:今天的信号与系统,DSP知识点参考SpokenLanguageProcessing第5,6章LPC方程的Durbin算法推导:语音信号数字处理(杨行峻,迟惠生)第四章,数字语音处理(Rabiner)第九章作业是自己实现语音信号的LPC预测算法:输入一段语音信号,选定不同阶数p,在最小二乘准则下,用自相关法估计预测系数aia_iai​,对比重建语…

    2022年5月9日
    53
  • java 递归函数

    java 递归函数一、递归函数,通俗的说就是函数本身自己调用自己…如:n!=n(n-1)!你定义函数f(n)=nf(n-1)而f(n-1)又是这个定义的函数。。这就是递归二、为什么要用递归:递归的目的是简化程序设计

    2022年7月2日
    23
  • 分节符后页眉如何更改与上一节相同_页眉和页脚是什么

    分节符后页眉如何更改与上一节相同_页眉和页脚是什么不常编辑对文档有格式要求的朋友来说,偶尔需要编辑指定格式页眉页码的word文档时,会一时不记得如何使用,在网上搜索半天,异常烦躁。特整理一下,记录下来,备不时只需。以下操作环境为word2016。

    2022年8月5日
    6
  • Java异常面试题(2020最新版)

    Java异常面试题(2020最新版)文章目录Java异常架构与异常关键字Java异常简介Java异常架构1.Throwable2.Error(错误)3.Exception(异常)运行时异常编译时异常4.受检异常与非受检异常受检异常非受检异常Java异常关键字Java异常处理声明异常抛出异常捕获异常如何选择异常类型常见异常处理方式直接抛出异常封装异常再抛出捕获异常自定义异常try-catch-finallytry-with-r…

    2022年5月19日
    27
  • IC基础(一):异步FIFO[通俗易懂]

    IC基础(一):异步FIFO[通俗易懂]今天看别人的博客研究了一天的异步FIFO,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很多人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研究一个东西,可能你当时很清楚你是怎么想的,但是过后就忘记了当时的思路了。因此我写博客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回头查阅方便。IC基础可能会写很多篇,本篇异步FIFO就是此系列的第一篇。…

    2022年8月13日
    3
  • PCB设计-Allegro软件入门系列第九讲-Class分类和Subclass应用

    PCB设计-Allegro软件入门系列第九讲-Class分类和Subclass应用在Allegro软件中,Class和SubcClass是一个相对新的专业术语,这里单独拿一节出来给大家讲解一下。相信不少画过PCB的读者也许跟笔者一样也用过AD,刚从AD过来学习allegro都会发现allegro这个平台所有对象都分Class和Subclas。比如上一节中的板框我是定义在了BoardGeometry的Outline里面。其实Allegro将所有元素都分类的很仔细是方便后…

    2022年7月16日
    16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