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集合篇:List总结

Java集合篇:List总结

相关阅读:

Java集合篇:ArrayList详解

Java集合篇:LinkedList源码分析

Java集合篇:Vector

Java集合篇:Stack

 

一、List接口概述:

List接口,称为有序的Collection,也就是序列,该接口可以对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的插入位置进行精准的控制,同时用户可以根据元素的整数索引(在列表中的位置)访问元素,并搜索列表中的元素。下面是List接口的框架图:

Java集合篇:List总结

 通过上面的框架图,可以对List的结构了然于心,其各个类、接口如下:

        Collection:Collection 层次结构 中的根接口。它表示一组对象,这些对象也称为 collection 的元素。对于Collection而言,它不提供任何直接的实现,所有的实现全部由它的子类负责。

        AbstractCollection:提供 Collection 接口的骨干实现,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实现此接口所需的工作。对于我们而言要实现一个不可修改的 collection,只需扩展此类,并提供 iterator 和 size 方法的实现。但要实现可修改的 collection,就必须另外重写此类的 add 方法(否则,会抛出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iterator 方法返回的迭代器还必须另外实现其 remove 方法。

        Iterator:迭代器。

        ListIterator:List 系列表迭代器,允许程序员按任一方向遍历列表、迭代期间修改列表,并获得迭代器在列表中的当前位置。

        List:继承于Collection的接口。它代表着有序的队列。

        AbstractList:List 接口的骨干实现,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实现“随机访问”数据存储(如数组)支持的该接口所需的工作。

        Queue:队列。提供队列基本的插入、获取、检查操作。

        Deque:一个线性 collection,支持在两端插入和移除元素。大多数 Deque 实现对于它们能够包含的元素数没有固定限制,但此接口既支持有容量限制的双端队列,也支持没有固定大小限制的双端队列。

        AbstractSequentialList:提供了 List 接口的骨干实现,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实现受“连续访问”数据存储(如链接列表)支持的此接口所需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此类与在列表的列表迭代器上实现“随机访问”方法。

        LinkedList:List 接口的链接列表实现。它实现所有可选的列表操作。

        ArrayList:List 接口的大小可变数组的实现。它实现了所有可选列表操作,并允许包括 null 在内的所有元素。除了实现 List 接口外,此类还提供一些方法来操作内部用来存储列表的数组的大小。

        Vector:实现可增长的对象数组。与数组一样,它包含可以使用整数索引进行访问的组件。

        Stack:后进先出(LIFO)的对象堆栈。它通过五个操作对类 Vector 进行了扩展 ,允许将向量视为堆栈。

        Enumeration:枚举,实现了该接口的对象,它生成一系列元素,一次生成一个。连续调用 nextElement 方法将返回一系列的连续元素。
Java集合篇:List总结

 

二、使用场景:

如果涉及到“栈”、“队列”、“链表”等操作,请优先考虑用List。至于是那个List则分如下:

        1、对于需要快速插入、删除元素,则需使用LinkedList。

        2、对于需要快速访问元素,则需使用ArrayList。

        3、对于“单线程环境”或者“多线程环境,但是List仅被一个线程操作”,需要考虑使用非同步的类,如果是“多线程环境,切List可能同时被多个线程操作”,考虑使用同步的类(如Vector)。

1、 ArrayList、LinkedList性能分析:

public class ListTest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COUNT = 100000;
    
    private static ArrayList arrayList = new ArrayList<>();
    private static LinkedList linkedList = new LinkedList<>();
    private static Vector vector = new Vector<>();
    
    public static void insertToList(List list){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int i = 0 ; i < COUNT ; i++){
            list.add(0,i);
        }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插入 " + COUNT + "元素" + getName(list) + "花费 " + (endTime - startTime) + " 毫秒");
    }
    
    public static void deleteFromList(List list){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int i = 0 ; i < COUNT ; i++){
            list.remove(0);
        }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删除" + COUNT + "元素" + getName(list) + "花费 " + (endTime - startTime) + " 毫秒");
    }
    
    public static void readList(List list){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int i = 0 ; i < COUNT ; i++){
            list.get(i);
        }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读取" + COUNT + "元素" + getName(list) + "花费 " + (endTime - startTime) + " 毫秒");
    }
 
    private static String getName(List list) {
        String name = "";
        if(list instanceof ArrayList){
            name = "ArrayList";
        }
        else if(list instanceof LinkedList){
            name = "LinkedList";
        }
        else if(list instanceof Vector){
            name = "Vector";
        }
        return 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sertToList(arrayList);
        insertToList(linkedList);
        insertToList(vector);
        
        System.out.println("--------------------------------------");
        
        readList(arrayList);
        readList(linkedList);
        readList(vector);
        
        System.out.println("--------------------------------------");
        
        deleteFromList(arrayList);
        deleteFromList(linkedList);
        deleteFromList(vector);
    }
}

运行结果:

插入 100000元素ArrayList花费 3900 毫秒
插入 100000元素LinkedList花费 15 毫秒
插入 100000元素Vector花费 3933 毫秒
--------------------------------------
读取100000元素ArrayList花费 0 毫秒
读取100000元素LinkedList花费 8877 毫秒
读取100000元素Vector花费 16 毫秒
--------------------------------------
删除100000元素ArrayList花费 4618 毫秒
删除100000元素LinkedList花费 16 毫秒
删除100000元素Vector花费 4759 毫秒

