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U 1693 Eat the Trees 插头DP

HDU 1693 Eat the Trees 插头DP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全栈君,今天给大家准备了Idea注册码。

链接: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693

意甲冠军:给定一个r*c的地,(r,c<=11),当中有的土地上种上了树,有些没有种上树。仅仅能在种上树的地上走,通过走若干个回路,来走遍全部种树的土地。问有多少种走法。

思路:不管怎样还是要先提供一个链接:http://wenku.baidu.com/view/4fe4ac659b6648d7c1c74633.html,是国家队论文。里面对于要提及的概念解说的十分清楚。

dp的过程是从左上角的点到右下角的点进行状态压缩dp。dp[i][j][k]表示第i行第j列时。轮廓线上从左到右是否存在插头的二进制状态k(0表示轮廓线上不存在插头,1表示轮廓线上存在插头)。

每行第零个状态是由右上角的状态第c个状态得到,详细过程是dp[i][0][j<<1]=dp[i-1][c][j]; 这是由于轮廓线从每行的第最后一种状态变成了每行的第一种状态(画画就明确了)。

状态转移也是依据插头的相应情况来写的,是由当前格子的下方轮廓线和右側轮廓线上是否存在插头来决定。

假设下方和右側都存在插头,那么左側和上方就都不能存在插头,所以状态时由上一个状态中相应两位都为0的情况得到。

假设下方和右側都不存在插头,那么左側和上方就都必定存在插头,所以状态时由上一个状态中相应两位都为1的情况得到。

假设下方存在插头,右側不存在插头。或者是右側存在插头,下方不存在插头,那么就可能存在上方存在插头或者是左側存在插头两种情况,分别寻找相应状态加上就可以。

P.S.果然原来插头DP的名字是基于连通性状态压缩的动态规划,本质还是状压…

代码: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math>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ctime>
#include <ctype.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ap>
#include <queue>
#include <set>
#include <stack>
#include <string>
#include <vector>
#define eps 1e-8
#define INF 0x7fffffff
#define maxn 13
#define PI acos(-1.0)
#define seed 31//131,1313
//#define LOCAL
typedef long long LL;
typedef unsigned long long ULL;
using namespace std;
LL dp [maxn][maxn][1<<maxn] ;
int M [maxn][maxn] ;
int row,col;
LL solve(int r,int c)
{
    int tot=1<<(c+1);
    memset(dp,0,sizeof(dp));
    dp[0][c][0]=1;
    for(int i=1; i<=r; i++)
    {
        for(int j=0; j<tot; j++)
            dp[i][0][j<<1]=dp[i-1][c][j];
        for(int j=1; j<=c; j++)
        {
            int st1=(1<<j),st2=(1<<(j-1));
            for(int k=0; k<tot; k++)
            {
                if(M[i][j]==1)
                {
                    if((k&st1)==0&&(k&st2)==0)
                        dp[i][j][k]=dp[i][j-1][k+st1+st2];
                    else if((k&st1)!=0&&(k&st2)!=0)
                        dp[i][j][k]=dp[i][j-1][k-st1-st2];
//                    else
//                    {
//                        dp[i][j][k]+=dp[i][j-1][k];
//                        dp[i][j][k]+=dp[i][j-1][k^st1^st2];
//                    }//与下述状态转移等效。且更优美
                    else if((k&st1)==0&&(k&st2)!=0)
                    {
                        dp[i][j][k]+=dp[i][j-1][k-st2+st1];
                        dp[i][j][k]+=dp[i][j-1][k];
                    }
                    else
                    {
                        dp[i][j][k]+=dp[i][j-1][k-st1+st2];
                        dp[i][j][k]+=dp[i][j-1][k];
                    }
                }
                else if((k&st1)==0&&(k&st2)==0)
                    dp[i][j][k]=dp[i][j-1][k];
            }
        }
    }
    return dp[r][c][0];
}
int main()
{
#ifdef LOCAL
    freopen("in.txt", "r", stdin);
    //freopen("out.txt", "w", stdout);
#endif
    int T;
    scanf("%d",&T);
    for(int ii=1;ii<=T;ii++)
    {
        scanf("%d%d",&row,&col);
        for(int i=1; i<=row; i++)
            for(int j=1; j<=col; j++)
                scanf("%d",&M[i][j]);
        printf("Case %d: There are %I64d ways to eat the trees.\n",ii,solve(row,col));
    }
    return 0;
}

版权声明:本文博客原创文章。博客,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17382.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被动信息收集

    被动信息收集被动信息收集概述和目的信息收集的方式分为两种:被动和主动。被动信息收集方式是指利用第三方的服务对目标进行了解,如:Google搜索。主动的信息收集方式:通过直接访问、扫描网站,这种将流量流经网站的行为。比如:nmap扫描端口。被动信息收集的目的:通过公开渠道,去获得目标主机的信息,从而不与目标系统直接交互,避免留下痕迹。信息收集内容1.IP地址段2.域名信息3.邮箱…

    2022年6月18日
    62
  • java中session的用法与原理

    java中session的用法与原理https://www.cnblogs.com/xdp-gacl/p/3855702.htmlsession简介在WEB开发中,服务器可以为每个用户浏览器创建一个会话对象(session对象),注意:一个浏览器独占一个session对象(默认情况下)。因此,在需要保存用户数据时,服务器程序可以把用户数据写到用户浏览器独占的session中,当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其它程序时,其它程序可以从用户的s…

    2022年7月12日
    12
  • golang coredump分析「建议收藏」

    背景最近在分析golang的一个内存泄漏问题。一般来讲,使用golang自带的pprof工具就可以分析内存的使用,协程情况,是否有block等情况。但是我们项目中调用了C库,导致C库的一些东西没法通过pprof来进行监控分析。实际上通过pprof来监控程序的话,内存是稳定的,但是占用Linux的内存是一直增长的,即RES一直增长,实际上程序是有泄漏的。怀疑是使用C库导致,所以通过coredump…

    2022年4月12日
    249
  • Java IO流知识点总结

    Java IO流知识点总结本主要对java的IO流知识点做比较全面的总结,但是没有很深入阐述。

    2022年5月20日
    37
  • LLDP协议[通俗易懂]

    LLDP协议[通俗易懂]一、LLDP协议概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接入网络的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配置越来越复杂,来自不同设备厂商的设备也往往会增加自己特有的功能,这就导致在一个网络中往往会有很多具有不同特性的、来自不同厂商的设备,为了方便对这样的网络进行管理,就需要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在网络中相互发现并交互各自的系统及配置信息。LLDP(LinkLayerDiscoveryProtocol,链路层发现协议)就是用于这个目的的协议。LLDP定义在802.1ab中,它是一个二层协议,它提供了一种标准的链路层发现方式。LLDP

    2022年5月5日
    272
  • java中的适配器是什么及有什么作用(通熟易懂)

    java中的适配器是什么及有什么作用(通熟易懂)其实适配器只是一个类,它实现了某种接口,提供了方法体。这样,再用到这个接口时,可以直接继承适配器,这样就不需要把接口中的每一个方法再填充一遍了,只需要在这个类中复写一下需要用的方法。这样简单,方便。这只是一个简化编程的模式,举个例子,比如java的鼠标监听接口有七个方法,但是往往我们要处理的只是其中一两个方法,但是实现这个接口就必须为了java语法而去重写七个方法,这是毫无意义的,

    2022年6月3日
    38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