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直连串口线和交叉串口线?

怎样区分直连串口线和交叉串口线?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全栈君,祝每个程序员都可以多学几门语言。

  串口线也分直通和交叉,直通一般用于延长PC与设备,将2、3、5分别连接2、3、5,由于PC上一般为公头,而设备上多为母头,所以正好它们是通用的,既可用于延长也可用于连接;交叉一般用于PC与PC对接,将2对3、3对2、5对5,一般两头都是母头!

  计算机出现之前,为连接串口设备,EIA 制定了RS232 标准。PC 机出现后,已有的串口设备成为PC机外设,自然採用RS232 标准。眼下PC 机的串行通信接口採用EIA-RS-232C 标准,C 代表1969年最新一次的改动。EIA-RS-232C标准对电器特性、逻辑电平和各种信号线功能作了规定。EIA-RS-232C标准用正负电压来表示逻辑状态,在数据信号线上若电压在-3V~-15V之间表示逻辑1,若电压在+3V~+15V之间表示逻辑0;在控制信号线上若电压在-3V ~-15V 之间表示断开状态,若电压在+3V ~+15V之间表示接通状态。介于-3V ~+3V 之间和低于-15V 、高于+15V 的电压无意义。
  而CPU 和终端则採用TTL 电平及正逻辑,TTL 电平用+5V 表示逻辑1,0V 表示逻辑0,它们与EIA採用的电平及负逻辑不兼容,需在接口电路中进行转换。EIA-RS-232C 标准未定义连接器的物理特征.因此出现了DB-25、DB-15 和DB-9 各种类型的连接器,PC 机的COM1和COM2串行接口採用DB-9连接器。ELA-RS-232C 标准规定,当误码率小于4%时,同意导线长度15m 。实际应用中,当使用9600b/s、普通双绞屏蔽线时,传输距离可达30m ~35m 。PC 机的COM1和COM2两个串行接口採用的DB-9连接器是公( 针) 头,提供异步通信的 9 个引脚功能。分别为:①脚 (DCD) 数据载波检測,②脚 (RXD)接收数据,③脚(TXD) 发送数据,④脚 (DTR) 数据终端准备,⑤脚 (SG) 信号地,⑥脚 (DSR) 数据设备准备好,⑦脚(RaS)请求发送,⑧脚 (CTS) 清除发送,⑨脚 (RI) 振铃指示。DB-9 公( 针) 头排列顺序例如以下图左,DB-9母(孔)头排列顺序例如以下图右,特别注意公头引脚号从坐到右,母头是从右到左EIA-RS-232C 标准中 , 有三个发送信号:TXD 、RTS 和DTR,每根线的典型输出电流为±8mA/±12V 。通常由RTS和DTR供电的话,可提供约192mW 功率。

怎样区分直连串口线和交叉串口线?PC端一般为公头,如图怎样区分直连串口线和交叉串口线?

      结合上述说明,假设不涉及Modem。串口数据传输仅仅要有接收数据端②脚和发送数据端③脚就能实现.应将一个设备的接收数据端与还有一设备的发送数据端相连。即接收与发送彼此交叉,信号地相应相接。

问题1:何时用交叉,何时用直连? 
      标准串口引脚2是RX,引脚3是TX,(即九针串口的2号引脚连接的是主控芯片的RXD引脚,3号引脚连接的是主控芯片的TXD引脚),假设单片机开发板的串口和电脑串口都是标准串口,则俩串口应该用交叉线连接。但现实生活中直连线居多(可能是直连线生产起来没交叉线麻烦吧),为了配合直连线的使用,在画板的时候,把主控芯片的RXD引脚连接至串口的3脚,主控芯片的TXD引脚连接至串口的2脚,这样这个开发板上的串口就不是标准串口了,即2变成TX,3变成RX,和标准串口连接时当然应该使用直连线了。看一个开发板上的串口是标准串口还是非标准串口,根本还是要看原理图是怎么连的!

      总的来说:RS232的DB-9接口的连接线包含三种:公对母,公对公,母对母。这三种连接线都分别有交叉线和直连线,所以总共同拥有6中连接方式。

问题2:怎样辨别交叉串口线与直连串口线?
      用万用表測一下,假设2和2通,3和3通则为直连串口线;假设2和3通,3和2通则为交叉串口线。
有人困惑母口外面是一块绝缘的橡胶,万用表的探针插不进去怎么測?那就截一小段焊锡丝(我也曾考虑过用金属丝,但是金属丝太细了,我们不能保证它可以跟母口中的金属部分完善接触,焊锡丝粗一点,是可以跟母口内的金属非常好地接触的),然后把万用表探针接触焊锡丝来測试就可以。
当然了,假设每次拿到一根串口线都要拿个万用表来測測它是直连的还是交叉的岂不是非常麻烦,教你一个轻松辨别的好方法,那就是:两头母口是交叉,一公一母是直连。(两头都是公口的串口线好像非常少)

注意:强烈建议不要带电插拨串口,插拨时至少有一端是断电的,否则串口易损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18749.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51单片机和Arduino—闪烁灯实现

    51单片机和Arduino—闪烁灯实现

    2021年7月2日
    105
  • exec 与 exec sp_executesql 的用法及比较[通俗易懂]

    exec 与 exec sp_executesql 的用法及比较[通俗易懂]exec与exec sp_executesql 都可以用于执行动态sql。下面先介绍它们的用法,然后再对它们进行比较(下面用到的数据库表来自SQLSERVER的示例数据库AdventureWorks2008)一、exec与exec sp_executesql 用法1.动态sql(使用字符串拼接的方式)declare@FName2varchar(20)=’Ken’,  …

    2022年5月21日
    37
  • AArch64 是什么

    AArch64 是什么AArch64是ARMv8架构的一种执行状态。

    2022年10月17日
    1
  •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的4个工作步骤是什么_什么是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的4个工作步骤是什么_什么是数据库的概念结构抽象数据局部视图合并取消冲突修改重构消除冗余

    2022年10月11日
    0
  • 大数据应用的几个典型例子「建议收藏」

    大数据应用的几个典型例子「建议收藏」时至今日互联网每天新增的数据量达2.5*10^18字节,而全球90%的数据都是在过去的两年间创造出来的。举个直观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互联网的数据量:假设大西洋里每一升海水代表一个字节的数据,那么整个大西洋存储的数据也只能到2010年就满了。从外行的角度看来大数据是个挺了不起的东西,它也确实了不起,不过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能够有效地处理数据。怎样从海量数据中找出有用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2022年5月16日
    38
  • 浅析javaIO的原理过程

    浅析javaIO的原理过程IO流用来处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Java程序中,对于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以”流(stream)”的方式进行。是指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数据流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可以是文件、网络、内存、键盘、显示器等等。java.io包下提供了各种“流”类和接口,用以获取不同种类的数据,并通过标准的方法输入或输出数据。输入input:读取外部数据(磁盘、光盘等存储设备的数据)到程序(内存)中。输…

    2022年5月2日
    4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