 从上面的运行结果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增加、删除、遍历的效率问题。下面我就插入方法add(int index, E element),delete、get方法各位如有兴趣可以研究研究。

首先我们先看三者之间的源码:

ArrayList: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rangeCheckForAdd(index);   //检查是否index是否合法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扩容操作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 elementData, index + 1, size - index);    //数组拷贝
        elementData[index] = element;   //插入
        size++;
    }

rangeCheckForAdd、ensureCapacityInternal两个方法没有什么影响,真正产生影响的是System.arraycopy方法,该方法是个JNI函数,是在JVM中实现的。声明如下:

public static native void arraycopy(Object src, int srcPos, Object dest, int destPos, int length);

该方法会移动index后面的所有元素即可,这就意味着ArrayList的add(int index, E element)方法会引起index位置之后所有元素的改变,这真是牵一处而动全身。

LinkedList: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if (index == size)     //插入位置在末尾
            linkLast(element);
        else                   
            linkBefore(element, node(index));
    }

该方法比较简单,插入位置在末尾则调用linkLast方法,否则调用linkBefore方法,其实linkLast、linkBefore都是非常简单的实现,就是在index位置插入元素,至于index具体为知则有node方法来解决,同时node对index位置检索还有一个加速作用,如下:

Node<E> node(int index) {
        if (index < (size >> 1)) {    //如果index 小于 size/2 则从头开始查找
            Node<E> x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else {   //如果index 大于 size/2 则从尾部开始查找
            Node<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所以linkedList的插入动作比ArrayList动作快就在于两个方面。1:linkedList不需要执行元素拷贝动作,没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动作。2:查找插入位置有加速动作即:若index < 双向链表长度的1/2,则从前向后查找; 否则,从后向前查找。

Vector:

  Vector的实现机制和ArrayList一样,同样是使用动态数组来实现的,所以他们两者之间的效率差不多,add的源码也一样,如下: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insertElementAt(element, index);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insertElementAt(E obj, int index) {
        modCount++;
        if (index > elementCount) {
            throw new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index
                                                     + " > " + elementCount);
        }
        ensureCapacityHelper(elementCount + 1);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 elementData, index + 1, elementCount - index);
        elementData[index] = obj;
        elementCount++;
    }

上面是针对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三者之间的add(int index,E element)方法的解释,解释了LinkedList的插入动作要比ArrayList、Vector的插入动作效率为什么要高出这么多!至于delete、get两个方法LZ就不多解释了。

2、Vector 和 ArrayList的区别:

Java集合篇:List总结

文章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chenssy/article/details/3775659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14658.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Java链表——遍历、查找、求链表长度

    Java链表——遍历、查找、求链表长度1.遍历非常简单的一段代码,只需要在节点不为空时,一个接一个地输出即可。publicvoidErgodic(){ ListNodeindexNode=head; while(indexNode.getNext()!=null){ System.out.print(indexNode.getVal()+””); indexNode=indexNode.getNext(); } }2.查找我们来做一个对值的查找…

    2022年5月13日
    59
  • 安装Pytorch-gpu版本(第一次安装 或 已经安装Pytorch-cpu版本后)

    安装Pytorch-gpu版本(第一次安装 或 已经安装Pytorch-cpu版本后)由于已经安装了cpu版本了,如果再在该环境下安装gpu版本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再安装gpu版本时,需要再新建一个虚拟环境才能安装成功。然后去官网下载所适配的版本。安装完cuda和cudnn后,开始安装pytorch的gpu版本。1.安装cude首先查看windows电脑之前是否成功安装了CUDA第一步:同时按键盘上的“windows键+R”,输入“cmd”并回车,进入windows的命令行界面。第二步:命令行里输入“nvcc-V”并回车第三步:如果已经成功安装CUDA的话,.

    2022年10月6日
    1
  • PAT乙级1019

    PAT乙级10191019 数字黑洞(20 分)给定任一个各位数字不完全相同的4位正整数,如果我们先把4个数字按非递增排序,再按非递减排序,然后用第1个数字减第2个数字,将得到一个新的数字。一直重复这样做,我们很快会停在有“数字黑洞”之称的 6174,这个神奇的数字也叫Kaprekar常数。例如,我们从6767开始,将得到7766-6677=10899810-0189…

    2022年5月6日
    41
  • 横向滑动视图HorizontalScrollView精炼详解

    横向滑动视图HorizontalScrollView精炼详解一、前期基础知识储备由于移动设备物理显示空间一般有限,不可能一次性的把所有要显示的内容都显示在屏幕上。所以各大平台一般会提供一些可滚动的视图来向用户展示数据。Android平台框架中为我们提供了诸如ListView、GirdView、ScrollView、RecyclerView等滚动视图控件,这几个视图控件也是我们平常使用最多的。本节内容我们来分析一下横向滚动视图Horizonta…

    2022年7月26日
    6
  • pycharm中安装第三方库出现错误_pycharm常用第三方库

    pycharm中安装第三方库出现错误_pycharm常用第三方库我在命令行窗口用pipinstall库名的时候,ModuleNotFoundError:Nomodulenamed‘pip._internal.cli.main’这是在pycharm里报的错Traceback(mostrecentcalllast):File“f:\python\lib\runpy.py”,line193,in_run_module_as_main“main”,mod_spec)File“f:\python\lib\ru

    2022年8月26日
    3
  • 为网站添加多种语言

    为网站添加多种语言

    2021年8月14日
    5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