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rator 和 Iterable 差别和联系「建议收藏」

Iterator 和 Iterable 差别和联系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全栈君。

用Iterator模式实现遍历集合 

        Iterator模式是用于遍历集合类的标准訪问方法。它能够把訪问逻辑从不同类型的集合类中抽象出来,从而避免向client暴露集合的内部结构。

        比如,假设没有使用Iterator,遍历一个数组的方法是使用索引: for(int i=0; i<array.size(); i++) { … get(i) … }

        而訪问一个链表(LinkedList)又必须使用while循环: while((e=e.next())!=null) { … e.data() … } 

        以上两种方法client都必须事先知道集合的内部结构,訪问代码和集合本身是紧耦合。无法将訪问逻辑从集合类和client代码中分离出来,每一种集合相应一种遍历方法,client代码无法复用。

        更恐怖的是,假设以后须要把ArrayList更换为LinkedList,则原来的client代码必须所有重写。

        解决以上问题。Iterator模式总是用同一种逻辑来遍历集合: for(Iterator it = c.iterater(); it.hasNext(); ) { … } 

        奥秘在于client自身不维护遍历集合的”指针”。全部的内部状态(如当前元素位置,是否有下一个元素)都由Iterator来维护,而这个Iterator由集合类通过工厂方法生成。因此,它知道怎样遍历整个集合。

 

        client从不直接和集合类打交道,它总是控制Iterator,向它发送”向前”,”向后”。”取当前元素”的命令,就能够间接遍历整个集合。 

        首先看看java.util.Iterator接口的定义:
                public interface Iterator { boolean hasNext(); Object next(); void remove(); } 

        依赖前两个方法就能完毕遍历,典型的代码例如以下:
                for(Iterator it = c.iterator(); it.hasNext(); ) { Object o = it.next(); // 对o的操作… } 

        每一种集合类返回的Iterator详细类型可能不同,Array可能返回ArrayIterator,Set可能返回 SetIterator。Tree可能返回TreeIterator,可是它们都实现了Iterator接口。因此,client不关心究竟是哪种 Iterator,它仅仅须要获得这个Iterator接口就可以。这就是面向对象的威力。 

        全部集合类都实现了 Collection 接口,而 Collection 继承了 Iterable 接口。

/**
 * Implementing this interface allows an object to be the target of
 * the "foreach" statement.
 *
 * @param <T> the type of elements returned by the iterator
 *
 * @since 1.5
 */
public interface Iterable<T> {

    /**
     * Returns an iterator over a set of elements of type T.
     *
     * @return an Iterator.
     */
    Iterator<T> iterator();
}

        而在详细的实现类中(比方 ArrayList),则在内部维护了一个 Itr 内部类。该类继承了 Iterator 接口,它的hasNext() 和 next() 方法是和 ArrayList 实现相耦合的。

当调用 ArrayList 对象的 iterator() 方法的时候,返回该类 Itr 的一个实例,从而实现遍历 ArrayList 的功能。

public Iterator<E> iterator() {
        return new Itr();
    }

    /**
     * An optimized version of AbstractList.Itr
     */
    private class Itr implements Iterator<E> {
        int cursor;       // index of next element to return
        int lastRet = -1; // index of last element returned; -1 if no such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cursor != size;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E next()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int i = cursor;
            if (i >= size)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Object[] elementData = ArrayList.this.elementData;
            if (i >= elementData.length)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cursor = i + 1;
            return (E) elementData[lastRet = i];
        }

        public void remove() {
            if (lastRet < 0)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ry {
                ArrayList.this.remove(lastRet);
                cursor = lastRet;
                lastRet = -1;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 catch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x)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为什么一定要去实现Iterable这个接口呢?为什么不直接实现Iterator接口呢?

        看一下JDK中的集合类,比方List一族或者Set一族,都是实现了Iterable接口。但并不直接实现Iterator接口。 细致想一下这么做是有道理的。

        由于Iterator接口的核心方法next()或者hasNext() 是依赖于迭代器的当前迭代位置的。

假设Collection直接实现Iterator接口。势必导致集合对象中包括当前迭代位置的数据(指针)。 当集合在不同方法间被传递时,由于当前迭代位置不可预置,那么next()方法的结果会变成不可预知。

除非再为Iterator接口加入一个reset()方法,用来重置当前迭代位置。 但即时这样,Collection也仅仅能同一时候存在一个当前迭代位置

而Iterable则不然,每次调用都会返回一个从头開始计数的迭代器。 多个迭代器是互不干扰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16401.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python中decode和encode的区别_python中decode和encode区别

    python中decode和encode的区别_python中decode和encode区别#-*-coding:utf-8importsys”’*首先要搞清楚,字符串在Python内部的表示是unicode编码,因此,在做编码转换时,通常需要以unicode作为中间编码,即先将其他编码的字符串解码(decode)成unicode,再从unicode编码(encode)成另一种编码。decode的作用是将其他编码的字符串转换成unicode编码,如str1.decode(‘gb231…

    2022年10月7日
    3
  • 成果被他人窃取_工作窃取模式

    成果被他人窃取_工作窃取模式什么是ForkJoin、ForkJoin分支合并、ForkJoin工作窃取、ForkJoin大数据求和计算什么是ForkJoin?ForkJoin:分支合并ForkJoin特点:工作窃取如何让使用ForkJoinForkJoin求和计算Demo什么是ForkJoin?ForkJoin(分支合并)是jdk1.7之后出来的,并行执行任务,提高效率,用在大数据量场景下。大数据:MapReduce(把大任务拆分成多个小任务,怎么拆分用到了二分算法),每个小任务得出自己的结果,之后再把结果汇总,汇总的过程就是

    2022年9月13日
    3
  • vue实现上传文件_vue工程如何打包部署运行

    vue实现上传文件_vue工程如何打包部署运行SpringMVC+vue实现文件上传后台前端异步上传(后端springmvc加前端vue)后台采用springmvc,实现获取到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存储为json传到前端作为新增到数据库里的数据//文件上传@PostMapping(value=”/upLoading”)@ResponseBodypublicResult<HashMap<String,String>>upLoading(MultipartFilefile,Http

    2022年8月15日
    8
  • UML学习笔记(二)【类图】「建议收藏」

    UML学习笔记(二)【类图】

    2022年2月23日
    35
  • c语言qq密码程序设计,【转】C语言实现QQ密码大盗

    c语言qq密码程序设计,【转】C语言实现QQ密码大盗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隐藏此楼查看此楼【转】C语言实现QQ密码大盗一般的盗密码的软件的软件都是通过监视键盘来获得密码,这样操作比较方便,但是这样也存在一定问题,密码有的时候不是很准确,因为有的人输入密码并不是从前到后输入,当然这样的人也是少数,盗密码嘛,当然去得到那些比较粗心的人的密码!通过安装钩子来监视QQ登陆界面就是获得密码的方法,在安装前得先找到登陆窗口的句柄,当钩子安装后,记录键盘…

    2022年7月20日
    18
  • vi中跳到文件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

    vi中跳到文件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

    2022年2月9日
    6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