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线程实现的三种方式

JAVA多线程实现的三种方式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全栈君。

JAVA多线程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继承Thread类、实现Runnable接口、使用ExecutorService、Callable、Future实现有返回结果的多线程。

当中前两种方式线程运行完后都没有返回值,仅仅有最后一种是带返回值的。


1、继承Thread类实现多线程
继承Thread类的方法虽然被我列为一种多线程实现方式,但Thread本质上也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一个实例,它代表一个线程的实例,而且,启动线程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Thread类的start()实例方法。start()方法是一个native方法。它将启动一个新线程。并运行run()方法。

这样的方式实现多线程非常easy,通过自己的类直接extend Thread,并复写run()方法,就能够启动新线程并运行自定义的run()方法。比如: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MyThread.run()");
  }
}

在合适的地方启动线程例如以下:

MyThread myThread1 = new MyThread();
MyThread myThread2 = new MyThread();
myThread1.start();
myThread2.start();

2、实现Runnable接口方式实现多线程

假设自己的类已经extends还有一个类,就无法直接extends Thread,此时,必须实现一个Runnable接口,例如以下: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OtherClass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MyThread.run()");
  }
}

为了启动MyThread,须要首先实例化一个Thread,并传入自己的MyThread实例:

MyThread myThread = new MyThread();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Thread);
thread.start();

其实。当传入一个Runnable target參数给Thread后。Thread的run()方法就会调用target.run(),參考JDK源码:

public void run() {
  if (target != null) {
   target.run();
  }
}

3、使用ExecutorService、Callable、Future实现有返回结果的多线程

ExecutorService、Callable、Future这个对象实际上都是属于Executor框架中的功能类。想要具体了解Executor框架的能够訪问http://www.javaeye.com/topic/366591 。这里面对该框架做了非常具体的解释。返回结果的线程是在JDK1.5中引入的新特征,确实非常有用,有了这样的特征我就不须要再为了得到返回值而大费周折了,并且即便实现了也可能漏洞百出。

可返回值的任务必须实现Callable接口。类似的。无返回值的任务必须Runnable接口。运行Callable任务后,能够获取一个Future的对象,在该对象上调用get就能够获取到Callable任务返回的Object了,再结合线程池接口ExecutorService就能够实现传说中有返回结果的多线程了。以下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有返回结果的多线程測试样例。在JDK1.5下验证过没问题能够直接使用。代码例如以下: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
import java.util.Date;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
* 有返回值的线程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程序開始执行----");
   Date date1 = new Date();

   int taskSize = 5;
   // 创建一个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pool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taskSize);
   // 创建多个有返回值的任务
   List<Future> list = new ArrayList<Future>();
   for (int i = 0; i < taskSize; i++) {
    Callable c = new MyCallable(i + " ");
    // 运行任务并获取Future对象
    Future f = pool.submit(c);
    // System.out.println(">>>" + f.get().toString());
    list.add(f);
   }
   // 关闭线程池
   pool.shutdown();

   // 获取全部并发任务的执行结果
   for (Future f : list) {
    // 从Future对象上获取任务的返回值,并输出到控制台
    System.out.println(">>>" + f.get().toString());
   }

   Date date2 = new Date();
   System.out.println("----程序结束执行----,程序执行时间【"
     + (date2.getTime() - date1.getTime()) + "毫秒】");
}
}

class My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Object> {
private String taskNum;

MyCallable(String taskNum) {
   this.taskNum = taskNum;
}

public Object call()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 + taskNum + "任务启动");
   Date dateTmp1 = new Date();
   Thread.sleep(1000);
   Date dateTmp2 = new Date();
   long time = dateTmp2.getTime() - dateTmp1.getTime();
   System.out.println(">>>" + taskNum + "任务终止");
   return taskNum + "任务返回执行结果,当前任务时间【" + time + "毫秒】";
}
}

代码说明:

上述代码中Executors类。提供了一系列工厂方法用于创先线程池。返回的线程池都实现了ExecutorService接口。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FixedThreadPool(int nThreads)

创建固定数目线程的线程池。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Cach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可缓存的线程池。调用execute 将重用曾经构造的线程(假设线程可用)。

假设现有线程没有可用的,则创建一个新线程并加入到池中。终止并从缓存中移除那些已有 60 秒钟未被使用的线程。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SingleThreadExecutor()
创建一个单线程化的Executor。
public static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newScheduledThreadPool(int corePoolSize)
创建一个支持定时及周期性的任务运行的线程池。多数情况下可用来替代Timer类。

ExecutoreService提供了submit()方法,传递一个Callable,或Runnable,返回Future。假设Executor后台线程池还没有完毕Callable的计算。这调用返回Future对象的get()方法。会堵塞直到计算完毕。

转载于:http://www.cnblogs.com/yezhenhan/archive/2012/01/09/23176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16490.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Redis五种数据类型[通俗易懂]

    Redis简介悲观锁:在每次去拿数据的时候总是认为别人会修改数据,因此,在每次去拿的时候都会加锁,其它人想来拿就只能被阻塞。乐观锁:心很大,每次去拿数据的时候都不认为别人会修改,在取数据的时候不会加锁,乐观锁可以理解为一种检测机制,只是在更新数据的时候会判断一下别人是否已经修改了,如果已经修改了就放弃此次的更新操作,进行重试。检测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版本号,一种是时间戳,乐观锁适用于读多的场…

    2022年4月17日
    53
  • listnode.val java(string indexof方法)

    ListNode是由自己定义的java中的链表对象类结构如下publicclassListNode{intval;ListNodenext;publicListNode(intx){val=x;}}初始化时必须传值有一列1.给出Input:(2->4->3)+(5->6->4)要求Output:7->0->…

    2022年4月17日
    65
  • android在eclipse环境下开发需要什么支持_eclipse配置android开发环境

    android在eclipse环境下开发需要什么支持_eclipse配置android开发环境手把手教程,安装配置环境

    2022年10月5日
    2
  • 制作initramfs镜像_原版镜像和引导镜像

    制作initramfs镜像_原版镜像和引导镜像Linuxkernel在自身初始化完成之后,需要能够找到并运行第一个用户程序(这个程序通常叫做“init”程序)。用户程序存在于文件系统之中,因此,内核必须找到并挂载一个文件系统才可以成功完成系统的引导过程。在grub中提供了一个选项“root=”用来指定第一个文件系统,但随着硬件的发展,很多情况下这个文件系统也许是存放在USB设备,SCSI设备等等多种多样的设备之上,如果需要正确引导,US

    2022年8月11日
    8
  • 白话空间统计二十四:地理加权回归(二)

    白话空间统计二十四:地理加权回归(二)六千多字的大篇……诚意满满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水土不服、南北差异,(包括地域歧视)是自古以来的一个大命题……正如在(伪)吃货的眼中,中国的地图是这样的:为什么说上面是伪?吃货呢,因为在真?吃货眼中的中国地图,是这样的:这就是具有全局眼(胃)光(口)和局部眼(胃)光(口),

    2022年10月7日
    2
  • spring cloud 入门系列五:使用Feign 实现声明式服务调用

    一、SpringCloudFeign概念引入通过前面的随笔,我们了解如何通过SpringCloudribbon进行负责均衡,如何通过SpringCloudHystrix进行服务断路保护,两

    2022年2月16日
    4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